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社區。要統籌考慮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逐步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高度重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打造了一支有本領、善服務、敢擔當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現有社區工作者8100余人,他們奮戰在創新基層治理、服務居民、抗擊疫情等一線陣地,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得百姓的“幸福指數”。本報記者對朝陽區四位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進行采訪報道,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 陳麗英
鄭樹麗:當好社區“大家長”
神情安詳的老人坐在社區休閑座椅上拉家常,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陽光下嬉戲……走進北京市朝陽區垡頭街道雙合家園社區,記者就被眼前和諧溫馨的氣氛所感染。居委會前邊牌子上的“我們是一家人”幾個字顯得十分有力,透露出雙合家園社區黨委書記鄭樹麗及班子成員堅定的信念。
從無到有 敲開居民“心門”
雙合家園小區是2013年新建成的小區,集公租、廉租、兩限房于一體,是最典型的北京市保障房小區,也是最典型的疏散城市中心區人口和外來人口的承接地。居民構成復雜導致需求具有多樣化,這給社區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剛來社區時什么都沒有,治理也是一片空白?!泵鎸μ魬?,鄭樹麗沒有退縮,勇挑重擔,開啟一個新社區的治理。
“從城市中心區搬遷到城鄉接合部居住,對這里的居民來說存在很大的心理落差。”鄭樹麗表示。
化解居民心中的落差感、挖掘黨員力量、動員志愿者參與……這些成為擺在鄭樹麗面前亟須解決的難題。
為此,鄭樹麗帶領班子成員開展“敲家門”行動,在此過程中完善了社區各類情況臺賬。“我們走進每家每戶,看看他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也為我們動員居民參與奠定基礎。”鄭樹麗告訴記者。
在“敲家門”行動中,鄭樹麗發現有個孩子因為身患成骨不全癥不能上學,孩子家長希望社區能幫忙解決。為此,鄭樹麗多方協調,通過努力為這個孩子圓了上學夢。
鄭樹麗深知“百姓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居民買菜、購物不方便,她協調各方推動底商入駐;因小區綠色“先天不足”,她就穿針引線,為小區“增綠”……“其他居民看到我們實實在在辦了一些實事,解決了大家面臨的問題,也逐漸開始認同我們。”鄭樹麗說。
勇于創新 營造家園氛圍
鄭樹麗深知社區治理不僅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更需要有專業的方法。
針對保障房社區居民融合度和安全感較低的問題,鄭樹麗不斷進行走訪和思考,推出“我們是一家人”工作理念,打造“融合式”工作法,即通過區域化黨建實現功能融合、力量融合、資源融合、內力融合,通過“融合項目”組建了舞蹈、合唱等11支文體隊伍和編輯部、紅娘室等6支功能型自治隊伍,協助新遷入居民適應社區環境和生活;利用“增能項目”項目,幫扶了失業人員、困難家庭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融合式”工作法的外延和內涵還在不斷豐富。
“原來我們是跟居民和社會單位融合,現在我們又多了一個元素,跟社區融合?!编崢潲惤榻B。
今年10月,原有的雙合家園社區被拆分為雙合家園社區和雙美家園社區,兩個社區探索實施五“融”、五“分”的治理路徑,即社區“融”、活動“融”、學習“融”、辦事“融”、資源“融”,檔案“分”、責權“分”、考核“分”、區域“分”、經費“分”,逐步探索形成新型“融合式”工作法。
“我們的服務群體是不分的,無論哪個社區的居民遇到問題來找社區工作者,都會得到及時辦理?!编崢潲愓f,“‘融合式’工作法主在融合,重在為民,讓居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從而提升對家園的認同感?!?/p>
“移動”議事 協商解決問題
為了暢通居民與社區的溝通交流渠道,鄭樹麗還創立了“社區移動議事廳”黨建品牌,將社區議事廳搬到居委會外、搬到居民樓下、搬到綠地涼亭中。 “之所以建立移動議事廳是希望居民哪里有問題就議事到哪里,而不是找幾個人坐在會議室開會?!编崢潲惐硎?。
在鄭樹麗的帶領下,雙合家園社區黨委聯合立德社工在雙合家園3號院9號樓開展高空拋物移動議事會?,F場,有居民支持安裝攝像頭監控高空拋物的住戶,有居民建議加強居民自我管理,從源頭上杜絕高空拋物現象等。最后,居民們自發簽訂杜絕高空拋物的承諾書。
此外,通過議事協商的方式,還解決了停車難題?!坝捎谏鐓^臨近地鐵,經常出現車輛臨停的現象,為此,我們召集建工物業、業主代表、駐區單位召開議事協商會,并通過張貼通知、物業公司包樓員、與業主簽約等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鄭樹麗說。
之所以能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與鄭樹麗鉆研好學是分不開的。她利用工作之余考取了社工師資格證書;她在北京大學進修期間撰寫的《城鄉結合部社區服務問題及對策研究》被評為了北京大學研修班優秀論文……鄭樹麗還創建“融合為民”書記工作室,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社區人才。
鄭樹麗說:家有良田,可以積谷防饑;心有良田,需要耕耘開發。作為一名扎根基層16年的社區黨委書記,在社區這個舞臺上,鄭樹麗與班子成員一起以實際行動當好社區“大家長”,讓幸福洋溢在每位雙合人的臉上。
李博:情系社區 關愛百姓
今年36歲的李博是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東澤園社區黨委書記,她熱情開朗、端莊大方,憑著“群眾事情無小事”的理念,每天忙碌著百姓的身邊事,社區居民都稱贊她是一個工作有情懷、做事有溫度的社區人。
靶向治理暖民心
東澤園社區位于東壩地區中心地帶,由于處在城鎮化過渡期,個別位置還未得到徹底規劃。例如在社區與駒子房路交叉口處,有一塊三角地,緊挨公交車站,是居民每天出行的必經之路,因綠化滯后,冬季遇到大風就會黃沙滿天,夏季一旦下雨就會泥濘不堪,嚴重影響社區居民的日常出行及生活。
李博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地區環境辦等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并規劃設計方案。最終,這片常年荒蕪、環境臟亂差的“灰色地帶”被栽種上了月季花和黃楊,不僅解決了環境難題,也為百姓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捷。
“社區由兩限房、公租房、廉租房及經濟適用房等住宅類型組成,居民來自四面八方,人口流動性大,復雜的人口屬性增加了社區治理的難度?!崩畈└嬖V記者,由于居民構成復雜,導致居民組織化程度低、需求多樣等特點突出。
為滿足居民多元訴求,李博帶領社區工作者開展“居民大走訪”,了解居民所需,提出“四源”靶向治理模式,即追根溯源、正本清源、整合資源、固本培源,力爭在日常走訪工作中早于居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只有找到問題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追根溯源就是通過走訪、集中會診等方式瞄準問題來源?!崩畈┙榻B,“此外,我們通過正本清源,找準責任主體,通過整合資源引導參與、合力破題,通過固本培源建立機制、確保長效,實現靶向治理?!?/p>
層層溝通解難題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受居民構成復雜、居民自治網絡不健全等因素影響,社區居民鄰里互助意識相對淡薄?!崩畈┨寡?。
如何動員居民參與治理是李博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李博細化社區治理層級,從活躍在社區內的各個愛好小組、志愿組織內選拔院長、樓長和門長,搭建起“包片社工、院長、樓長、門長”——“院樓門社”四級治理體系,建立自下而上的溝通機制,讓居住在東澤園社區內的每一家、每一戶都能隨時聯系到居民志愿者,隨時能找到可以提供幫助的社區工作人員。
東澤園社區1號院改造工程完成后,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但新鋪設的草坪沒幾天就被踩出小路影響了整體美觀?!白詮摹簶情T社’體系建立后,居民就向樓門長反映這一問題,在社區指導下,院長沈祥借助四級自治體系組織開展居民議事協商,并最終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崩畈┱f。
李博感慨地告訴記者:“四級治理體系效果在疫情防控中尤為凸顯,樓長和院長主動對小區執勤進行排班,居民成了家園的主人公,真正實現了聯防聯控?!?/p>
為實現“樓門院社”自治體系長效運行,李博還通過“積分兌換”、表彰獎勵激勵、居民議事協商等機制的建立完善,不斷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社會動員聚資源
除動員居民參與外,李博還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等資源優勢,推動更多主體參與社區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針對綠化面積少、自行車棚老舊的問題,李博注重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爭取,在東壩鄉黨委多方協調后,小區開發商、物業服務企業先后出資近200萬元,對小區綠化鋪設、小區甬道修復更新、自行車棚改建等進行建設升級,使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在利用好轄區內資源的同時,我們還把目光對準外部資源?!崩畈┙榻B,“我們和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黨支部搭建了‘紅色1+1’手拉手關系,依托其人才優勢,提升工作質效。”李博舉了一個例子,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社區和傳媒大學共同組織開展了多場“垃圾分類知識講座”,讓垃圾分類工作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走進社區。
在李博的帶領下,社區黨委還充分利用“吹哨報到”機制,及時與上級職能部門溝通,使社區第一批列入自來水供水管網改建小區;垃圾分類合桶并站,新建四分類桶站20余組……
通過李博及社區黨委的不懈努力,環境優美了,坑洼的道路不見了,鄰里之間更加和睦了,安全指數提高了,幸福時刻都洋溢在每位居民的臉上……
郝帆: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勤做事、信為人”這是北京市朝陽區雙井街道九龍社區黨委書記郝帆的座右銘,多少年來,在無數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居民糾紛調解中、在一件件突發危機事件的處置里,他都堅守著這條人生箴言,攻堅克難、奮勇前進。
“三個堅持” 居民冷暖掛在心
九龍社區曾是個有著8000戶居民的大型社區,今年1月拆分后,還剩4700多戶、10700多人。“要服務好這么多居民,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郝帆坦言。
郝帆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并總結出了三個“堅持”,即堅持把對困難群眾的服務作為工作的重點,組織社區工作者、轄區企業和困難家庭結成一幫一對子;堅持把為老服務作為工作焦點,組織開展“三幫扶”活動,即重點幫扶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等困難群體,聯絡轄區資源、聯絡“兩新”組織;堅持實施“四必訪”制度,即對特困戶必訪、對殘疾人必訪、對孤寡家庭必訪、對遇有天災人禍的居民必訪。
今年3月份,郝帆接到一位居民的求助電話,擔心兒子抑郁或可能有自殺行為。經過了解,其子離過兩次婚且因疫情生意失敗,失業在家,經濟上有壓力。
在后面與該居民的電話溝通中,郝帆還了解到其子精神狀態越來越差,足不出戶且垃圾滿屋,存在安全隱患,便聯合醫生、包片民警上門看望。之后,郝帆又多次電話問候,關心他的生活直至情況逐漸好轉。
分類治理 小區各美其美
九龍社區是由商品房小區、老舊小區和平房區組成的混合型社區,治理重點各有不同?!耙岳吓f小區為例,居民經常遇到地不平、燈不亮等問題,希望此類問題有人管、有人問?!焙路f。
在九龍社區蘋果小區東北部有一處小而美的花園——“井點1號”,由荒蕪的綠地改造而來,有秋千、蹦床和陀螺玩具,也有精致的花箱和可移動座椅,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憩空間。
郝帆告訴記者,老舊小區往往面臨公共活動空間受限的問題,對于有著4000余戶居民的蘋果小區更是如此。為此,社區積極協調街道等單位對小區進行改造。
“我們還聚焦雙井1號‘井點’營造,全流程開展線上、線下規劃設計、議事協商及定期維護清潔活動,引導居民從建、用、管全周期參與?!焙路f。
在郝帆看來,社區治理也需要分類,實現各美其美?!叭绻f老舊小區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是‘雪中送炭’,那么商品房小區應更加注重多元發展,是‘錦上添花’?!?/p>
為此,郝帆注重為居民搭建展示平臺,引導居民組建合唱團等社團,同時,舉辦各類活動吸引居民參與。
創新方法 多方力量齊參與
做好社區治理,既要傳承“老辦法”,也要與時俱進利用“新工具”。郝帆帶領社區建立了“雙井街道九龍社區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了社區活動、議事協商、黨員學習積分管理等欄目,及時發布相關內容,基本實現居民“在指間”知社情、辦急事?!澳壳霸谔剿饕詷情T為單位建立微信群,社區有什么事及時在群里進行發布,以便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焙路f。
郝帆帶領工作人員打造出了“龍先鋒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環境治理和社區巡邏志愿服務,如組織撿拾白色垃圾、治安巡邏、碼放共享單車等。
垃圾分類過程中,老舊小區面臨無人桶站值守的問題,郝帆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們一起行動”活動,統籌社區社會力量,動員轄區內黨員、共建單位、“兩新”組織參加社區桶站值守工作,并發動黨員、物業保潔員、志愿者等參與環境整治。
“社區治理千頭萬緒,但只要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會變為一個個強有力的支點,撬動社區形成善治大格局?!焙路珗远ǖ卣f。
宋至鋒:找準居民利益訴求點
“找準居民利益訴求點、換位思考,做居民的貼心人?!边@是北京市朝陽區將臺地區梵谷水郡社區黨委書記宋至鋒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心得。從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成長為一名社區黨委書記,宋至鋒15年如一日地忙碌著、燃燒著、溫暖著、傳遞著……
關心百姓的急事難事
梵谷水郡社區是較早引入社會組織的社區,申報獲得了《寶寶與家長同成長項目》等政府購買項目,并積極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成立了“小天使志愿服務隊”“鄰里守望社”等。
此外,宋至鋒積極動員居民參與、創建的梵谷“乒友匯”,將百名乒乓球愛好者聚集在一起,實現居民隊伍自治的同時還組建專業裁判團隊,現有國際級裁判1人,國家一級裁判1人。
在宋至鋒的帶領下,社區創建了“百合花人民調解隊伍”,已有3名居民考取了朝陽區人民調解員證書并參與了該區近百場人民調解案件的調解工作。
當問及如何吸引居民參與時,宋至鋒認為就是要做到“風聲雨聲腳步聲聲聲入耳,急事難事百姓事事事關心”?!盀榇?,我們在社區服務站設立了由黨員、居民志愿者為主的‘三一服務崗’,即對待居民來電、來訪,第一時間接待、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轉介?!彼沃龄h說。
做好居民之間的粘合劑
解決居民的“煩心事、鬧心事、撓頭事”,為居民打造第二個家是宋至鋒多年來秉持的工作理念。
有一次, 因小區物業平頭修剪樹木,當天有13個居民撥打12345接訴即辦熱線投訴,宋至鋒緊急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和居民,定于當天下午在社區內召開專項工作會。
“溝通會不僅為各方提供溝通交流、釋放情緒的途徑,還請居民、物業公司、上級政府和社區共商共治,大家支招兒,尋求解決辦法?!彼沃龄h說。
經過了解得知,過度生長的樹木會影響一樓住戶的采光,遮擋社區視頻監控。如果任其生長,根系還可能威脅地下車庫的安全。有居民建議,修剪時針對不同樹木制定不同的方案,保留更多的綠蔭,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第二天,社區就邀請專業園林設計公司,對小區里近百棵法桐、白蠟一一“體檢”,根據其位置、樹齡量身定方案。
因溝通不暢導致發生矛盾的事例,宋至鋒經常遇到?!懊课痪用竦睦嬖V求點不一樣,所以才會產生矛盾,為此,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做好居民之間的粘合劑,要把居民的急、難、愁、盼當做自家的事情來辦理?!彼沃龄h表示。
群眾認同是最重的獎章
在工作中,宋至鋒始終起好帶頭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更是如此。
2020年除夕這天,轄區有位居民從湖北老家返京,在了解到疫情形勢后,她在返回當天便主動居家隔離,并在大年初二一早與社區取得聯系登記報備。在得知該居民需要到酒店隔離時,宋至鋒第一時間接送她至酒店。
隔離期間,宋至鋒時常與她聯系,安撫情緒,還主動買了水果前去探望。宋至鋒表示:“疫情防控是檢驗社區群眾工作的試金石。去年新發地疫情發生后,社區半小時內發動了幾十名志愿者。居民感受到我們的工作態度,他們認同,所以才站出來,這讓我覺得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群眾認同才是我最重的獎章?!?/p>
做居民工作需要講究方法,宋至鋒舉了一個例子,居家隔離期間,社區工作者為居民配送統一的蔬菜包?!坝浀糜幸淮尉用裾f不吃蔬菜包里的辣椒,我就說自己喜歡吃,讓他把辣椒賣給我,以這種方式輕松化解了居民的不滿情緒。”宋至鋒笑著說。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更要考慮如何讓社區治理走得更遠,要把進一步優化社區精細化治理作為努力方向?!睂τ谏鐓^未來發展,宋至鋒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