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東省珠海市“民生微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時間:2022-08-0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解決養老痛點難點問題,將關愛服務送到家,讓居家養老更方便;清除樓梯間“牛皮癬”,加裝安全扶手,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2021年以來,廣東省珠海市通過收集民意、實地調研,精準實施一系列“民生微實事”,切實解決了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把實事好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改造老舊小區 打造溫馨家園

地面平整后安裝上健身設施,夜幕降臨,在明亮的燈光下,居民健身、打乒乓球,各有所樂;樓道粉飾一新,裝上了黃色扶手,老人上下樓梯倍感安全;小學門前安裝遮雨棚,下雨天居民接送孩子再也不會淋雨……

金灣區平沙鎮立新社區糖廠新村原本大多數房屋老舊,基礎設施也不完善,給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依托“民生微實事”開展的一系列改造,糖廠新村舊貌換新顏。

60多歲的盧阿姨既是糖廠新村“民生微實事”項目的受益者,也是項目的參與者。2021年社區啟動“民生微實事”時,盧阿姨和幾位老伙伴商量后一起到社區反映,希望能在樓道內裝上安全扶手,方便老人上下樓,減少安全隱患。

了解老人的訴求后,社區立即召開居民代表大會、社區黨委會商議,并向上級單位申請,樓道改造被順利列入“民生微實事”項目。兩個多月后,樓道內安裝上了安全扶手。看到困擾多年的問題得到解決,盧阿姨很高興,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也更高了。之后,她與幾位鄰居一起向社區提議,對小區內一處小公園進行改造,給居民提供休閑場所。這個建議也被列入了“民生微實事”項目。

立新社區相關負責人韓蘭軒告訴記者,自2021年以來,社區通過居民反映、實地調研等,在糖廠新村開展了9項“民生微實事”,先后對社區內的部分老舊樓棟進行粉刷,增設了路燈,規劃了停車位等,并結合消防設施配備不足的實際情況,建設安裝了一批微型消防站和消防箱,消除了社區內的安全隱患。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施“民生微實事”過程中,珠海市不斷推動公共服務項目由“政府配菜”向“群眾點菜”轉變,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黨員、群眾、村(居)民代表等均可作為“民生微實事”項目的申報主體,進一步擴大了群眾的參與面。同時,充分發揮鎮(街道)、村(社區)和群眾聯系廣泛、緊密的優勢,“民生微實事”項目原則上由村(社區)負責征集,鎮(街道)組織實施,市、區負責統籌協調、提供資源支持和指導監督。征集主體和實施主體“雙下沉”,達到了“民呼我應”和“馬上辦”的效果。

關愛送上門 養老更無憂

一個夏日的上午,社工栗圣濱來到金灣區南水鎮南水社區獨居老人梁天養家,幫他收拾房間、整理物品后,又悉心為他洗臉、擦拭身體。梁天養是低保對象,患有多種慢性病。2021年社區通過“民生微實事”引進社會組織,實施“關愛送上門,養老更無憂”服務項目,由社工和志愿者定期上門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老人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

“社區里的獨居、孤寡、空巢、失能、困難老人隨著年事漸高,對生活照料、護理康復、精神慰藉的需求更加迫切。”南水鎮公共服務辦相關負責人鄺翠玲告訴記者,“民生微實事”引進社會組織實施“關愛送上門,養老更無憂”服務項目,精準對接老人需求,開展家政服務、上門慰問和理療服務等。老人可根據需求“點單”,社會組織“接單”后,對老人情況評估后提供定制服務,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2021年,鄺奶奶相依為命的老伴因病去世,她備受打擊,變得沉默寡言,經常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愿出門。“關愛送上門,養老更無憂”服務項目開展后,社工定期上門幫她收拾衛生,陪她聊天。在社工的悉心陪伴下,鄺奶奶走出了痛苦,經常到社區養老服務站和老伙伴們一起看電視、嘮家常,還成為一名志愿者,在長者飯堂幫著打飯等。

鄺翠玲介紹,在開展“關愛送上門,養老更無憂”服務項目時,社區招募有能力的殘疾人經過培訓后參與到為老服務中,促進殘疾人在家門口就業,提高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多主體參與是珠海市推進“民生微實事”的一個特點。珠海市注重引進和培育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開展服務類項目,由專業人員解決群眾難題。采取捐贈、贊助、冠名等多種方式,鼓勵熱心企業、個體商戶參與,社區慈善公益基金、慈善組織等公益類社會組織也為“民生微實事”項目的后續開展提供了支持。

“臟亂差”變身“凈暢美”

香洲區獅山街道南坑社區南廈一街片區有10多棟居民樓,以前大多無物業管理,車輛亂停亂放,沿街商鋪占道經營,環境臟亂差。

以“民生微實事”為契機,南坑社區黨委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加強議事協商,搭建起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平臺,變“臟亂差”為“凈暢美”。推行社區事務自管自治,撬動90余萬元社會資金投入片區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社區新風尚。

2021年5月至今,南廈一街片區實施了11個“民生微實事”項目。其中,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將閑置空地用彩色混凝土鋪設了160個停車位,既解決了停車問題,也保證了排水通暢。各樓棟還組建了自管小組,定期組織議事協商,對社區事務進行共商共管。自管小組的成立,讓居民的自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議事協商也由“會上說”變為“實地看”和“現場議”,隨時隨地解決問題。南坑社區還成立了由老黨員、退休人員組成的“和事佬”隊伍,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讓社區生活更為和諧。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民生微實事”辦理中,珠海市堅持基層導向,通過充實基層力量、落實減負放權、實施“一事一議”機制等,有效推動為民服務從“責任下沉”向“放權賦能”轉變,充分調動基層工作者的積極性。今年,珠海市再次將“民生微實事”列入全市十件民生實事,預算專項資金3.53億元,確定實施1536個項目,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