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天真
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懷著這樣的信念,今年以來,安徽省郎溪縣科學規劃布局,推進老年助餐設施建設,全力提高服務覆蓋面。截至目前,該縣建成9個城區老年食堂和11個農村老年食堂,現已全部投入運營,城鄉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初步建成。
“菜盡量少放辣椒,米飯稍軟點。”9月7日中午,在郎川街道平港社區老年食堂,84歲的章太平和71歲的老伴胡黎明笑著對服務人員說。老兩口祖籍蘇州,對菜品要求清淡稍甜,他們幾乎每天中午都來用餐,已和服務人員像家人一樣熟絡。
“雖然都是家常菜,但餐品價格便宜,營養健康,中午晚上兩餐僅需10元。”胡黎明告訴記者。吃飯時,老兩口不時和前來就餐的老人打招呼,“這里不僅服務周到,還能交朋友,別提多舒心了!”
平港社區常住人口2.5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占10%。記者來到社區服務中心時,73歲的龐明珠和61歲的曾慶芳正在興致勃勃地演奏葫蘆絲。據龐明珠介紹,她住清心園小區,每天像上班一樣來社區服務中心參加娛樂活動,中午到老年食堂就餐,“飯菜挺衛生,我幾乎每天午餐都在這兒吃。”曾慶芬接過話茬告訴記者,她住在老莊小區,離這兒有一站地的路,因為老伴去世得早,她就把社區服務中心當做第二個“家”,每天吃完早飯就來這里跳舞做操打牌。“午餐雖然簡單些,但服務人員將餐食直接送到餐桌,且仔細詢問是否可口,讓我感到暖到了心坎上。”曾慶芬說。
據介紹,為持續推進老年助餐暖民心工程落實落細,充分發揮民政牽頭抓總的作用,今年年初,郎溪縣民政局統一購置了一批人臉識別設備,組織老年食堂(助餐點)管理系統培訓,在縣智慧養老數字平臺增設老年助餐管理系統,并落實助餐點食品安全和場所安全責任保險,下撥建設、運營經費199萬元,制訂推進方案,明確資金籌措、時間節點等,有力推進了全縣老年助餐服務順利開展。
記者注意到,該縣出臺助餐服務補貼政策,對高齡老人和60周歲以上困難老年人給予就餐補貼。60歲以上的低保、特困、高齡獨居、重度殘疾等老人以及90歲以下的高齡老人可分別享受2元—4元的補貼,90歲以上老人可享受10元的全額補貼。同時,對于不方便就餐的老人,老年食堂還提供送餐服務,讓他們不出家門也能吃上熱乎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郎步街道中港社區老年食堂就為周邊小區60多名獨居、孤寡、高齡老年人開展了送餐服務,有效緩解了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用餐之余,老年食堂更是老人們的精神家園,他們在這里品出了另一種“幸福滋味”。“前不久,我們還組織了中秋團圓宴活動,大家一起熱熱鬧鬧,開心極了。”龐明珠說,在社區服務中心開展興趣活動,順帶吃個飯,適合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郎溪縣,像這樣為老年人提供吃飯的地方越來越多。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家亮表示,全縣已形成“中央廚房+社區配送+送餐入戶”的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同時,利用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在非就餐時間開展知識講座、健康咨詢、文體娛樂等活動,讓餐桌同時成為書桌、茶桌、棋牌桌,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今后,我們還將把老年助餐點建設與社工站、社區養老服務站、15分鐘閱讀圈布局有機結合起來,統一全縣助餐服務一體化管理平臺,把辦好老年人的‘食’事作為民生工作重點,全面提升養老服務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