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 陳越良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今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是一次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凝心聚力的大會,是一次為把握歷史主動、奪取新的勝利積勢蓄能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參加有關團組審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判斷、重大部署,為奮進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寶貴經驗,深刻闡明“五個必由之路”,彰顯新時代黨對治國理政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系統闡明了黨和人民在奮進歷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的重要認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個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中國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碼,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時代之問,體現了深沉的歷史自覺和歷史擔當,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次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研判國內外政治經濟發展大勢,精辟概括“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為中華民族贏得光明未來作出戰略擘畫。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對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作出了精辟概括,“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是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內外大勢的科學判斷,彰顯從戰略上認識、分析、判斷時代大勢的智慧與定力,是黨和人民奮進新征程上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為我們增強制度自信,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堅定從容地應變局、開新局注入了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把握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重大戰略問題,對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及社會保障等作出重大部署,為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科學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要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兒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增強制度的統一性和規范性,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鄉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視農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視法治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教家風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飽含著深厚的為民愛民情懷,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定信心決心,有力凸顯了農業和社會保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指明了新時代農村基層治理的前進方向。
新時代在路上,新使命在肩上。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持續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對維護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意義重大。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扎實工作,不斷開創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實際行動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重要論述,深刻認識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重要論述不斷引向深入,更好履行基層社會治理職責。自覺踐行初心宗旨,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懷著為民愛民之心做好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
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夯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基礎,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筑牢民主基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基層治理重要論述,堅持和完善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不斷推動基層民主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入推進基層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踐,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在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各方面、體現在基層治理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推動基層民主創新發展,促進基層民主與其他形式民主有效銜接良性互動,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全力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指導各地規范鄉鎮(街道)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事項,確定鄉鎮(街道)協商重點事項,完善座談會、聽證會等協商方式,持續加強鄉鎮(街道)為民服務、議事協商能力建設。加強村(居)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加快推進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環境和物業管理、婦女和兒童工作等委員會機制全覆蓋,審慎指導開展村委會調整工作。持續推進為村級組織減負,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貫徹實施《“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指導各地補齊城鄉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短板,豐富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機制,不斷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服務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指導各地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體系,完善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序列。結合實施新時代基層干部主題培訓行動計劃,加強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做好城鄉社區專項表彰等工作。指導各地落實社區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對社區特殊困難群體關心幫扶,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工作者。統籌推進民政領域鄉村振興,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服務等工作。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