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3月5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一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郵區中心郵件接發員柴閃閃提出,眾多外賣員、快遞員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穿街走巷,服務于城市“最后一公里”,應該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城市。
其實,關愛快遞小哥,并讓其助力基層治理、積極融入城市生活,在各地早有實踐。就在前幾天,天津市民政局啟動“創新基層治理·關愛快遞小哥”行動,依托街道(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等設立暖心“益”站,開展生活、心理、議事等系列暖心服務,引領快遞小哥變身“先鋒騎手”,成為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積極力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表示認可。銀燕認為,快遞小哥經常走街串巷,活躍在社區一線,熟悉負責區域人情、地情,參與基層治理有獨特優勢。
“快遞小哥既是基層治理的受益人,更應該是基層治理的局內人。將快遞從業人員整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能夠進一步激發其參與熱情和參與智慧,為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貢獻力量。”銀燕說。
銀燕認為,5G和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各地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打造信息上報平臺,開發問題上報小程序,暢通群眾問題上報通道,實現“定位+拍照+語音”上傳的精簡操作模式。他說:“把遍布城市的快遞企業、配送站點依托黨組織體系整合起來,搭建快遞從業人員參與城市基層治理的平臺。”
在銀燕看來,讓快遞小哥在基層治理中更好發揮作用,應由街道、社區牽頭與轄區快遞企業加強聯系,按照自愿參與、主動參與的原則,組建一支示范作用好、服務口碑好、友善形象好的快遞從業人員隊伍。同時,對自愿參與基層治理的快遞從業人員,可通過現場指導和網絡流程指引等途徑進行深入、細致培訓,使其熟練掌握相應APP和微信小程序,有線索及時溝通、有問題迅速上報。
“要重視問題處置,形成專人負責、流程監管、結果公開的問題處置閉環。”銀燕說,通過問題處置,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銀燕建議,優化激勵機制,建立“積分兌換”制度,快遞小哥發現積存垃圾、小區違建、消防通道堵塞等各類事項并及時上報,均可獲得相應的積分,經系統核實后積分及時存檔、更新、兌換。設立“激勵資金池”,鼓勵快遞從業人員持續參與做好事,同時建立表彰制度,每年評選優秀快遞從業人員參與獎。此外,建立基層黨群服務陣地體系,為快遞從業人員提供精準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