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蒲 莉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綏化市民政局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以提升工作質效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實事,兜住兜準兜好民生保障底線,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頂層設計,提升工作質效
綏化市民政局領導班子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能力作風建設年”各項工作,構建起各司其職、聯動配合、規范有序、務實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
帶頭檢視剖析。圍繞“問題怎么改、能力怎么提、作風怎么轉、工作怎么干”進行查擺剖析,并將查擺情況納入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專人專責推進整改。
帶頭調查研究。開展“深入查擺問題、回應急難愁盼”線上線下調研12次,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全面掌握基層困難,找準短板弱項,做到立行立改,實現以查促改。
帶頭體驗工作質效。民政干部深入市政務服務大廳、福彩中心、殯儀館等,親身體驗民政業務工作流程是否科學合理、民政業務是否提質增效,有效解決問題17個,推動民政機關質效提升行動落地落實。
聚焦增強本領,提升素質能力
綏化市民政局開展多樣化學習活動,確保跟進學習快、聯系實際緊、理論領會透、落實效果好。
開展專題研討。以提升業務本領為引領,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三會一課”等形式,組織全體黨員干部結合工作實際進行交流研討,深化學習、凝聚共識。目前,共開展述學5次、研討22次。
加強業務“講學比練”。通過領導帶頭學、講堂引領學、青年創新學等方式,組織第一議題、中心組學習12次;每周舉辦民政業務大講堂,科室負責人上講臺,“傳”知識、“曬”能力、“秀”業務,已開展13期;局機關青年干部成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每日讀書打卡,常態化交流學習體會,營造以學提能、以講促干的濃厚氛圍。
建立業務分析庫。科學精準建立涵蓋文件政策、經驗做法、辦事指南等內容的業務分析庫,集中解答66項民政業務問題。根據科室崗位職責清單,修訂完善業務手冊,做到條目清晰、分類科學、內容全面,推動民政干部積極掌握上情、熟悉內情、了解外情,促進工作高質高效。
聚焦為民服務,提升民政效能
綏化市民政局加快推進民政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實現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基層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推進區劃地名工作,已完成街路胡同命名、款式設計等工作,年內將全面完成標準化地名設置。優化市基層治理領導小組,全面啟動村(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行動,省市級9個試點鄉鎮(街道)社工站已開展服務。引導市本級20多家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活動,捐贈各類生產、生活物資折合14萬余元。全市社會組織登記審批業務全程實現網辦網審“即審即辦”,1465家社會組織實現黨建入章率100%。
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有效提升。通過常態化排查低收入人口,精準實施救助幫扶。截至目前,共排查低收入人口17.3萬人次,數據比對59.5萬條次,預警13.7萬條次,將符合條件的726人納入城鄉低保范圍,將3612人納入城鄉低保邊緣家庭范圍。全面實施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建立“急難型”臨時救助“異地辦理”制度。
基本社會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常態化開展特殊未成年人群體關愛服務,累計發放物資折合6.44萬元。免除殯葬基本服務費,上半年共為8220個逝者家庭累計減免費用625.73萬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申請受理“跨省通辦”,全市納入保障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750人,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05.56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實行“全程網辦”,為9.95萬名殘疾人發放補貼4465萬元,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全市199所養老機構床位總數25311張,護理型床位占比58%,實現醫養結合全覆蓋。全市11個婚姻登記機關全部設立婚姻家庭輔導室,開展婚姻家庭調解工作,提供預約服務。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最美華夏冬日暖陽新春助老行動”“愛獻白衣天使”“藍天扶殘”等慈善救助活動,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受益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