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站開展“有愛東山,全島行動”主題凈灘活動。
廈門站小學生志愿者帶上 VR 眼鏡,體會潛入南海與小丑魚共舞的快樂。
威海站設置了疫情防控消毒區,組織志愿者做好掃碼、測量體溫、人員登記等工作。
廈門站小學生志愿者走進海洋科普市集,通過標本了解生物的多樣性。
惠州站在大亞灣小鷹嘴海灘開展種植紅樹苗活動。
深圳站開展“助力藍碳,科學放歸魚蝦苗”行動。
趙宇新
凈灘活動福建廈門站林宏杰發來捷報:僅5天時間,微博上發起的#第六屆凈灘公益活動#話題閱讀量達138萬人次、#帶著微博去凈灘#話題閱讀量超100萬人次,“變廢為寶”主題沙龍直播獲得5.11萬贊、2.18萬人在線觀看。
“每年9月,引領全市最熱話題的就是這場凈灘活動。”廣東深圳站梁秋嬋說,在啟動儀式上開展的放生科普活動上了當天深圳電視臺《第一現場》和《18點新聞》,都是當地較為權威、老百姓收看最多的新聞強檔。新聞播出后立刻引發市民廣泛討論。
“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從2017年舉辦第一屆至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升級進入2.0時代,這突出表現為今年凈灘活動全面展示出一系列新特征、新面貌、新風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理事長呂濱對今年活動作出深刻總結。
本屆凈灘活動首次提出了年度主題
9月17日,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20個沿海城市同時舉行,主會場設在福建廈門和江蘇啟東。
與往年不同,本屆活動首次提出了“助力藍色碳匯 發展藍色經濟”年度主題。
呂濱表示,經過5年的卓絕努力,凈灘活動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開展,公眾海洋保護意識普遍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凈灘活動的目標也要與時俱進,讓城市不僅因海而美,還能向海而興、依海而富。
對于這一年度主題的提出,各地是如何看待的?
遼寧錦州站王林說:“撿拾垃圾和發展藍色經濟是相輔相成的。凈灘活動只有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才能更具魅力、生命力、可持續性。”
“我們是一個以旅游為主的海濱城市。如果海洋垃圾多,旅游業會受到影響。漁民出海打魚,一網下去,半網垃圾,收入減少,嚴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所以,今年我們推出‘呷茶’活動,你帶杯、我添水,鼓勵大家到圖書館、便利店等30余個免費供水點接水,減少一次性塑料瓶的使用,打造文明旅游海島。”福建東山站游一謙說。
“公益組織雖然不是直接發展藍色經濟的主體,但可以通過向公眾發出倡議,為涉海企業搭建平臺,幫助企業講述自己的故事、展示成果和產品,發揮間接作用。”“2022年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獲得者、山東青島站的程世功分享了觀點。
可見,大家在認識上是一致的,都愿意在助推藍色經濟的新目標、新方向、新任務上做出積極嘗試。
各地凈灘活動因地制宜形成百花齊放局面
基金會資源生態部副主任張茂東說,強調助推藍色經濟不等于否定海灘清潔的重要性。目前,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本土實際的特色活動,推出了一系列品牌項目,獲得了很多榮譽。
就在凈灘活動開展前夕,山東威海站楊洪政告訴筆者,他們的“每日凈灘5分鐘”海洋保護項目剛剛榮獲“第四屆山東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該活動自2019年推出收獲了大量粉絲,截至目前,動員志愿者上萬人。
啟東站2020年6月,推出“布塑之客” 減塑行動,該行動被生態環境部列入“2021年綠色低碳個人典型案例”。今年,減塑行動已經舉辦21場活動,平均每場活動動員2000名志愿者參與。
聽說紅樹林固碳效果好,廣東惠州站路小軒在今年8月底邀請了20個親子家庭認領紅樹胚棒。大家先后在大亞灣小鷹嘴海灘、惠東縣煙墩嶺種植了560棵紅樹苗,修復濕地面積425平方米,清理海岸線1300米。
浙江站玩轉新媒體,在象山縣的中國海影城開展了“活力藍海”vlog嗨洋派活動,引導更多青年群體參與海洋保護。
此外,遼寧大連站協助政府開展海洋數據調查,遼寧營口站開展常態化凈灘,天津站推動海洋科普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山東東營站通過“油地聯手”“四社聯動”保護黃河入海口……
凈灘活動中,各地之所以能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得益于基金會鼓勵創新,堅持開門辦活動,歡迎多種元素的加入,給予承辦單位最大限度的自主權。
凈灘活動與相關公益項目構成一套“組合拳”
獨木難成林。凈灘活動并不單獨存在,而是與“美麗海洋公益行動”和“海洋生態修復工程”一起,構成了基金會“守護美麗岸線 我們共同行動”生態建設項目。
為了鞏固過去幾年的凈灘效果,基金會2021年推出“美麗海洋公益行動”(以下簡稱美麗行動)。這一年主題是“常態化”,15個公益組織獲批立項,全年累計開展活動290多場,培養志愿者1.8萬余人,清潔海岸線300多公里,媒體報道300余次。
美麗行動在2022年推出新主題“聚焦政府關切、社會關注、百姓急需”,旨在為政府排憂、為百姓解難。年初,基金會從25個項目申請中評審出7個予以立項,分別從漁業養殖污水治理、百姓親海廊道維護、漁港碼頭環境整治和藍碳意識普及等方面開展專項行動。
有些海洋生態建設工作由于資金投入大、專業要求高,需要依托大工程、大項目才能推進。為此,基金會2018年3月成立“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海峽資源保護與開發專項基金”,籌資2400萬元,專項用于我國海島的海洋生態修復工作。在驗收項目中,“福建省平潭大嶼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慈善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行動2020”典型示范案例。
基金會通過這樣一套“組合拳”,在推動我國海洋生態建設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凈灘活動從“公益發動”升級為“政府行動”
“基金會反復強調一定要和政府合作,要用一個拳頭去打,不能拿一根手指去戳。”浙江站忻皓形象地說出了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不同作用和聯系。
江蘇連云港站黃威驕傲地告訴筆者,連云港清潔海岸志愿服務中心作為一家社會組織,首次被列入政府文件中。2022年7月20日連云港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連云港市海洋清漂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責任分工一欄,明確寫著由該中心負責“協助開展海洋清漂行動,負責組織凈灘公益系列活動”。
遼寧省錦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董士延、市政協副主席蘇貴宏特別支持凈灘活動和美麗行動,他們期待更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海洋,提出更多與海洋話題有關的議案提案,為打造“水清、岸綠、灘凈、灣美、島麗”的新錦州貢獻力量。
啟東站堪稱典范,團委、宣傳、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城管等部門都愿意做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的“娘家人”。更重要的是,各部門為了凈灘活動達到最佳效果,會像家人一樣積極協作。
各地承辦單位都成了政府的好幫手,談及秘訣,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潘新春介紹說:“這些單位有五個共性:一是目標定位明確,二是立足解決當地生態問題,三是創新活動組織機制,四是注重工作實效,五是注重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乘著即將勝利召開的黨的二十大的東風,2.0時代的全國凈灘公益活動亦將演繹出新風采,更好助力我國海洋強國建設。
榮譽榜單
一年來,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與20余家單位攜手開展“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美麗海洋公益行動”,工作得到各方認可,榮獲各級政府多項表彰嘉獎。
2022年凈灘活動承辦單位名單
主會場
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
分會場
天津生態城綠色之友生態文化促進會
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
錦州市星星之火愛心協會
葫蘆島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
營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
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
溫嶺市青年志愿者協會
東山縣海洋保育志愿者協會
青島市黃島區清源環保公益服務中心
東營市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愛心義工公益服務中心
威海市華益公益服務中心
日照市藍道海洋生態研究服務中心
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惠州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
湛江市碧海藍天環境保護服務中心
北部灣大學
啟東主會場煉成記
在今年的凈灘活動中,江蘇省啟東市從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由活動分會場升級為主會場。作為一個縣級市,啟東的成功離不開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的多年付出和努力。
借力前行,與凈灘活動一起成長
協會成立于2018年3月。會長季金衛深知,協會不僅要有目標,還需要找大平臺合作,重視媒體宣傳與推廣。
經人推薦,協會順利通過了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審核,于成立當年就承辦了第二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啟東站)。
協會將一半以上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凈灘活動上。5年來,累計開展活動320余次,帶動9000余人參與活動。
季金衛說:“協會是在凈灘活動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活動從無資金、零關注到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志愿者數量從幾個人發展到8000多人,得到了政府部門高度信任,獲得了政府免費提供的辦公場所,實現了破繭成蝶的蛻變。”
為什么選啟東作主會場?基金會資源生態部副主任張茂東給出答案:“外在條件上,當地政府非常支持;內在條件上,活動新穎豐富,線上宣傳能力強,啟東站的申請便獲得了通過。”
為政府分憂解難
季金衛認為,協會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主動為政府分憂解難。比如,協會與啟東生態環境局、團市委、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等開展“布塑之客”減塑行動,截至2021年年底,累計開展活動120余場,每場近2000人,影響市民近10萬人。這是凈灘活動的衍生子項目。
對于這一做法,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顧永輝給出極高評價,“減塑行動對啟東市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整體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生態環保意識。”
此外,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建群介紹,在凈灘活動推動下,啟東推行了河長制、灣(灘)長制,在全國走在了前列;要求江海沿線的每一個村就近、就便、常態化開展凈灘志愿服務。
團市委書記祝鳳祥表示:“我們愿意為凈灘活動提供一切支持和服務。”
有為才能有位。協會通過不懈努力,贏得了政府的認可和重視。
推動形成一股愛海合力
5年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在啟東已經深入人心。“我們很多同事小孩上學了,第一件事就是加入協會,成為他們的志愿者。”啟東生態環境局王卓杰說道。
今年,江蘇省林洋新能源、神通閥門等企業看到凈灘活動的志愿者招募公告,主動聯系參與并捐贈所需物料。
在凈灘活動帶動下,啟東市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專家學者、媒體、志愿者、市民積極投身海洋環保事業,一股藍色愛海合力已經形成。
基于凈灘活動,協會先后榮獲2019年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生態環境部2021年綠色低碳個人典型案例等,季金衛個人被授予江蘇省“母親河獎”等稱號。(趙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