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數據顯示,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3萬,占全區常住人口近15%,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量大。近年來,望城區加速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提升養老服務品質,讓老年人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家門口收獲穩穩的幸福
“黃奶奶,您的午餐到了。”每天上午11點40分,望城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志愿者都會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高塘嶺街道雷鋒路社區黃輝老人家中。今年85歲高齡的黃老一個人生活,她說:“自己年紀大了沒有太多精力和體力,平時就用一個小電飯煲簡單做一點吃的,送餐上門服務解決了就餐這個大問題。”
這是望城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轄區內高齡和行動不便老人提供送餐服務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起,該信息平臺實現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互聯互通,使客服人員、服務機構與老年用戶、長者親屬精準對接,形成一個關愛與服務完整互動的系統平臺,讓居家養老服務的內涵得到拓展和延伸。
如今,望城區不僅通過線上接單、線下配送的方式開展送餐服務,還定期走訪慰問轄區老年人,及時了解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與此同時,望城區通過購買社工服務,協助老年協會開展“空巢老人巡訪工作”,向空巢老人提供“志愿者一日一看,老年協會一周一探,黨員干部一月一訪,社工一季一訪”的巡訪服務。村(社區)還與衛生服務中心持續開展合作,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上門巡診等方式,提供便利可及的醫療服務。
為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發力
為老年人辦實事,需要在落點上聚焦,在落實上聚力。望城區抓住能力建設這個關鍵,開展養老服務領域“樂齡督導”,持續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為老年人打造平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近兩年來,望城區創新機制,聘請社會工作者在鎮(街道)擔任“養老督導員”,從權益保障、精神慰藉、救助幫扶、康樂服務等方面,助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讓兜底養老有保障、普惠養老得實惠、高端養老享品質。同時,由社工聯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策劃組織傳統節日主題活動,開設老年教育課堂,激發老年居民參與熱情,營造尊老愛老氛圍。社工還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
同時,望城區還啟動了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旨在促進養老機構不斷提高硬件水平,提升服務質量,加強養老機構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為實現養老服務全覆蓋布局
在金山橋街道金山橋社區黃金西路旁,新建的望城區養老服務中心即將投入使用。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投資2億元,有護理型床位400張,是一所集生活照料、康復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標準化、人性化、信息化的高品質現代化養老服務中心。
望城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澗波介紹,這是區民政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的一個重大民生項目,該養老服務中心的入住對象包括特困人員、孤寡老人、需要集中供養的優撫對象等,在滿足以上群體需求的基礎上,剩余床位將以市場化運營方式接收其他對象入住,中心將堅持公益性、福利性,微利經營,承擔政府托底功能。
目前,望城區正在以這個區級養老服務中心為重點,通過提質或建設好5家鎮(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完善多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1+5+N”養老服務圈,從而實現養老服務全覆蓋。今年,望城區還在多個鄉鎮敬老院中開展轉型試點,將服務功能拓展到社會寄養、日間照料、上門照護等方面。
記者了解到,近期,望城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養老服務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有關工作,并下發養老服務真抓實干專題事項交辦單,涵蓋養老設施建設、護理員培訓、醫養床位增加等內容,同時探索以國有養老服務公司形式運營公辦敬老院、養老服務中心,努力將養老服務的“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