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為了逝有所安思有所依

時間:2022-04-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劉婷婷 通訊員 黃亞雯

近年來,浙江省永康市全面推行以骨灰堂(生態公墓)建設為主體的節地生態葬法,落實骨灰跟蹤管理制度,堅決遏制散埋亂葬等現象,走出了一條具有永康特色的節地生態殯葬之路。

自2014年起,永康市實施惠及全體城鄉居民的普惠型殯葬政策,免除遺體接運費、3天內遺體存放費、遺體火化費等基本服務費用,有效減輕了群眾治喪負擔。積極推進“身后一件事”聯辦改革,通過優化流程、數據共享、簡化程序,實現死亡證明、戶口注銷等8個事項聯動辦理,讓家屬寬心辦完“傷心事”。健全殯儀服務首問負責、責任追究等制度,采取投訴箱、電話回訪等多種途徑接受社會監督,杜絕行業不正之風。

永康市《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全面推行生態葬法的實施意見》出臺后,隨即成立了全市深化殯改全面推行生態葬法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民政、財政、國土資源等26個單位為成員,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該意見明確,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骨灰堂建設和實行生態安葬的個人進行補助。對骨灰堂建設按服務輻射區域的戶籍人口數予以25萬元保底、65萬元封頂的獎勵;對實行花葬、草坪葬、海葬及配合墳墓整治搬遷的個人分別給予900元到6000元不等的獎勵。同時,堅持節約土地、綠化環境、方便群眾、經濟適用的原則,以鎮、村作為建設主體單位,科學編制本轄區骨灰堂建設規劃,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非耕地,通過單建或多個村聯建的方式,因地制宜開展骨灰堂建設。

2021年11月,永康市啟動大福山陵園一期搬遷工作,50天內完成了970座墳墓搬遷任務。在選墓順序抽簽和集中選墓環節,永康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墓主親屬根據需要選擇千金山陵園、江南街道公墓等地進行安置,選墓全過程請墓主親屬代表和市公證處監督,選墓結果通過媒體公布。此外,引導墓主親屬通過電話預約、現場預約等方式,錯峰辦理墳墓搬遷相關工作。永康市還協調落實4輛骨灰運送車,每日隨時待命,提供免費往返接送,累計服務4000余人次。

永康市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堵疏結合,健全監管機制,持續推進生態殯葬。強力開展農村散埋亂葬生態治理工作,通過“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等專項整治活動,采取深埋、遷移等方式,全面清理“三沿五區”散埋亂葬墳墓。嚴格執行市、鎮、村三級骨灰跟蹤管理機制,并將其列入鎮級考核,壓實屬地責任,通過“一人一表一檔案”實現全域、全程、全鏈監管,從遺體接運開始便建立單人檔案,家屬憑村和鎮開具的《生態安葬申請表》方可領取骨灰并放入屬地骨灰堂或公墓。該市還借助數字化改革,開設手機端網上祭掃通道,引導群眾通過網絡祭掃寄托哀思,助推“綠色生態、低碳文明”的殯葬理念深入人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20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