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雷 耀 通訊員 李子晨
“到2025年,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認定為核心,向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延伸、梯度銜接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成型;實現地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全覆蓋,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覆蓋率總體達到75%;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省級實現每年孵化不少于10個全省性社會組織,市、縣實現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全覆蓋……”9月9日,在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省民政廳一級巡視員鄭曉銘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河北省民政事業發展成就以及“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河北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共分9章,設置1個發展指標專欄和社會救助提升工程、社會福利服務工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基層社會治理工程、基本社會服務工程5個重大工程專欄,回應了群眾對解決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重點、難點問題的熱切期盼,對推動新時代河北民政事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組組溫暖的數據,見證為民愛民點滴
“十三五”時期,河北民政在社會兜底保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困難群體關愛幫扶、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城市低保平均標準年均增長10.9%,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年均增長15.3%。全省28萬名留守和困境兒童得到有效關愛保護,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惠及120多萬人次,高齡老年人補貼、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和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惠及100多萬人。
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65%。省屬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實現全覆蓋。全省登記社會組織超過3.5萬家,基層備案社區社會組織近10萬家。專業社會工作者隊伍達到7.6萬人,實名注冊志愿者超過 1000萬人,總服務時長超過1.2億小時。
城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達70%,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40張。推進“互聯網+養老”,建成投運27個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155家殯儀館完成改造提升和全部火化爐環保更新改造。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共形成11大類、28萬多條地名成果。
此外,深化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推動簽訂京廊、京衡、京保等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聯合簽署涵蓋養老服務、殯葬管理、婚姻登記、社會組織、經濟狀況核對、行政執法等領域合作意向書,打造“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京津冀民政協同執法等品牌。
辦好“三件大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河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十四五”期間,河北民政將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著力開創京津冀民政協同發展新局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區開展民政事業改革創新,扶持和引導社會力量有效服務北京冬奧會。
拓展京津冀民政事業合作領域,優化主動參與、權責清晰、互惠互利、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建立健全人才交流、資源對接、設施建設平臺。推動婚姻登記、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身份認定、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等民政基本政務服務事項京津冀“跨區域”通辦。推進京津冀三地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和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結果互認,改革和健全京津冀民政執法協同機制。
支持雄安新區開展京津冀社會救助政策區域統籌國家級試點建設,加強雄安新區城市管理體制行政區劃政策研究,積極構建雄安民政服務標準體系。推進養老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優化雄安新區福利和救助管理職能,建成集殮、殯、葬、祭等服務于一體的殯葬服務體系。
聚焦北京冬奧會籌辦需求,推動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機構有效服務冬奧會。聯合北京市深入推進“雙工攜手助力冬奧”活動,指導張家口市做好城市志愿者招募、培訓、管理等工作,提升冬奧志愿隊伍培訓質量、素質等級、管理水平和服務效果。
構建“六大體系”,高質量開啟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圍繞構建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養老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民政治理能力‘六大體系’,加快完善惠民政策機制,提升系統治理效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阻礙發展瓶頸,提高服務保障水平,高質量開啟民政事業現代化新征程?!笔∶裾d相關負責人說。
健全和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基本民政保障底線。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實現由單一救助向綜合救助的轉型,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提升農村地區民政公共服務水平。
健全和完善社會福利體系,全方位關愛保護特殊群體。健全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加快推進兒童福利機構養育、醫療、教育、康復和社會工作一體化發展;科學合理調整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逐步推進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至低保邊緣家庭和其他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至三、四級智力和精神殘疾人。
健全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強化養老服務綜合監管,積極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健全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強化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健全和完善基本社會服務體系,增強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優化婚姻登記管理服務,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大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加快構建現代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格局,增強康復輔助器具助殘助老服務能力。持續深入推進喪葬習俗改革,弘揚優秀殯葬文化。
健全和完善民政治理能力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從推進民政法治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和加強人才、文化、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升民政治理效能。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把推進規劃實施作為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制定實施意見和年度計劃,優化民政資金配置,加強規劃宣傳引導,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民政力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