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謀民生之利 解民生之憂——從“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新時代民政工作

時間:2022-10-1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姜雪芹

養老服務持續優化,困境兒童基本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社會救助制度化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基層政權建設持續強化……10月3日,記者走進北京展覽館,參觀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著一張張圖片、一個個數據、一件件實物,記者真切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工作惠民生暖民心的卓越成效。

“一老一小”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在展覽的中央綜合展區,兩張圖片上的笑臉令人印象深刻:一張是山東省沂水縣一位老人笑容洋溢地展示剛剛領到的養老金,另一張是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平鋪鎮的孩子們笑容燦爛地展示手繪作品。

“一老一小”的笑臉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民政部門聚焦“一老一小”中的困難群體,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擴大普惠性公共服務供給,讓他們的生活更有溫度、更有質量。

“如今,老年人養老服務持續優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循著講解員的聲音,記者看到一張圖片,展示的是2021年6月,甘肅省慶陽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里,幾位老年人舞動筆尖,盡情在大幅宣紙上勾勒傳統國畫。

參觀中,這樣的畫面還有不少:2020年6月,云南省通海縣大樹社區老年人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體驗按摩服務;2021年8月,江蘇省海安市興海社區志愿者為老人講解智能手機操作方法;2021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火神廟社區志愿者陪老人一起過生日;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社區長者食堂里,用餐的老年人雙手豎起大拇指,稱贊這一“民心工程”辦得好……可以看見,一個老年友好型社會正在加速形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正加速構建,讓每位老人擁有最美夕陽紅不再是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兒童發展權利得到全面保障,孤兒基本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和社會工作等保障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國家制度保障,困境兒童基本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堅持兒童優先發展,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成為各地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和部門的共識,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政策文本相繼出臺,相關維權服務機制進一步健全,有力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在云南展區,一張展現先心病兒童接受免費治療后露出開心笑容的圖片非常有感染力。

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制度性保障

“每年有5000萬困難群眾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關于社會救助制度化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的介紹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全面實施,低保制度實現城鄉統籌;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做到了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基本建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

“特困供養家庭來了‘海螺姑娘’。”在威海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精準服務項目圖片前,一位山東人激動地讀出了聲。據悉,威海市以“海螺姑娘”特困人員服務品牌為引領,打造多層次梯度式救助體系,為特困人員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照料服務,讓特困供養由“兜底保障”升級為“幸福供養”,全面推動特困人員供養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轉變。

記者循著展出移動腳步,重慶市綦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為殘疾人康復治療的圖片映入眼簾。

10年來,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不斷提升,目前已超過80%;1000多萬殘疾人納入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惠及2700多萬人次,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之網愈加密實。

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形成

“浙江省海寧市周王廟鎮云龍村‘民生議事堂’協商平臺搭建在群眾的家門口,協商結果以協商紀要、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為黨政決策提供參考。”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主題展區,記者看到了許多有關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的熟悉畫面。

北京“小院議事廳”、浙江海寧“民生議事堂”……一張張照片,讓人們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真實而廣泛,全方位、全鏈條、全覆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這10年來,各地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培育基層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統籌推進智慧社區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創新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引導專業社會工作團隊參與城鄉社區服務供給。

在此期間,浙江省探索完善“權力受約束、村務全公開、群眾好監督、自我能糾偏”機制;安徽省在全國率先試點建設“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每天播放習近平總書記同期聲和學習音頻,覆蓋了100個縣市區、1萬余個行政村;河南省深化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2018年11月,該工作法被寫入《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參觀接近尾聲,記者的心中無限感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民政人勠力同心、實干創新,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民政人將再接再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力以赴解決群眾難題,增進民生福祉。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