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9月4日,在第七個“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三場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同時拉開帷幕?;顒又?,在江蘇、河南兩省舉行的區域公益鄉村振興專場和同步開展的“活水計劃”鄉村振興專場的總計數百個公益項目,通過騰訊公益平臺走進公眾視野、籌集愛心善款,共同為鄉村振興凝聚強大社會合力。
為有源頭活水來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文件,各地各部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持續發力,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在這一進程中,如何賦能縣域社會組織,使其在助力鄉村振興中貢獻社會力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在貴州省貴陽市以西120公里的織金縣,有一家名叫微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會組織。該組織于2021年發起“織金幸福晚年計劃”項目,旨在為該縣惠民街道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60歲以上的殘疾、留守老年人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和專業化陪伴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目前,我們已為200戶老年人家庭進行了居家適老化改造,還在社區設立了老年大學教學點,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蔽凵鐣ぷ鞣罩行呢撠熑藙⒈嬖V記者,中心成立于2020年2月,成立之初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穩定的項目、缺少資金來源。
“這是縣域社會組織普遍面臨的問題?!敝袊l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顏志濤告訴記者,去年他們針對縣域社會組織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顯示,超過70%的組織是志愿者團體,且沒有專職工作人員;19%的組織沒有收入來源,45%的組織年均籌款額在5萬元以下;70%的組織沒有穩定的項目。
為了幫助縣域社會組織提升能力,讓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更加有力、更可持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于2020年發起了“活水計劃”。作為幫扶對象之一,微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經費有了保障、服務能力得到了提升,還有了自己的品牌項目,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底氣越來越足。
“活水計劃”也在2020年和2021年參與了“99公益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貴州、四川、湖北等6省30個市、縣伙伴,以“家鄉脫貧搭把手”“聚力同心,共建美好家鄉”為主題,開展2次公益日聯合籌款行動,籌集善款5500萬元,動員180萬捐贈人次參與。
“今年,我們又推出了‘活水計劃’升級版——‘活水計劃賦能行動’,將幫扶對象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社會組織?!鳖佒緷嬖V記者,于9月4日至6日舉辦的“活水計劃”鄉村振興專場,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騰訊基金會)聯合發起,將共同助力80個鄉村振興重點縣和24個脫貧縣的基層社會組織,通過122個鄉村振興項目,搭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公益平臺。通過聚焦鞏固脫貧成果、發展鄉村產業、助力鄉村社會事業、參與鄉村治理四大領域,為縣域社會組織提供包括配捐、傳播資源、數字工具能力等多維度的支持,搭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公益平臺,有效鏈接社會慈善資源,為社會組織有力建功鄉村振興引入源頭“活水”。
專場活動助振興
今年初,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通知,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通知指出,參與鄉村振興,既是社會組織的重要責任,更是社會組織實干成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廣闊舞臺。
“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各方力量中,社會組織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在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方面。”顏志濤告訴記者,全國性社會組織在研發項目、鏈接資源方面有經驗,區域性社會組織在把握需求、提供服務方面有優勢,不同領域的社會組織在產業發展、人才培育、鄉村治理、特殊人群關愛等方面可以各展所長。
參與的社會組織超過600家、公益項目超過1000個,捐款人數超過270萬人,捐款總額超過6.6億元……4月至7月,在騰訊基金會的支持下,重慶、湖北、陜西三個鄉村振興區域專場活動在騰訊公益平臺成功舉辦。這些區域專場活動是繼“99公益日”之后,騰訊基金會在公益數字化領域的全新探索。
“發展互聯網公益,‘區域’其實具有獨特優勢。”在顏志濤看來,公益項目如果能聚焦一個區域,目標就會更明確,渠道就會更暢通,公眾參與的理由也會更充分。在此基礎上疊加互聯網的傳播力,就能有效提升公益項目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從而助推縣域社會組織實現跨越式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9月4日至6日舉行的江蘇、河南兩個區域專場活動以及“活水計劃”鄉村振興專場活動中,作為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方,騰訊基金會的目標是通過專場活動提升地方公益氛圍,助力互聯網公益生態建設,并探索把嘉年華式的公益活動升級為細水長流、可持續的公益共創,不斷凝聚助力鄉村振興的公益力量。
在資金支持方面,騰訊基金會向兩個區域專場活動分別提供5000萬元的活動配捐和激勵,向“活水計劃”專場活動提供2180萬元活動配捐?;顒悠陂g,每天上午10時起,用戶每次向公益項目捐贈不低于1元,該項目即可隨機獲得騰訊基金會基于該筆捐贈提供的基礎配捐;用戶如果邀請好友助力,項目還有機會獲得額外加成配捐。此外,騰訊基金會還將為公益項目提供企業公益激勵和廣告資源激勵等支持。
在技術支持方面,騰訊基金會將持續為公益項目所在地數字化公益生態建設、公益伙伴能力成長提供學習培訓、資源扶持、技術開源等各種助力措施,進一步搭建透明和信任的橋梁,吸引更多人參與公益。
廣闊舞臺顯身手
鄉村振興前景光明、舞臺廣闊。騰訊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支持著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并將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助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2009年,騰訊基金會發起“筑夢新鄉村”公益項目,并于2015年升級為“騰訊為村”平臺,在助力農村基層黨建、產業振興、基層治理及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平臺目前已覆蓋1.6萬個村,認證村民超過254萬人,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數字化服務平臺。
2021年,騰訊將“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納入公司核心戰略,并將鄉村振興作為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戰略實施的重要領域。隨后,騰訊緊跟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步伐,發揮技術創新與數字連接能力,推出“耕耘者計劃”和“鄉村CEO計劃”,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培育數字化人才;通過“安心平臺”“豐收好物計劃”探索數字化助農新路徑。
作為江蘇、河南以及“活水計劃”專場活動的主辦方,江蘇省慈善總會、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也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將關注點由脫貧攻堅中的“從無到有”轉向鄉村振興中的“從有到好”,開展“善品公社”項目,通過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規模和效率,受益農戶43753戶;開展“百美村莊”項目,努力將村莊打造成產業強、生態美、文化興、機制活、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綜合示范村。
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科學設計、精準立項,發起“河南慈善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實施了困境兒童關愛、困境人員幫扶、五社聯動等助力鄉村發展的慈善項目,累計幫扶困難群眾150多萬人次;開展“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建立村社互助基金,發掘公益慈善需求,發起眾籌項目,累計發布項目268個,總籌款金額超過2400萬元。
江蘇省慈善總會充分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服務功能,做到項目實施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創新驅動。發起“慈善安居”項目,幫助蘇北地區符合條件的1484戶低收入家庭改造危舊住房、改善生活條件;發起“光伏發電”項目,為5000戶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家庭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戶均增收3000余元;發起“幸福家園”項目,依托網絡平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數字公益路更寬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公益慈善活動搭上了數字化的快車。利用大數據精準匹配受眾,通過直觀的音視頻激發公眾參與意愿。在指尖的滑動與點擊之間,一顆顆愛心跨越千山萬水,一筆筆捐贈奔赴天南海北,數字之力與公益之心碰撞、融合,匯聚成更加磅礴的慈善能量。
“進入信息化時代,數字公益是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的創新之路,也是我們的戰略選擇?!焙幽鲜〈壬坡摵峡倳睍L董潁生介紹,近些年,省慈善聯合總會在借助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主要進行了慈善項目推介、廣泛宣傳動員、信息公開透明三個方面的探索。
“以數字公益為主要依托的‘互聯網+慈善’,已成為新形勢下慈善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倍瓭}生說,在大數據的加持推動下,公益慈善的傳統運作模式面臨變革,慈善行為的時空壁壘得以破除,公益慈善的傳統路徑被重塑,新的慈善生態逐步形成,人人公益正在成為現實。
“互聯網+公益”不僅加快了募集善款的效率,更提升了慈善公信力。江蘇省慈善總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慈善會系統網絡募捐總額達到3.4億元,是2020年的2.75倍。尤其在“99公益日”活動期間,省慈善總會聯合450家慈善公益機構,籌集善款達2.24億元,參與人次達293.23萬人次。
“數字化轉型是慈善組織發展大勢所趨,必將對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江蘇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謝玉和表示,省慈善總會與騰訊基金會有著相同的公益理念,希望以此次專場活動為契機,加強對數字化工具的運用,進一步推進慈善組織管理的專業化、項目實施的規范化、組織運營的透明化,從而增強慈善組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貢獻慈善力量。
“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為公益事業注入更多想象力,數字科技的正確應用,能夠從效率和質量上提升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水平。”騰訊基金會秘書長葛燄表示,近些年,騰訊基金會在探索互聯網公益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升級,不斷更新和豐富科技助力公益事業的渠道和形式。接下來,騰訊基金會將繼續做好技術與公益機構、社會需求的鏈接工作,讓技術成為推動可持續性社會價值輸出的原動力,讓公益成果能夠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