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紅花為媒 聚力筑夢——騰訊“一花一夢想”互聯網可持續公益述評

時間:2022-09-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劉鵬程

9月5日,第七個“中華慈善日”如約而至。今年聚焦“攜手做慈善,傳播真善美”主題。

日前,民政部辦公廳下發通知,部署動員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慈善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守望相助、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倡導“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厚植慈善文化根基。

作為知名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騰訊公益聚合了中國1萬余家公益慈善組織,其創設的“99公益日”以及催生的互聯網公益模式,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做公益的方式。

高位運行態勢之下,“99公益日”步入第八年。騰訊創新推出“一花一夢想”互聯網可持續公益模式,倡導公眾“用小紅花,一塊做好事”,讓一個個真切而生動的公益夢想變為現實,有望再次樹立行業風向標。

聚紅花共筑夢

“99公益日”萬眾矚目。自9月1日起,2500家慈善組織、1萬個公益項目陸續與公眾見面。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提供3億元配捐資金,并設立1億元特別激勵資金,扶持更多成長型和創新型公益項目,和大家“一塊做好事”。如不出意外,互聯網公益的“嘉年華”盛況將再次上演。

“小紅花”于2018年創設,初衷在于記錄用戶的公益行為,“讓每一份微小善行都能被看見和激勵”,現在又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公益內涵。“一花一夢想”首次推出全民共創公益交互機制,放大了需求端的聲音。北京大學教授金錦萍認為:“它順公眾而為,激發了公眾內心本來就有的那些良善,帶有一定的社會創新。”

夢想如何確定?今年“99公益日”,廣大網友可以用小紅花“票選”公益主張,助力公益夢想。6月底以來,騰訊共收到超過8000個夢想計劃。最終,平臺選出了諸如“支持300名聽障兒童的音樂康復課”“為孩子培養1000名守護生命的急救員”“為1萬名鄉村老人提供聽力篩查”“為1萬名鄉村兒童開展航天科普教育”等16個公益夢想,在“99公益日”期間推出。

誰來筑夢?升級后的“小紅花”,不僅僅是一份公益賬戶記錄,更是不斷助力愛心流轉和接力的介質,讓公益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融入到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場景中去。公眾通過公益行為積累小紅花“愛心賬戶”,繼而把小紅花捐給指定的公益夢想(議題)。這是一種全新玩法,更是一種共創的公益交互機制——每一名愛心網友都可以成為“夢想合伙人”,用自己收集的小紅花,倡導自己關心的社會議題并助力它落地成為公益項目,更可以發起“一起捐”,匯聚更多人一起參與筑夢。

資源如何匯集?共創共建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今年推出的16個夢想,騰訊公司各業務均不同程度地參與和共創。小紅花成為介質,也成為一個開放體系,騰訊各業務都能在自己的場景里,吸引用戶做公益,而所有公益動作都可以在業務自身的場景中實現。

公益如何反饋?“99公益日”之后,捐花數達到最低執行額度的公益夢想將變身公益項目,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以創新資助的方式使其落地,并定期向公眾反饋執行進度。當用戶在9月捐了一朵花,預計在11月底12月初會收到第一份反饋,項目的進展將盡可能具象化的、用戶可感知的方式階段性地反饋。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讓公眾感受到,即便捐一朵花也可以讓離自己很遠的人變得更好,從而有了做公益的持久動力。

公益迭代加速

2007年,中國首個由互聯網企業發起成立的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2015年,中國首個互聯網公益日——“99公益日”誕生;2021年,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成立,“99公益日”推出“共同富裕”主題配捐日……

這是騰訊公益15年發展的濃縮路徑,可以說,它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公益的勃興道路。“以‘99公益日’為代表的互聯網公益模式,將中國公益迭代到了3.0版本。”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教授張楠表示。而以“一花一夢想”為代表的新公益方式,正推動迭代不斷加速。

這蘊含著騰訊公益理念的巨大轉變。過去,騰訊公益用得最多的理念表達是“人人可公益”。SSV的成立,讓“以公益用戶為中心”的公益理念變為更可持續的目標。一年多來,騰訊公益更多地思考,如何培育長期的、理性的公益用戶,以及如何發揮騰訊的科技能力,提升公益組織的執行能力,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

這折射出騰訊公益價值追求的轉變。以互聯網平臺籌款,匯聚社會各界愛心暖意,讓公益蛋糕越做越大,固然是公益慈善的重要使命,但是,騰訊公益意識到:募款額重要,健康的募捐更重要。

這催生了騰訊公益運維模式的革新。今年的“99公益日”,把公益“共創”理念滲透到活動各個環節,希望能設計更多場景和機會,聯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公益,吸引普通用戶走進公益,成為公益生態的一員。依靠“小紅花”體系,騰訊公益打開了格局,讓騰訊各業務都能在自己的場景里吸引用戶做公益;小紅花作為一種榮譽體系,也已串聯起各種社會業務,例如用乘車碼綠色出行可以得到小紅花、在酒店不每日更換床單綠色商旅也可以得到小紅花……這種公益的拓展和共創,正在構筑起公益慈善信譽體系。

“小紅花”體系打造出一個美好的意象:公益參與者凝聚自己的善意,每做成一件好事,“小紅花”就會自動生長,日積月累,“小紅花”逐漸茁壯與繁茂,公益的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

數字公益治理

近年來,數字公益慈善作為新生事物,越來越彰顯出其頑強的生命力和號召力。與此同時,國家高度重視匯聚數字公益合力,將數字公益慈善列為網絡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持續推動數字公益慈善事業邁出新步伐。

“一花一夢想”是騰訊公益一次校準“航向”的試水。在“以公益用戶為中心”的數字公益治理理念之下,還有許多改變正在潛移默化發生。

去年,騰訊公司實施第四次戰略升級,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底座。不久前,SSV明確了自己的定位——科技助力社會共益的探索者。過去一年多,培養鄉村振興治理人才、搭建應急響應系統、研發解決老年人看護難題的“隱形護理員”……最終他們發現,這些議題深深嵌入在社會實體之中,要真正做出實效,最切實的方法還是用科技與創新的能力,與社會共創。這個思路也是“一花一夢想”背后的邏輯。

在公益事業的發展中,速度和效率需要平衡,騰訊公益追求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既有“剎車”,又有“換擋提速”,不片面追求公益籌資的規模和速度。社會領域議題的探索,更加強調保持“定力”,付出更多耐心與務實精神,摸著石頭過河,從試點跑通,然后找到一些模式,再在更大范圍推廣與提升。

而在數字公益的發展上,則延伸至生態治理的層面。“一花一夢想”看似一個玩法規則的改進,實則突出了騰訊社會企業發展的愿景:共創、共建、共享,更加聚焦以用戶價值、科技創新及社會責任為中心的本源,更加堅守科技向善的愿景,助力互聯網公益生態更加多元、健康、可持續。這正如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所言:“去做這些難而正確的事,以長期主義的決心推動社會共創,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

紅花聚力,共筑夢想。我們看到,騰訊正在將公益慈善作為創造社會價值的重要方面,融入企業發展戰略、業務發展、日常運營的全過程。更難能可貴的是,騰訊公益發揮自身優勢,突出行業特點,充分調動和匯集各方面資源,加強公益慈善模式創新和產品設計,著力打造“99公益日”“一花一夢想”等一批有創意、有特色、有影響的數字公益品牌,讓互聯網發展的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社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