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繪就三晉民生幸福新畫卷

時間:2022-01-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2021年,山西省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民生保障更加牢固、養老基礎更加堅實、兒童關愛更加有力、治理體系更加高效、社會服務更加優化,譜寫了三晉大地新時代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新篇章。

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全省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615元、每人每年5658元。建立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及時下撥中央和省級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49.97億元,兜牢了157.1萬名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出臺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措施,保持現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對已脫貧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員,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應救盡救,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摸底排查未在兜底保障范圍內的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7.4萬人,對符合條件的11420人及時給予救助。對民政服務對象開展走訪慰問,張貼“救助明白卡”,公開救助類別、監督電話等內容,累計走訪慰問57萬人次,幫助解決個案問題2804個。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救助精準度,提升救助效能。

讓老年人樂享幸福晚年

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健全完善一系列養老服務扶持政策,提出“十四五”期間創建4個養老服務模范市、30個養老服務模范縣(市、區)、100個養老服務模范機構的目標,對發放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建設補助、床位補貼等進一步細化,實施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養老獎補工程、養老服務信息化工程等。養老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省政府將“新建30個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列入民生實事,各地積極整合資源,大力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點建設。積極推進城市社區養老服務“1251”工程,全面推動全省養老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發展。康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圍繞“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建設,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落實和完善相關優惠扶持政策,集中力量解決養老服務和康養產業堵點、難點問題。與多地民政部門形成區域戰略合作意向,助力康養產業發展。與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時間銀行”項目。

為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抓好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扎實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高規格組建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由省長任主任,辦公室設在省民政廳。市、縣兩級全部建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將全省5078名孤兒、5758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有序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等。在全省開展以防溺水為重點內容的兒童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兒童安全意識。密切關注疫情防控形勢,扎實有效履行防控責任,確保兒童福利機構安全。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在2021年的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建立了12項換屆選舉工作預警處置機制,明確了28項村級組織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全省18877個村、2880個社區全部完成換屆工作,絕大多數村(社區)實現黨組織書記和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督促各縣(市、區)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加快實施“5G+智慧社區”行動,加強基層智慧治理建設。指導各地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為重點,加快制定市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大力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省級鄉村治理服務示范社區和善治示范村建設工作。

堅持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

全省殯葬事業在政策創制、資金投入、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殯葬改革取得積極成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殯葬綜合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省民政廳會同相關部門印發《山西省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指南》,扎實推進殯葬改革。全省90個殯儀館新建、改擴建項目完成選址,已開工70個。11個市、117個縣(市、區)全部編制了公益性安放(葬)設施建設規劃,建設項目已開工157個。對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加大打擊整治力度,在全省范圍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天價彩禮、高額禮金、大操大辦等婚喪陋俗,召開全省現場推進會,組織各地按照“示范帶動、疏堵結合、循序漸進”原則,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推進移風易俗。

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扎實有效推行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登記管理“三同步”工作機制。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把好方向關、政治關、重大活動關。壓實綜合監管責任。成立了省社會組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山西省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辦法(試行)》,明確已脫鉤和直接登記行業協會商會監管責任。建立聯合執法和資金監管兩個機制,厘清了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邊界。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全省共處置非法社會組織239家。加大“僵尸型”社會組織整治力度,梳理排查“僵尸型”社會組織1686家,分別采取注銷、撤銷、限期整改等整治措施。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嚴格落實相關減稅降費政策,全面清理違法違規收費,全省2849家行業協會商會全部完成自查自糾,共為企業減負6280萬元,惠及企業13201家。

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山西省慈善事業促進條例》于2021年7月1日起實施,將每年“中華慈善日”所在周定為“山西慈善宣傳周”,弘揚慈善文化,促進全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全省銷售福利彩票24億元,籌集公益金7.7億元。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選定15個縣、102個鄉鎮(街道)社工站啟動試點工作,探索適應當地群眾需要和社會工作發展的社工站項目實施模式。2021年秋季,全省發生洪澇災害后,省民政廳領導班子及時深入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查看受災情況,慰問困難群眾,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身邊。成立民政支持防災救災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專班,統籌捐贈接收、款物調撥、支持重建、實地督導等工作。發出倡議,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救災。累計接收捐贈款物16.67億元。127家社會組織、3萬余名志愿者參與應急救援、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服務。全省累計實施臨時救助5.66萬余人次,發放救助資金3824萬元。各級民政部門全力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配合有關部門,完成175070戶農房受損戶的信息核對工作。(本版文圖由山西省民政廳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14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