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雪潔
2021年以來,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目標任務,全市民政事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新發展,在全省民政重點工作評估中連續5年獲得優秀等次,順利實現“十四五”民政工作良好開局。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固本強基。蚌埠市民政局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將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和對民生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強化陣地建設,建成黨建活動中心、黨員書屋等,利用公共空間營造“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學習氛圍。購買光盤、輔導書籍等學習資料,常態化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堅持規范化、制度化運行機制,牢牢抓住基層政權建設不放松,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推進基層治理創新,“探索‘一組一會、五治融合’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經驗入選“中國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堅持典型引路,2個村獲批“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專項行動,明確《城鄉社區出具證明公章使用指導性清單》和《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及辦事指南清單(第一批)》。發揮社會力量的聚合作用,建成鄉鎮(街道)社工站示范點10個,設立村(社區)志愿服務站1139個,注冊志愿者達103.5萬人。
堅持以服務人民為核心,凝心聚力。蚌埠市民政局樹牢“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民政事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將各項為民舉措落到實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啟動建設全市低收入群體監測信息平臺,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690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將救助審批權限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推動構建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制度體系。建成市級福利彩票綜合服務中心,福利彩票銷量突破1.5億元,即開票增幅全省第一。基本社會服務提質增效,其中,“居家和社區養老助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成效明顯,建成社區老年食堂19個、小區助餐點27個,服務群眾1.2萬人次。建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四同步”機制,新增養老服務用房9576平方米。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090萬元,支持市老人休養院護理能力提升改造項目和3個普惠養老項目建設,新增養老床位1025張。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以“走基層、辦實事、連民心、頌黨恩”為主題,從“一老一小一殘”等特殊困難群體入手、從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抓起,打造富有民政特色的“8+6+N”為民辦實事活動品牌,推出11項重點民生項目和22項微民生項目,累計為民辦實事278件,受益群眾達12萬人次。
堅持以作風建設為保障,提升效能。蚌埠市民政局堅持“以上率下、示范帶動,從嚴從實、雙向激勵,結果導向、推動工作”的工作原則,靈活多樣抓學習,立足崗位大練兵,打造“忠誠、奮進、暖心、開放、效能、清廉”的“六型民政”。聚焦疫情防控,運用“快速反應、嚴格標準、分類實施、跟蹤督查整改、聚集社會力量形成合力”的工作方法,用最快行動、最實舉措、最全動員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網。聚焦正風肅紀,圍繞“清正廉潔”主題,把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作為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組織開展以擔責強廉、讀書思廉、講座宣廉、觀影明廉、公開倡廉、以案警廉、紀檢督廉、榜樣引廉八項活動,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堅持以特色品牌為抓手,彰顯活力。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蚌埠市民政局優化黨建品牌,主動解憂暖民心。市老年康復醫院“小棉襖愛心護理組”開展了愛心、孝心、耐心、貼心、誠心“五心”服務,讓老人體會到家的溫暖;市救助管理站“北斗星工作室”開展了“我與困境兒童手牽手”活動,將物質幫扶與成長關愛相結合,將醫療、康復、特教等專業知識傳授給困境兒童家庭,推動為民辦實事活動走“新”暖“心”;市社會福利院“小姨工作室”發揮專業優勢,走進社區開展“關愛困境兒童溫暖伴成長”活動,為困境兒童送去關愛;市福彩中心“蚌小福”服務組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為投注站解決實際問題;市殯儀館“七仙女”服務組拓展服務內容,走進社區開展“流動黨課”宣講,弘揚珍愛生命、孝老敬親、善待他人的生命價值觀,為構建和諧社會、傳遞人間大愛擔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