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在回應共同富裕時代命題中開創企業慈善事業發展新未來

時間:2021-09-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補充。那么,作為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企業究竟如何作為才能回應共同富裕時代命題并參與創造慈善事業的新未來?在中國慈善聯合會和東潤公益基金會近日聯合主辦的中國慈善文化論壇(2021)上,業界人士對此進行了熱烈探討。

企業展現風采、實現價值的重要契機

“近年來,企業捐贈在我國社會捐贈總額中的占比一直在6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捐贈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04家,其中43家企業的年度捐贈額在1億元以上。企業捐贈涵蓋醫療衛生、扶貧濟困、教育助學、志愿服務、社會公益等多個領域。”來自中國慈善文化論壇(2021)的這組數據表明,越來越多企業家投身各類慈善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第三次分配。

不久前,民政部公布的“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名單中,就有很多捐贈企業和企業家,如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如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

據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陳邦介紹,提高國民的眼健康水平是集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年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支持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救助了70萬名貧困眼疾患者,提供1.8億人次的公益服務。在愛爾的慈善之路上,他們不僅完成了專業工作,還參與解決了一些結構性社會問題,從而獲得了自豪感、滿足感和成就感。

黨彥寶長期致力于教育助學為重點的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資25.83億元,受益學生25.67萬名。今年,他決定再捐資60億元,對寧夏回族自治區考上本科的大學生全部進行獎勵資助,為實現共同富裕再添新力。黨彥寶說:“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是每一個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指出,第三次分配是人們在道德、文化、觀念等影響下,通過慈善事業、志愿服務等方式自覺自愿參與的社會資源和財富流動,是推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黨和國家對慈善事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不僅為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也為廣大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展現企業風采、實現企業價值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企業慈善行為背后的力量

如何認識企業家慈善行為背后的力量?慈善文化、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是被反復提及的詞語。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南通博物苑,了解我國近代著名企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實業、發展教育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家富起來以后,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后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

“張謇成為激勵后世企業家實業報國、履行社會責任的精神豐碑,為企業家正確處理義與利、公與私、家與國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示范引領。”江蘇省南通市政協主席、市慈善總會會長黃巍東說,兼濟天下、共同富裕,是愛國企業家典范張謇的慈善情懷,也是每一位企業家的慈善情懷,更是我們每一個慈善人的應有情懷。

今年1月7日,由全國工商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江蘇省委、省政府合辦,南通市委、市政府承辦的張謇企業家學院在南通揭牌。截至目前,已有近萬名全國各地知名企業家到張謇企業家學院學習培訓,學院成為新時代企業家接受洗禮、開闊視野、提升境界、培根鑄魂的“搖籃”。

作為青年企業家,榮程鋼鐵集團董事長、榮程普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君婷分享了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認識。她認為,企業家要更多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進步,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重視“分好蛋糕”,提高收入分配質量,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收入差距。

陳邦說,在不斷的行動中,每一位愛爾人都被培訓成基金會公益項目的生力軍。他們的行動證明著、詮釋著,也完善著愛爾的企業社會責任。他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慈善活動背后的文化力量總結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理想、醫學人道主義、湖湘文化“經世致用、敢為人先”的滋養。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鄭功成表示,要以中華文化支撐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發展我國慈善事業的正確取向,有必要形成共識:慈善事業是一種建立在自愿捐獻基礎之上的混合型分配機制,第三次分配構成了基本支撐;中國特色慈善事業應當服從于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服務于共同富裕的大局;要正確認識共同富裕及其行動路徑,做大慈善蛋糕與合理分配蛋糕同等重要。

企業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徑

在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中,企業承擔著更重要的角色、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成為各方的共識。

面對助力共同富裕的時代課題,黨彥寶介紹了寶豐集團有限公司全面落實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企業責任,務實助力共同富裕的具體做法:第一,堅持職企共贏,做好初次分配,不斷縮小員工收入差距,帶領員工走向共同富裕;第二,堅持用心做企業,大力支持再次分配,為共同富裕增添動能;第三,堅持用愛做慈善,每年拿出企業10%的利潤助力教育,撬動內生動力,讓第三次分配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在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企業也在思考如何實現公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榮程鋼鐵集團一直在探索推動公益事業產業化,以“賦能”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他們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黃乃亥鄉,與阿吾乎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建立“榮程百草莊園”,建立穩定增收長效機制,一方面向農民提供先進的種植技術,另一方面輸出規范的職業化理念,從而達到培育壯大藥材種植產業、促進當地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效果,帶動當地合作社內每戶分紅1.2萬元,貧困戶年收入超過2萬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曾雄說,希望以一種市場化的手段經營社會企業,實現公益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也能夠通過社會企業的分紅,回到基金會,繼續支持更多公益慈善項目。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教授楊龍見說,共同富裕不僅僅是一種目標,而且是一種文化氛圍,讓企業家等每個人盡自己的能力貢獻自己的光和熱,讓社會更加溫暖。

“鼓勵引導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家向上向善、關愛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被寫進今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的《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

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副會長施利民介紹,浙江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注重發揮高收入群體和企業的作用。通過開展“長三角慈善之星”“慈孝浙商”等推選,形成精英引領、大眾同行的良好氛圍。同時細分慈善實體部門,鼓勵和支持興辦企業基金會,引入公益職業經理人制度,探索發展慈善信托、家族基金、捐贈人意向基金等新載體新模式。此外還將不斷完善慈善捐贈的價值評估與相關配套機制,探索知識產權、技術、股權、有價證券捐贈等新型捐贈方式。

宮蒲光指出,當前,黨和國家已經把第三次分配作為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安排,迫切需要下大力氣為第三次分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健全法治體系、加大激勵力度、優化監督管理、加強慈善行業自身建設。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