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美紅:
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時間:2022-10-1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她一頭干練的短發,說話輕聲細語,臉上總是掛著微笑。在高齡老人眼里,她是勝似親人的“好閨女”;在社區居民眼里,她是熱心快腸的“李大姐”;在社區工作者的眼里,她是雷厲風行的領頭人。扎根社區16年來,她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憑借對社區工作的滿腔熱忱,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把這份平凡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她,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美紅。

老舊小區的新生活

今年國慶,八角中里社區內喜氣洋洋。大紅燈籠高高掛、五星紅旗迎風飄。社區還組織居民開展“我是粉刷匠”活動,由居民動手對樓門公共空間進行彩繪,大家發揮想象、各展所長,把公共的“家”裝扮得更有人情味。

八角中里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產權單位多、物業單位多、老年人口多。轄區里33棟居民樓分別由28個產權單位管理。“社區環境雜亂、基礎設施陳舊,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不高,居委會工作人員甚至連居民的家門都敲不開……”這些是李美紅剛到社區時最大的感受。一個個社區治理瓶頸如何突破?這一直是她思考的問題。

2012年,八角中里社區開始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外墻保溫、路面整修、清理違建……為了保證改造工作順利推進,李美紅帶領社區工作者積極搭建平臺、溝通協調。借助這個機會,后來,她牽頭建立了社區微信群,積極推行“走動式”工作法,帶領社區工作者主動到居民身邊傾聽意見、了解需求。很快,33棟樓中有29棟樓順利完成了改造。

剩下的4棟樓,因產權單位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一直未能順利開工。怎么辦?為此,李美紅多方奔走,多次到產權單位和物業公司做協調工作,終于在2021年入冬前將10號樓和12號樓的外墻保溫、樓道粉刷等改造工作落實了。80歲的趙奶奶拉著她的手說:“美紅啊,今年冬天終于不冷了!”趙奶奶的眼睛濕潤了,李美紅的眼睛也濕潤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老舊小區的居民也過上了現代化的新生活。如今,咱們這個‘大家庭’的環境美化了、凝聚力提升了,我們和居民的距離也更近了,社區相比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把居民的小事當作大事辦

今年73歲的徐阿姨,住在八角中里社區2號樓,她給記者講述了自己和李美紅之間的兩件小事。

第一件事發生在2012年9月。徐阿姨的老伴突發重病,急需去醫院治療。沒想到急救車來到現場后,需要找人幫助抬擔架。那一年,徐阿姨63歲,鄰里街坊也大都是老年人,這可讓她犯了難。當時,李美紅正帶領社區工作者在樓道里鏟小廣告。看到急救車后,大家循聲來到徐阿姨家,一邊安慰老人,一邊合力把她的老伴從3樓抬了下去。之后,李美紅又讓社工小孫陪同一起去醫院,掛號、繳費、取化驗單……一直忙活到晚上8點。

第二件事發生在2014年8月。得知徐阿姨因病住院的消息后,李美紅頂著三伏天的大太陽急匆匆地跑到醫院。因事發突然,她并不知道徐阿姨住在哪一層,于是便一層一層走、一間一間找,直到6樓才找到徐阿姨。見到滿頭大汗的李美紅,徐阿姨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眼淚一直在眼圈里打轉:“美紅一直詢問我需要哪些幫助,但我的心里只有感動。社區有這樣的好書記,我哪兒都不去,晚年就在這里住定了。”

10年前,在幫助徐阿姨的老伴抬擔架那件事之后不久,李美紅牽頭成立了由物業人員、安保人員等組成的“應急擔架隊”,多年來已幫居民解決類似難題70多次;

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時,李美紅帶領社區工作者一步一步用腳步衡量最佳置桶位置,順利將社區內44個垃圾桶撤并成12個;

社區各物業管理分散,李美紅探索建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模式,社區和物業之間越來越融洽,物業在居民中的口碑也越來越好……

李美紅感慨道:“房頂漏水、家里停電、下水堵塞、暖氣不熱、噪音擾民、鄰里糾紛……這些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其實都是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把這些小事處理好了,才能做好為民服務這件大事。”

為了更好地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李美紅整合社區黨支部、物管會、物業企業、黨建協調委員會、老街坊志愿者等群體,打造“老街坊議事廳”,以居民議事小杠桿撬動社區治理大格局。前不久,社區組織15號樓2單元居民召開議事會,商議“上水管主管線更換”問題。沒想到,不到30分鐘就達成共識,制訂了解決方案。“居民支持社區工作,我們更應把社區服務做得更好。”李美紅笑著說。

疫情防控一線的堅守

李美紅的防控日記,記錄了那些難忘的日日夜夜——

“1月24日,農歷除夕,我們第一時間投入抗疫工作。”

“大年初一,社區的黨員、志愿者不怕疫情,一起奮戰,在社區進出口做防疫宣傳!感動、感謝!”

“大年初二,按照習俗是回娘家的日子,今天沒有看望年邁的老媽,心里有些酸酸的,但我和同事奮戰在防疫一線,心里踏實。”

…………

日記里記載的這些情況,是八角中里社區這幾年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社區書記,我是大家的主心骨,我必須作出表率、靠前指揮。2020年大年三十參加完街道召開的疫情防控會后,我當即決定要住在社區、堅守陣地,守護好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李美紅回憶道。讓她感動的是,當天晚上7點左右,16名社工齊刷刷地都帶著鋪蓋回到社區,這一住就是67天。

那段日子,大家夜以繼日地工作,用一天半就將2444戶、6500余人的情況全部細致摸排了一遍,創建了準確的住戶掛圖,做到疫情防控心中有數。隨著工作進一步開展,李美紅還牽頭成立了老街坊志愿服務隊、老街坊健康護衛隊、大學生黨員先鋒服務隊、六人關愛小組、七人治理小分隊等,針對不同人群開展服務。

在社區聯防聯控中,八角中里社區率先引入智能化手段,安裝智能測溫雙系統門禁,不僅縮短了居民進出小區大門的時間,還解決了值守力量不足的問題。今年,社區又對原有的智慧門禁系統進行升級,不光可以實現刷臉測溫,還能同時查驗核酸檢測有效期、健康碼、疫苗接種等情況。

作為全國社區工作者代表,李美紅曾經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八角中里社區的防疫工作經驗。

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李美紅深知這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更是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她說:“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我要把人民的心聲帶到黨的二十大會場,再把黨和政府的最新部署帶回來,做黨和政府與居民的‘連心橋’‘暖心橋’。”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