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打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街道三順店社區黨總支第二黨支部書記魏燃近期的微信朋友圈,處處是抗疫志愿者在一線堅守的身影。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區廣泛動員黨員、大學生、青年志愿者等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按照年齡、特長等分工,構筑起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蔽喝冀榻B說,志愿者們主動請纓,擔起防控職責,從嚴、從細、從實、從快為居民撐起疫情防控“鋼鐵盾牌”。
廣泛動員,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
按照通道街街道的要求,三順店社區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組臨時黨支部,將核酸檢測點位、小區值守卡點的黨員干部全部納入黨組織,同時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應急先鋒隊,形成有力、有序的工作合力。
居民白景南是三順店社區黨總支的在冊黨員,平時在新城區東街街道東庫街社區忙自己的建材生意。在東庫街社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白景南放下自己的生意,積極向社區報到,參與卡口值守工作,登記進出居民信息。
當魏燃在三順店社區微信群發出抗疫倡議書后,白景南馬上與魏燃聯系,趕回三順店社區進行值守。“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卑拙澳险f。
和白景南一樣,居民劉薇也是三順店社區黨總支的在冊黨員。劉薇的本職工作是一名舞蹈教師,在課余時間一直為社區里的特殊兒童上公益舞蹈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劉薇立刻向社區報名,成為一名抗疫志愿者。
魏燃告訴記者,劉薇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在丈夫上班的時候,需要在家照料孩子。疫情發生后,劉薇和丈夫商量,在丈夫居家時,自己就參與社區抗疫值守工作。在疫情期間,劉薇按照社區安排,在多個小區的出入口值守,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毫不猶豫站出來,用實際行動踐行擔當與使命?!眲⑥闭f。
凝心聚力,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堤”
疫情發生后,三順店社區發揮網格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疫情防控體系,完善各項數據摸排清單,建立了實住人員、小區進出、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四本臺賬,扎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態管。
在魏燃看來,無論是組織居民有序參與核酸檢測,還是對居家隔離人員實施嚴格管控,都離不開志愿者的幫忙。
在魏燃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位年齡最小的志愿者——12歲的李昊。李昊的父親李文軍是社區的網格員,疫情期間主要負責在社區兩個核酸檢測點之間運送防疫物資,妻子則在另一個社區做網格員,夫妻倆都十分忙碌。李昊沒人照顧,就跟著父親做起了志愿者。
每次核酸檢測前,李昊都會提前到達點位,幫助維持秩序,提醒大家戴好口罩,間隔一米。遇到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李昊經常上前把老人引導入綠色通道。幾輪核酸下來,小區里的居民大多認識了李昊。
“我父母工作比較累,經常一天在外面忙十五六個小時,甚至到凌晨。我能體會到他們工作的艱辛。看到社區的叔叔阿姨們那么忙,我也想盡自己的一分力?!崩铌徽f。
在大家的努力下,社區確保疫情防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派出流動核酸檢測車穿梭于社區之間,幫助商圈、酒店、超市等地的流動人員完成核酸檢測,成功構建起全方位、全領域疫情防控“安全堤”。
融匯愛心,構建疫情防控“連心墻”
為更好地抗擊疫情,社區居民和愛心人士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內蒙古親馨社區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喬麗媛在社區招募志愿者的第一時間就主動報名,奮斗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核酸檢測期間,喬麗媛每天早上六點半就準時趕到點位,換好防護服,一直穿到下午兩三點核酸檢測結束。因防護服不能循環使用,大家全程不能吃喝和上廁所。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喬麗媛等志愿者帶著設備、物資一層層爬樓梯,入戶為他們做核酸檢測。一天下來,汗流浹背。
看著志愿者們的辛苦,社區居民陳建軍為他們送來了奶茶、面包、火腿腸等物資?!翱箵粢咔?,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作為一名社區居民,我有義務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支持防疫工作。”陳建軍說。
“抗擊疫情,有你有我。你們在前方守護著我們的安全,我們在后方也要盡一分力!”內蒙古京蒙(呼和浩特)律師事務所等企業捐贈了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送來了水果和熱乎乎的飯菜,以實際行動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慰問與關愛。
這幾天,魏燃的微信朋友圈里被一張張新鮮出爐的疫情防控“好人榜”的照片刷屏,社區以張榜的方式表彰黨員模范、防控先鋒、志愿標兵等疫情防控先進個人,白景南、劉薇、李昊、喬麗媛等均在其中。
據魏燃介紹,在社區黨總支引領下,240余名黨員主動戴黨徽、亮身份,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16家社會組織迅速響應,積極聯動,累計招募發動800余名志愿者參與社區一線防控。同時,積極開展“敲門掃地”行動,為18戶行動不便、高齡居民進行入戶核酸采集,實現“不落一戶、不丟一人”。
“疫情防控‘好人榜’既是對抗疫一線先進個人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更進一步匯聚起疫情防控的磅礴正能量。”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一芝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