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平 張 艷
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在山東省曲阜市,“幸福食堂”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抱團養(yǎng)老的樂園。
曲阜市按照“政府主導、村級管理、村民自愿、非營利性”的原則,推廣建設“幸福食堂”,破解農(nóng)村孤寡、困難老人“吃飯難”問題。目前,全市已有60個村(居)建成運營“幸福食堂”,1500多位老人受益。
養(yǎng)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近日,曲阜市石門山鎮(zhèn)西焦溝村85歲的倪建英老人一早來到村里的“幸福食堂”,一邊等待自己的“微心愿”菜單——紅燒肉和白菜燉豆腐出爐,一邊跟志愿者聊著天。
“俺現(xiàn)在到飯點兒就來食堂吃,還能和老鄰居們拉拉呱,日子過得可舒坦了!”倪建英逢人就說。
“農(nóng)村養(yǎng)老是個社會性難題,經(jīng)濟薄弱的村子更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下手。村里有不少空巢、留守老人經(jīng)常是‘粗糧煎餅泡咸糊涂’湊合,村委決定從讓困難獨居老人吃上一口熱乎飯做起?!蔽鹘箿洗妩h支部書記張樹亮介紹,西焦溝村過去是曲阜市10個省級貧困村之一。2018年曲阜市入選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為村里建設“幸福食堂”帶來契機。他說,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力量捐助等方式籌集資金,村“兩委”利用閑置空地建起了曲阜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當年6月6日正式啟用后,有21位困難獨居老人在食堂用餐,最長者95歲。老人每天繳納5元錢即可在食堂吃到一日三餐。
“‘幸福食堂’建成后,孔祥吉老人壯實了,可以甩掉拐杖自行走路了;偏午莊村的韋興蘭老人從城里搬回了老家;困難戶孔祥翠當上了食堂廚師,每月有了固定收入……”石門山鎮(zhèn)黨委書記步新華細數(shù)著因“幸福食堂”改變生活的老人。
據(jù)了解,曲阜市現(xiàn)有60歲以上老年人11萬,其中困難老人6288人,特困供養(yǎng)老人3196人。讓困難獨居老人吃上一口熱乎飯一直是曲阜市委、市政府考慮的重點問題,推廣“幸福食堂”成為解決農(nóng)村養(yǎng)老“痛點”的抓手。
“幸福食堂+N”拓寬服務內(nèi)涵
“大娘大爺,今天輪著我做飯啦,中午吃我的拿手菜——眉豆燉肉,還有西紅柿炒雞蛋!”初秋的暖陽傾灑進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里,志愿者孔令燕像往常一樣,拎來一天所需的食材,說笑著鉆進廚房開始準備午餐。
在這個溫馨的院落里,老人們有的在健身房鍛煉身體,有的在書畫室練習書法,有的在綜合活動室里唱歌彈琴、叨家常……有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也有志愿者們的忙碌身影。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立“幸福食堂”后,全村上下積極響應和支持,許多人主動請纓做志愿者?!靶腋J程谩眲偨?個月就組建起了一支16人的志愿者服務隊伍。53歲的孔令燕正是其中的一員。志愿者陪老人們聊天,為老人們做飯,教他們識字、唱歌,還為出門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幫忙買東西、打掃衛(wèi)生。
此外,武家村還以“幸福食堂”為依托,推出“相約黎明”等一系列以“孝”字為核心的志愿服務項目,滿足老年人生活和精神需求。
以“幸福食堂”為平臺,更多的文藝演出、政策宣講、公益活動也走進了村莊,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zhì),讓黨的好政策走進了基層群眾,“幸福食堂”成為集吃飯、健身、學習、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溫馨家園。
“幸福曲阜”體系保障長效運行
“幸福食堂”的長效運轉(zhuǎn)和穩(wěn)步推廣,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是人和錢。曲阜市對“幸福食堂”實行“堂長制”和理事會管理制,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幸福食堂”的“堂長”,對建設運行牽頭抓總,代表理事會做好日常管理;“幸福食堂”所用菜、蛋、肉、油等食材統(tǒng)一購買,工作人員定期體檢,頒發(fā)衛(wèi)生許可證和健康證;對飯菜不定期隨機抽檢,確保食品安全。針對困難老人,曲阜市還設立慈善救助資金作為餐補,讓困難老人吃上了免費餐。
在資金保障上,曲阜市以“幸?;稹睘楦軛U,廣泛調(diào)動社會愛心企業(yè)、愛心人士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起“財政+善款”的資金保障機制。同時以“幸福存折”為載體,完善激勵嘉許、積分兌換等制度,從精神和物質(zhì)層面給予志愿者禮遇,提升志愿服務的社會認同感。
“幸福食堂”“幸?;稹薄靶腋4嬲邸惫餐瑯?gòu)成了“幸福曲阜”體系,讓“老有所養(yǎng)”在山東曲阜得到更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