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腿部摔傷的小李,歷經30多個小時,被護送回1800多公里外的家鄉;在外流浪了20年的楊大姐,與親人見面緊緊相擁;兩個小時極速尋親,智障流浪乞討人員小趙平安返家……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的努力下,救助與對象親人重新團聚的故事,一幕接一幕地溫暖上演。10年來,中心已成功幫助300多人返鄉歸家。
跨越1800多公里的護送
今年7月,門頭溝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工作人員接到門頭溝區醫院電話,腿部嚴重摔傷的患者小李需要手術,但他在京無親屬、無收入,無力承擔手術費用,“如果不盡快進行手術,將有致殘并危及生命的風險?!苯拥诫娫捄?,工作人員立刻到區醫院了解情況,并根據身份信息聯系到了小李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
經核實,小李年幼時父母雙亡,離開家鄉黑龍江省北安市已20多年,家中無房屋、財產以及直系親屬,并且沒有享受當地低保等救助政策?!氨M管20多年來,小李陸陸續續打過一些散工,但大多是饑一頓、飽一頓,現在腿部摔傷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得不到幫助,小李很有可能面臨流浪乞討的窘境。”門頭溝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主任李震說。
本著始終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首位的原則,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小李辦理住院手續并安排手術。術后的小李身體逐漸好轉,但情緒不穩定,一再要求自行出院。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工作人員多次對他耐心疏導,幫助他權衡利弊。最終,小李表示愿意回到屬地北安市,接受當地救助管理站的幫助。
與北安市救助管理站聯絡并協調好返鄉事宜后,門頭溝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制訂了詳細的護送方案,由工作人員駕駛救助車護送小李返鄉。返鄉途中,大家對小李格外照顧,吃飯、住宿全有專人陪護,盡量保證他的旅途舒適及傷情穩定。
經過3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工作人員終于護送小李平安到達距北京1800多公里外的北安市救助管理站?!疤x謝你們了,這一路你們辛苦了。傷好以后,我一定找一份穩定工作,自食其力。”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家鄉,小李激動地向工作人員說道。
這一刻,一場跨越千里的護送圓滿落下帷幕。
長達20年的分離畫上句號
同樣也是1800多公里,前不久,離家流浪20年的楊大姐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與親人團聚,并和家人一起返回了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九江鄉的家。
楊大姐是雁翅派出所在雁翅鎮大村三角地附近發現的一名流浪乞討人員,由于她身上沒有任何身份證件,又不愿意說話,民警在為她做完核酸檢測后,將她送到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接受救助。
“你叫什么名字?”“記得自己的家住在哪里嗎?”“你的家里有什么親人嗎?”……工作人員多次嘗試著與楊大姐溝通,但她始終不愿意開口,并表現出極大的抵觸情緒。見狀,工作人員只得先將她安排在隔離觀察室吃飯休息。
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員再次嘗試與楊大姐溝通時,她仍然極不配合,站在隔離觀察室的門口大聲叫嚷,拒絕所有人員靠近,精神狀況極不穩定。工作人員只能站在遠處慢慢安撫她的情緒,勸她回到屋內,尋親工作再一次陷入僵局。
沒想到,事情后來有了轉機。“那天下午,楊大姐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甚至愿意主動和我們說話。但由于地域語言差異,溝通并不順暢。”工作人員回憶道??上驳氖?,在大家反復勸說和耐心引導下,楊大姐最終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等信息寫在紙上?!案鶕ぷ鹘涷?,我們判斷這些信息的準確度很高,極有可能幫她找到親人。”李震說。
在反復查找貴州省尋親網站無所獲后,通過楊大姐寫下的地址,工作人員聯系到了鄉政府?!笆堑?,她是我們鄉一個村的村民?!钡玫酱饛秃螅行墓ぷ魅藛T喜出望外,立即與村黨支部書記聯系,將楊大姐的情況轉述給她的家人。
“沒錯,是我姐姐。姐姐離家時才18歲,20年來杳無音信,派出所都已注銷了她的戶籍。”楊大姐的弟弟在視頻通話中反復辨認后激動地說道。
僅過了兩天,尋親心切的家人就搭乘飛機來到門頭溝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相像的長相、親切的鄉音,仿佛一瞬間喚醒了楊大姐的記憶,她與弟弟緊緊相擁,第一次露出笑容。
楊大姐的弟弟淚流滿面,不住地向工作人員鞠躬,“謝謝,謝謝!真沒想到有一天還能找到姐姐,你們都是大好人。”長達20年的分離在此刻畫上了句號,一家人帶著“失而復得”的親人踏上了歸鄉之路。
兩個小時極速尋親
一天中午,疑似有智力障礙的流浪乞討人員小趙被派出所民警送到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接受救助。小趙沒有手機且不能說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工作人員為他測溫并對隨身物品進行消毒后,安置他休息。
與此同時,公安機關協助核實了小趙的行程信息并進行了人臉識別。通過比對,民警發現小趙為通州區的一名失蹤人員,家屬在一年前就刊登了尋人啟事。
得知這一消息后,工作人員立即著手聯系小趙的親屬,但因信息發布時間較久,內容不完整,聯系難度較大。經過多番核實、確認,終于聯系到了小趙的姐夫,“太感謝你們了,小趙患有智障,已經走失一年了。這一年,全家都在焦急地找他,始終沒找到人?!?/p>
聯絡好接領事宜后,工作人員為小趙準備了午飯和換洗衣物,并幫助他洗了澡。當天下午,小趙的姐夫從通州區趕到門頭溝區,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親人。“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小趙的情況又特殊,一定要照顧好他,避免再次走失。”臨走時,工作人員認真叮囑道。
從12時50分,由公安機關送到區接濟救助事務中心;到14時40分,由親人接領回家。通過多方努力,整個過程還不到兩個小時。
“300多人返鄉歸家的背后,離不開工作人員辛苦走訪調查、分析引導和談話咨詢,更離不開高科技手段、群眾力量以及兄弟單位的協助甄別。我們將繼續以持之以恒的態度,用實際行動體現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全力幫助流浪乞討人員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崩钫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