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通訊員 賴景陽
“焦偉,你的身份證辦好了,我現在把它交給你。從此以后,你就是我們巴中的市民了。”近日,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公安局戶政大廳,巴中市救助管理站業務科負責人程榆和民警將辦理好的身份證交到來巴尋親的焦偉手中。
接過身份證,焦偉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有了身份證,焦偉便可以乘飛機、高鐵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從事自己想干的事業。
這張身份證,長期在外漂泊的焦偉等了20多年!這張身份證,見證了救助管理機構、公安部門、公益團隊等多方救助尋親的合力。
漂泊多年,求助信投到了書記信箱
今年6月20日,巴中市民政局收到市信訪局轉介書記信箱來信:求助人員焦偉,被拐多年,孤苦伶仃,長期在各地漂泊,疑似恩陽區人,希望幫助尋親。
收到求助信后,巴中市民政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進行專題研究,決定由市救助管理站具體負責幫助其尋親。
接到任務,市救助管理站業務科工作人員陳鵬清立刻根據求助信中的電話聯系焦偉。
“打記事起,我就跟著一個拾荒者以撿垃圾為生,吃了上頓沒下頓。后來,因長期營養不良在路邊昏倒,被民警發現,并送往相關機構。”焦偉告訴陳鵬清。
就這樣,陳鵬清和焦偉聊了起來。在交談中,陳鵬清得知,焦偉在16歲時經人介紹到一家公司當保安。但沒多久,就被人以高薪招聘為由騙到某地進行傳銷。完不成任務的焦偉經常被毆打、辱罵。幸運的是,傳銷組織很快便被當地警方打擊處理。可無處可去的焦偉卻輾轉在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流浪。
一次偶然的機會,焦偉認識了一位同病相憐的朋友。二人決定一起到湖南省尋親。到長沙市之后,朋友很快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找到了家人。在祝福朋友的同時,焦偉也感到迷茫。
就這樣,焦偉在長沙市生活了四五年。沒有身份證,辦不了健康證,只能打零工或在小飯館里幫廚。為了能早點找到家人、辦理戶口,焦偉在抖音注冊賬號,長期發布尋親視頻,但一直無果。
那會兒,焦偉的尋親得到了救助管理機構、寶貝回家網志愿者、民警和社會公眾的關注。民警通過系統比對發現,焦偉疑似恩陽區人。在志愿者的幫助下,焦偉向巴中市書記信箱發送求助信,尋親之路第一次有了較為明確的頭緒。
多方介入,重拾信心開啟返鄉尋親路
深入了解焦偉的情況后,陳鵬清立即向市救助管理站領導匯報。大家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幫助焦偉返回巴中。
對常人而言,從長沙市到巴中市很容易,但對焦偉而言,卻是個難題:沒辦理過身份證,也就無法購買車票,更沒法提供核酸檢測證明,返鄉之路困難重重。
為了讓焦偉早點返鄉,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積極與長沙市志愿者團隊和公安機關聯系,協調安排其護送返巴事宜,并多次與巴中市公安機關對接,就焦偉來巴后生活照料、尋親落戶工作進行會商。
就這樣,開啟了焦偉的回鄉之路。
6月26日,大雨滂沱。在巴中西高速出口,程榆等人焦急等待。終于,在寶貝回家網志愿者王瀚、李云等人的護送下,焦偉平安抵達。
長期在外漂泊,經歷了種種挫折的焦偉心理脆弱,對外界充滿了不信任和抗拒。為此,經過多次協調,由市救助管理站對焦偉進行閉環式轉運隔離,待隔離期滿后及時向巴中市防疫指揮部報告。
到達隔離場所后,程榆協調安排專業心理咨詢醫護人員進行照看和介入,并采購一些零食、水果和必要生活物品,讓其安心。
在焦偉住下來的同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也忙碌了起來:和志愿者團隊會商,再次梳理焦偉的個人情況、流浪經歷,打電話向寶貝回家網創始人張寶艷請教尋親和比對相關經驗;和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對接,進行研判和部署。
6月29日,經核酸三天兩檢無誤后,程榆、陳鵬清帶著焦偉前往恩陽區公安局,為其采集了DNA信息。由于焦偉被拐時才4歲,記憶模糊,只能通過對關鍵人排查比對的方式進行摸排。最終確定在恩陽區司城街道松梁社區、一字村的中查找。
在實地走訪時,經過村(居)委會干部的甄別,都不認識焦偉。
一籌莫展之時,大家發現了新的線索,有村民提出,看焦偉長相有點像村民王某昌。其子多年前生過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通過抱養的方式交予他人撫養。
恩陽區公安局工作人員通過人像比對,發現他們相似率達90%。但王某昌已經外出多年,一時間難以聯系上。
面對難題,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和市公安部門會商,決定先為焦偉辦理身份證。同時,積極聯系王某昌,通過DNA采樣等方式進行鑒定。目前,尚在聯系中。
揚帆起航,從新起點追尋美好新生活
辦理了身份證,焦偉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起點。
7月30日,程榆開車帶著焦偉申請了銀行卡和電話卡,還協助其注冊了天府健康通,有了自己的健康碼。
“以前,只能借用別人的電話卡打電話。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電話卡了。”焦偉激動地說。
“以前,從沒坐過火車和飛機。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坐火車、飛機到處走一走。”焦偉說個不停,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
根據焦偉的意愿,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向市就業服務管理局爭取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幫其落實民政救助協理員公益崗位,協調屬地民政部門為其落實臨時救助,為其良性回歸社會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抖音直播中,焦偉和網友交流,脫口就是一連串的感謝:“感謝巴中市委、市政府,特別感謝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他們,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到現在,我以后一定好好生活,努力工作,把愛心傳遞下去。”
焦偉尋親落戶成功,眾多網友在為其高興的同時,主動發起眾籌,將“愛心救助大愛無疆”“尋親解困情暖人心”等錦旗送到各級部門。
在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的墻上,錦旗見證了焦偉救助尋親之路。下一步,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每一名救助對象感受到家的溫暖,讓“弱有所扶”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