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社區治理標準化打造“別人家的社區”

時間:2022-02-1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 亮 通訊員 李建榮 石玉斌

一年前,社區要開展標準化建設,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湛山街道湛山社區的居民還在觀望:“這是要干啥?”但在短短一年的運行后,居民們嘗到了甜頭:雜草叢生的綠化區變成了“口袋花園”,微循環解決了道路窄、停車難的問題,開放式老舊樓院的衛生環境煥然一新,群租擾民現象得到有效約束……湛山社區一下子成了人們口中“別人家的社區”,而這正是得益于市南區自2020年著力構建社區自治共治標準體系,推進了社區治理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

市南區有11個街道、50個社區,在開展自治共治的過程中,各社區在民主協商流程、居民公約制定、志愿者隊伍組建等方面經常出現工作不規范的地方,導致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居民不滿意,沒有把好事辦好。“我們以此為突破口,對社區治理的相關政策、文件和制度進行梳理,用標準體系來實現社區自治共治基礎扎實、方法合規、內部統一、外部聚力。”市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10月開始實施的《青島市市南區社區治理標準體系》,從社區黨建、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社區自治、社區共治入手,涵蓋社區組織體系建設、居民自治工作、社區共治工作、社區設施保障與信息支撐、社區自治共治評價等5大標準、36項子標準,從社區供給和社區需求兩個角度,讓社區治理做到“有標準可依,有目標可循”。此外,為了推動標準化工作落地實施,市南區還制訂了行動方案,并打造集社區鄰里中心、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社會工作服務于一體的社區治理支持中心,為各社區標準化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作為根基,組織架構的規范程度決定了社區治理的水平。標準化首先對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兩委一站”組織架構進行了規范。“比如,標準體系規定,由街道黨工委成員任社區黨委書記,下設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兩新’組織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再比如,樓棟長如何配備推選、工作職責有哪些;社區工作站場地人員如何解決,‘一窗受理’如何開展等等,標準體系都作了明確規定,進一步厘清了權責邊界,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各項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市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湛山社區作為社區自治共治標準化的試點,正在深化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社區居委會主任辛凱認為,社區治理標準化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推動了居民參與。“以前,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居民在社區治理中的權責邊界不清楚。居委會經常干了業委會和居民的事情,結果并不是居民真正需要的,出力不討好,最終導致社區在忙、居民在看。”辛凱認為,社區有錢、有力、有物、有想法的資源很多,標準化讓每一個社區治理要素歸位,然后在黨組織的統一指導下有序開展工作,反而實現了高效的社區共治自治。

“標準化最終還是要讓居民成為最大的受益人,所以我們將標準化具象為‘網格自管會’,通過標準的協商議事流程,推進自治共治。”辛凱說。

2020年,湛山社區居民對老舊建筑加裝電梯的需求越來越突出。社區“網格自管會”在黨組織引領下,根據標準化民主協商議事規范,引導網格黨員和居民一道依法形成合理可行、兼顧各方利益的電梯加裝方案并落地實施。

“標準體系規定,社區協商程序包括居民提事、網格議事、會議定事、聯動辦事、群眾評事5個環節。”辛凱介紹,前期通過入戶走訪座談、黨群服務中心受理、社區信息平臺等渠道,收集到了居民加裝電梯的訴求。因為是網格無法解決的事項,因此網格填寫《社區協商議事活動提報單》上報到社區。社區黨委牽頭召開議事會,組織居民委員會成員、黨員代表、居民代表、法律顧問、利益相關方代表以及街道工作人員、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等方面的代表參加。

“因為加裝電梯牽扯到不少居民的利益,所以我們的‘網格自管會’發揮了聯動協調溝通的大作用。”辛凱說,“網格自管會”組織黨員和居民骨干對電梯加裝各項政策進行深入學習,把這些政策變成通俗易懂的“家常話”宣傳給居民,讓大家了解自己在電梯加裝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并向低樓層住戶耐心解讀利弊,促使他們慢慢認同電梯加裝工作。在商討電梯外觀、費用分攤、售后保障等核心問題時,“網格自管會”耐心聽取居民建議和低樓層住戶的特殊要求,梳理出本樓加裝電梯的優勢、難點和堵點,與居民一起找根源、對政策、想辦法,通過集思廣益,提出符合本樓實際的加裝對策,一家家溝通、一條條解決,助推電梯加裝順利實施。在電梯加裝過程中,“網格自管會”邀請居民一道監督,對居民提出的問題現場跟進、及時解決,確保了民主協商議事的決議落地落實,實現了高低樓層居民都滿意的效果。

除了湛山社區“網格自管會”民主協商標準化以外,目前,市南區已形成云南路社區“社區輕騎兵”志愿服務標準化、天山社區黨建引領“四方聯動”標準化等優秀案例;50個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全部實現“六有一能”標準化服務;按照社區自治組織建設標準,所有社區均建立了配套組織、修訂了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約、完善了民主協商制度,居民自治組織建設運行標準化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15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