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林 振
獨居老人的生活更加安全,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在外闖的福建人少了后顧之憂……2021年2月,福建省出臺《關于推行城鄉社區近鄰服務的實施意見》。一年來,全省各地均制訂了具體工作方案,144個省級試點、288個市級試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此項工作,“遠親不如近鄰”理念正在八閩大地開花結果。
建陣地搭平臺,為鄰里服務夯基礎
按照福建省委“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部署要求,福建省社區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著力落實“確保城市社區每萬人擁有養老服務設施達到500平方米以上” “積極推動矛盾糾紛較突出、常住人口基數較大的社區配備專職調解員”等政策,推進完善近鄰服務場地、人員等要素。
各地民政部門依托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采取“騰、擠、租、買、建”等方式,整合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條線的閑置場所資源,用于夯實老舊小區近鄰服務陣地。其中,福州市共投入資金約18億元,完成541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約13.95萬戶;廈門市打造1100多個小區黨群服務站,引入1400多家駐區單位輪值駐點,助力城鄉社區提供近鄰助幼、助教、助醫、助老、助困服務。
各地政府還紛紛推進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和小區報到工作,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莆田市以社區鄰里中心為陣地,為37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9000多名在職黨員提供了參與近鄰服務的平臺,實現黨建引領,政府集約提供公共服務,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各地還著力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打造數字社區生活服務圈,為近鄰服務賦能。莆田市借助“惠民寶”移動服務終端,推動427項民生類高頻事項下放社區鄰里中心,配套投入110臺24小時便民服務自助設備,實現家門口便捷辦事。晉江市修訂《晉江市村級組織承接部門延伸的政務性工作清單辦事指南》,梳理和規范業務、政務、服務三張清單,繪制社區服務地圖,利用已有的村(社區)微信公眾號,建設集智慧管理、智慧辦理為一體的智慧社區平臺,為高質高效的近鄰服務奠定了基礎。
化糾紛促和諧,鄰里協商共議事
一年來,全省各地依托社區、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靈活設置厝邊議事廳、鄰里茶敘室等,推廣“聽鄰說事、請鄰議事、幫鄰辦事、讓鄰知事、由鄰評事”等工作法,民主協商機制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廈門市思明區通過打造“千戶訪”工作機制,實現社區工作者常態化走訪入戶;通過組建小區“百事幫”服務隊伍,帶動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通過搭建“萬事和”調解平臺,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就近化解。晉江市75個紅色業委會在近鄰協商議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市竹園社區寶龍金色家園衛生環境一度臟亂不堪,在市民政局和社區的指導下,小區業委會組建“管家公”鄰里管家團隊,把小區環境維護得干凈整潔,把草坪裝扮得綠意盎然,解決了小區長久以來的頑疾,一些已經搬走的業主看到小區煥然一新,又陸陸續續搬了回來。
揚志愿增力量,鄰里守望添溫暖
一年來,福建省城鄉社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鄰里守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探索推行積分制管理,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公益慈善資源作用,引導更多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參與近鄰服務。
廈門市依托鎮(街)、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以及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點等平臺,重點培育發展家庭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育幼服務、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等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織密近鄰服務網絡,豐富“鄰里守望”活動內容?!霸诋斍昂徒窈笠粋€時期,我們將扎實推動近鄰敬老、近鄰扶幼、近鄰濟困、近鄰助殘、近鄰關愛、近鄰協商等‘近鄰’服務項目落地見效,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廈門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貢獻民政應有的力量。”廈門市民政局局長洪全藝說。
全省大力開展助幼、助教、助醫、助老、助困等近鄰“五助”服務,支持建成了“助農直播點”“近鄰·愛心敲敲門”“百姓管家”等一批特色服務項目。福州市建成99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77個居家養老服務站、92個長者食堂,成立社區志愿服務團體6500個,社區志愿者35萬人,探索構建“金厝邊”鄰里互助養老服務模式,試點社區同一單元的老年居民按照興趣愛好自愿匹配成10人—20人的互助團體,兼顧年紀大小、身體強弱、性別結構搭配,每天開展微信、電話問候,每周開展現場活動。石獅市寶蓋鎮爭取轄區64家商戶支持,推出“表現換積分,積分兌禮遇”方式,激發群眾參與近鄰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全鎮共錄入積分事項約8萬項,總積分700萬分,已兌換積分370多萬分。春節期間,該鎮的禾康長者照護中心還推出“免費托養半個月”活動,居民可免費托養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能老人半個月,六位老人欣然參加。泉州市以助老、助困等為基本內容,選取20個城鄉社區開展試點,夯實基層黨建、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治理能力和群眾參與水平。
在日前召開的2022年福建省民政工作會議上,省民政廳提出“推動建立基層治理領導小組,全面推進城鄉社區近鄰服務”的明確部署,再次吹響了加強近鄰服務的沖鋒號。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