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安徽銅陵:5年4次創新 讓救助更暖心

時間:2022-04-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字體:    打印

“十三五”時期,累計發放低保、特困資金14.1億元,實施臨時救助44133人次;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2016年的479元和350元統一提高到645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比2016年大幅提高……安徽省銅陵市民政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5年推動4次改革創新,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讓困難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的政策好、日子有奔頭。

重殘人員可按單人戶納入低保

2017年5月10日,銅陵市銅官區濱江社區居民王秀云領到了女兒小梅的低保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王秀云每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丈夫去世多年,還有一個26歲的二級精神殘疾女兒需要撫養,生活十分艱難。她一直希望能為女兒申請低保,以緩解家庭困境。

此前申請低保,要嚴格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核算家庭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低保標準就無法獲得低保待遇。為了使困難群眾共享發展成果,2017年,銅陵市民政局黨組提出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建立和完善基本民生保障體系等“五大體系”。社會救助辦堅持問題導向,尋找政策瓶頸,像王秀云這樣的困境家庭如何納入低保保障提上議事日程。

2017年3月31日,《銅陵市關于進一步規范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首次提出了成年無業重殘人員“單人保”政策,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如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市低收入標準,可以將重殘人員本人按單人戶納入低保。這項政策突破了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限制,只核算其配偶和子女的收入和家庭財產,不核算其共同生活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收入和家庭財產。這項政策的出臺,讓王秀云的女兒獲得低保有了政策依據,也讓全市一批重病、重殘困難群眾得到了保障,為銅陵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困人員住院護理保險賠付

樅陽縣藕山鎮巢山村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王信權,因患心腦血管疾病經常住院治療,其醫療費用可以通過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等予以保障,但住院護理問題難以解決。“特困供養對象大都沒有子女,一旦生病住院無人照料,尤其是分散供養的老人。”這是入村調研時基層干部經常反映的問題,也是長期困擾銅陵市民政局黨組的難題。

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安徽省立即研究出臺實施意見。為了落實好上級政策,銅陵市民政局黨組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提出“探索建立全市特困人員住院期間的醫療護理保險制度,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為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提供必要的照料護理服務”的改革舉措。這一舉措寫進《銅陵市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成為銅陵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一項常態化保障措施。2017年,市民政局通過政府公開招標,與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特困人員醫療護理保險協議,為每名特困供養對象繳納年度保險費150元,相關費用由市、縣(區)共同承擔,納入財政預算。

2017年,王信權因病在縣人民醫院住院40天,保險公司賠付住院護理保險4000元。“現在有了保險,王大爺再也不擔心住院期間沒人照顧了。我們鎮里會幫助他聘請護工,再申請保險公司賠付護理費用。”樅陽縣藕山鎮民政辦主任劉敘明說。

三年來,銅陵市累計參保的特困救助供養對象1.8萬人。目前,已受益獲得賠付的特困人員1362人次,賠付金額282萬元。理賠方式也更加便捷,微信報單、即時打卡賠付深受特困救助供養對象的好評。

低保審核確認提速升級

如何進一步優化低保審批程序,縮短審批周期,提升社會救助工作的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是銅陵市民政局黨組一直以來想攻克的難題。

2019年,安徽省民政廳在16個地市各選擇一個縣區開展社會救助綜合改革。銅陵市民政局黨組以此為契機,在銅官區開展了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創新提出了新申請低保“承諾即審批”改革,對新申請低保對象的民主評議和公示實行后置。新申請低保對象只要符合有關條件、按要求提供證明材料并作出承諾,在鄉鎮核對后及時受理,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手續,審核審批提速81%。

家住西湖鎮農林村的王娟是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2019年,她的父親因食道癌住院,家庭陷入困境。她提出低保申請,經鎮民政辦審核,區民政局當日完成審批。雖然她的父親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但因符合低保對象醫療救助條件,區醫保局為其發放近1.9萬元醫療救助金,大大緩解了這個家庭因大病醫療產生的費用負擔,也讓這個家庭在最艱難的時刻感受到了政策的溫暖。

惠民措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020年以來,銅陵市民政局黨組圍繞救助“快”改革,全面推進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下放,確保全市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20個工作日完成審核確認、急難型臨時救助24小時救助到位。

創新社會救助項目凝聚合力

2020年10月,郊區大通鎮的張爺爺來到夢苑社區綜合服務窗口,為社區工作人員們送上喜糖,“我孫子小偉考上了大學,又領到了慈善助學金,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他激動地說。

張爺爺所說的助學金,是來自郊區民政部門開展的“精達悅民”救助項目。小偉今年17歲,出生不久父母便離異,生活和教育都由爺爺奶奶負責。小偉這個特殊的案例,是夢苑社區社會工作者在網格化巡查中主動發現的。社會工作者通過“精達悅民”項目渠道及時上報區民政局,并和市慈善總會對接,幫助小偉申請到了4000元助學金,減輕了小偉一家的經濟壓力。郊區“精達悅民”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項目,整合制度資源和優勢,使社會工作由過去的“幫助人找政策”向“政策主動找人”轉變,為困難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服務。

“精達悅民”救助項目的創新開展,源于銅陵市民政局黨組的全局思維。近兩年,局黨組實施“社會工作+介入”行動,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介入社會救助工作,推動了銅陵市社會救助工作專業化發展。

不僅如此,銅陵市民政局連續多年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方式,支持全市社會組織開展扶危濟困活動,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脫貧攻堅行動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兩年來,全市200多個社會組織實施扶貧助困項目55個,直接受益困難群眾3萬多人。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記者:王東澤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