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助力困難群眾憑雙手創造更好生活

時間:2022-07-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社會救助是民生兜底保障,能夠促公平、保安寧,也是一個緩沖帶,可以讓一時遇困人員渡過難關后再就業再創業。要把救助、社保政策與就業政策銜接起來,鼓勵有能力的靠就業憑雙手爭取更好生活,使社會更有活力。” 6月27日,李克強總理在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察看低收入人口監測信息,了解救助政策實施情況時這樣要求。

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在兜住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同時,各級民政部門采取多種舉措,幫助有就業意愿和就業條件的困難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鏡頭一:滿足就業意愿

想到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東山街道金橋社區的城鎮困難群眾劉小燕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因為丈夫常年患病需要照顧,孩子正在上學,劉小燕一家只能依靠低保救助金和自己打零工維持生活。考慮到近期丈夫病情好轉,劉小燕希望找個穩定的工作,改善生活條件。

不久前,劉小燕向上門走訪的社區工作人員表達就業意愿,社區工作人員馬上將此反映給南康區民政局。隨即,區民政局聯合相關部門對接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聯系了一家制衣廠,很快就幫助劉小燕解決了就業問題。

考慮到疫情給困難群眾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南康區在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同時,積極開展就業幫扶。南康區民政局加強重點監測,及時掌握困難群眾家庭人員就業失業情況,做到“五清”,即家庭情況清、人員底數清、失業原因清、技能狀況清、就業意向清。

“我們還建立了跟蹤服務平臺,對有就業意愿未實現就業的城鎮困難群眾,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提供動態崗位信息等服務,并幫助其制定個性化就業幫扶方案,開展全流程一對一就業指導。”南康區民政局局長李志彪介紹。

據了解,根據困難群眾就業意愿和實際情況,南康區民政局和相關部門提前對接招聘企業,以及通過就業平臺匹配其合適的崗位,以短信推送、電話聯系、招聘會推薦等方式向困難群眾推薦至少3個就業崗位,并對其擇崗和應聘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努力幫助困難群眾實現就業心愿。

鏡頭二:就業無憂 生活充實

“自從有了工作,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7月1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一家企業的生產車間,小明(化名)高興地說。

小明是菱湖鎮下昂村的低保對象,因患有心境障礙,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去年,在南潯區民政局、區人社局聯合幫助下,參加下昂村勞動保障站就業培訓后,小明成功入職,開啟了新生活。

2020年,南潯區啟動“幸福南潯·業無憂”幫扶工程,為低收入群眾等舉辦多場招聘會,動員國有企業、社區等推出公益類崗位,托底安置困難群體就業,并給予其每人每月500元的崗位補貼。

南潯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胡秉耀說,南潯區通過線上了解困難群眾的情況及就業意向,并與全區愛心崗位進行匹配。同時,在線下舉辦咨詢會,通過面對面咨詢、點對點洽談,為困難群眾和用人單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幫助困難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截至目前,幫扶工程已幫助1486名困難群眾就業。

南潯區還專門上線“引才云”招聘平臺,為分布在各個鎮的低收入群眾和出行不便的殘疾人駕起“云端直聘通道”,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截至目前,平臺注冊企業已達1061家,舉行線上招聘會23場。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提升‘幸福南潯·業無憂’幫扶工程,以云平臺為支撐、就業幫扶政策為抓手,全力幫助低收入群體等就業、樂業。”胡秉耀表示。

鏡頭三:為收入驟減者解燃眉之急

在今年的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行動中,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光明社區工作人員在入戶調查時發現了居民陳淑芳的困難。

陳淑芳戶籍在新添鎮陰山子村,丈夫去世,陳淑芳在縣城開出租車,獨自拉扯兩個未成年孩子,平時日子過得很緊巴。如今受疫情影響,出租車收入大幅減少,生活入不敷出。

面對入戶的社區工作人員,一向堅強的陳淑芳道出心酸:“很多人認為跑出租車能掙錢,但是我一個月下來真的掙不了幾個錢,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有不少開支。”

在向戶籍地了解陳淑芳的具體情況后,社區工作人員馬上幫其申請了臨時救助。很快,陳淑芳就收到臨時救助金4038元。這筆救助金解了陳淑芳一家的燃眉之急,幫助她們渡過了難關。

今年以來,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要求,臨洮縣各村(社區)抽調精干人員開展城鎮群眾摸排工作,按照摸排出的困難群眾所遇問題分門別類建立臺賬,及時、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臨洮縣民政局副局長李淑芳介紹,縣民政局加強重點監測,及時把受疫情影響失業等臨時遇困人員納入救助范圍,緩解他們的困難。

鏡頭四:拓展就業空間 助力穩就業

4月24日,對于山東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太保莊街道宮家屯村的王淑賢來說,是人生重要的一天。當天,她入職了街道服務大廳民政窗口的公益性崗位,由曾經的民政政策受益者成為了基層民政工作者。

十多年前,由于家庭變故,王淑賢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民政部門將三口人納入低保救助,為這個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了一份保障。后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王淑賢上了大學。

吃水不忘挖井人,多做好事、回饋社會一直是王淑賢的心愿。在校期間,她積極參加青年志愿者、關愛老人等公益活動。

得益于今年山東省實施的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街道民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王淑賢聯系,為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招聘信息。

“每月工資收入2100元,還有保險,而且工作環境好,離家又近。”王淑賢很高興能有這樣的就業機會。

除了提供城鄉公益性崗位外,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近年來深入開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就業難題。結合走訪慰問活動,掌握了解服務對象基本信息和就業失業情況,對有就業意愿的,提供職業指導、崗位信息等服務。同時,通過數據系統篩選符合政策的困難群眾,予以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截至目前,35名群眾受益,補貼金額達40余萬元。

今年,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還舉辦為期3天的“保就業 保用工”網絡招聘會,為16名困難群眾解決就業問題。

區發展軟環境保障局(承擔民政所有職能)副局長馬國強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立足自身優勢,在困難人員就業幫扶、購買基層服務崗位拓展就業、挖掘社會組織吸納就業潛力、提供就業援助服務等方面,助力開發民政領域就業崗位,拓展就業空間,促進實現穩就業。”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