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灣子夜話”助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時間:2022-08-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盛夏八月,湖北省崇陽縣銅鐘鄉坳上村的湘蓮基地里,荷花開得正艷,頗有幾分“接天蓮葉無窮碧”的韻味。

記者聯系坳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沈亞東時,他正在徽式建筑風格的黨群服務中心組織一場培訓。屋外,綠樹蔥蘢,碩果掛滿枝頭;屋內,參與培訓的村民們討論得熱火朝天,建立微信群、培育特色產業、推動鄉風文明等一個個話題依次進行,說到興處,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

作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坳上村近年來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開展了“話政策、話發展、話民生、話和諧、話成效”的“灣子夜話”活動,形成了政策法規、居民需求、惠民政策、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等問題共商共建的協商治理新格局。

你一言,我一語,特色產業發展有奔頭

曾經的坳上村,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缺乏產業,一直貼著貧困的標簽,是全縣47個重點貧困村之一。

依靠脫貧攻堅政策,坳上村已經成功脫貧。作為土生土長的坳上人,沈亞東一直渴望把坳上村這個大家庭建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光靠輸血不是長遠之計,必須要有產業作為支撐,帶領村民增收,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沈亞東說。

之前,坳上村公路兩邊都是爛泥田,不適合水稻生長,常年閑置。沈亞東到外地考察后,聯系好技術支持和種源,帶領村民種植蓮藕。2017年,黨員沈佳甫試種40畝蓮藕獲得成功。一年下來,純收入8萬多元。

如何帶動更多的脫貧戶投身產業發展?在“灣子夜話”中,不少黨員干部提及這一話題,經過商討,村里決定成立鄉馨蓮藕專業合作社,吸引了26戶脫貧戶以土地、勞動力和承租經營等形式入股,春有藕帶、夏有蓮蓬、冬有蓮藕,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

發展產業,并非一帆風順。消除不同意見、凝聚發展合力是發展產業常遇到的難題之一,“灣子夜話”便是坳上村“兩委”解決這個問題的“法寶”。

2021年年初,在一場“灣子夜話”中,沈亞東剛宣傳完撂荒土地治理的相關政策,沈金才、沈佳甫等村民便提出開發邊遠山沖里60多畝荒地的請求,并提議免租2—3年。該提議聽起來不錯,但也遭到部分村民反對。

為統一意見,議事小組建議大家第二天到現場察看。翌日上午,大家到現場一看,這些荒地可利用面積小、開發成本高,一下子都同意了免2年地租,當天就與合作社簽訂了開發合作協議。如今,這片原來的撂荒地變成了中藥材黃精基地,村民在此務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據沈亞東介紹,坳上村通過“灣子夜話”協商議事,探索出村集體經營、村企合作經營、承包經營、轉租經營四種產業發展方式。以村企合作經營為例,坳上村與湖北領康中藥材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中藥材基地,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

小積分,大活力,人人參與村莊事

在沈亞東看來,坳上村是全體村民的大家庭,大家始終把村灣當作自己家一樣來打理。每一次“灣子夜話”,都是在為這個大家庭添磚加瓦。

今年3月9日晚上,在坳上村二組旗桿屋開展“灣子夜話”時,村民沈躍輝建議,各家分段包片,確保衛生保潔無盲區,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隨后,大家一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形成可行方案。方案實施后,提升了環境衛生水平,并在全村推廣。

一周后,在坳上村三組的“灣子夜話”中,村民廖初華建議加強高村園區溝渠建設,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鑒于該溝渠去年由于維修不到位造成洪澇災害,村委會特事特辦,在2周內維修到位,村民拍手叫好。

通過“灣子夜話”,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主動出力,清掃房前屋后垃圾。村里爭取上級資金補助,完善道路、溝渠、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同時,栽花種樹,打造“歸園田居·傲尚”田園綜合體。

與廖初華同組的村民潘素芳是村里公認的勤快人。2021年,潘素芳家養豬出欄10頭、養雞300只。今年年初,被評為村里的“巾幗勞模”,獲獎勵資金500元,另獎勵積分50分。

據沈亞東介紹,通過“灣子夜話”推進村民協商議事,積分制是有效的激勵手段。每戶全年基礎分100分,每季度25分,由村民自評、自然灣互評,最后由村里組織村民代表審評,確定其每季度積分,并在公示欄內予以公示。村里每年拿出2萬元進行積分獎勵,像潘素芳這樣積分較多的村民可憑積分單在本村超市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通過評議、打分,每個村民既是村級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同時也是村級事務管理的監督者。”崇陽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陳文華說。

氣順了,心齊了,村里的事好辦了

沈亞東一直信奉“家和萬事興”。對坳上村這個大家庭而言,這句話同樣適用。

多年前,坳上村是個上訪村,縣、鄉領導都為之頭疼。在沈亞東看來,農村常說“氣不出,飯不熟”,大多數矛盾糾紛來源于雞毛蒜皮的小事,主要就是話沒有說透,氣沒有理順。“只要有人傾聽、有地方疏解,村民心里舒坦了,問題自然消解了。”沈亞東說。

“灣子夜話”便是聽民意、解民憂的良好渠道。通過常態化開展“灣子夜話”,村“兩委”干部、村民們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嘮家常、解疙瘩,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均充分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大家的氣順了、心齊了,村里的事也就好辦了。

在坳上村黨群服務中心,村規民約、鄉賢文化等內容,用毛筆謄寫在墻上;在村宣傳欄內,包括“五個最美”(最美母親、最美媳婦、書香子弟、最美子弟兵、幸福家庭)的“崇文尚德傳鄉風·民風淳厚出賢人”榜單吸引了眾多村民的目光,在鄉鄰間樹立了好榜樣,推動形成孝老愛親、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在榜單中,沈佳甫家是村里公認的幸福家庭,老兩口為人誠懇,待人熱情,鄰里和睦。雖已年近七十,老兩口還種植5畝蓮藕,年出欄豬6頭,養雞60只,每年僅農業種植和養殖收入就達5萬元以上。

作為一名老黨員,沈佳甫經常學法、普法,加入了村調解委員會。鄰里之間有矛盾時,沈佳甫主動了解情況,進行合理調解,力求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在沈佳甫老兩口的熏陶下,兒子一家也家庭和睦、幸福美滿。村里人都說沈佳甫一家好福氣,紛紛效仿,發展產業,化解矛盾,促進家庭和諧。

如今的坳上村,環境優美,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成效顯著。沈亞東表示,坳上村將進一步拓展“灣子夜話”的內涵和形式,凝聚村莊發展的強大合力,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