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從“端菜服務”到“點菜服務”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精準定位需求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2-04-0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涂兆宇

“青海的小朋友們,作為少先隊員,我把生日禮物換成了200本書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油!”

這是志愿者李聞的兒子寫下的祝福。當他得知媽媽要作為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山中雛菊 筑夢同行”關愛兒童口腔健康公益項目的志愿者前往青海省囊謙縣時,特意委托媽媽把他的祝福和禮物帶給當地的小朋友。

或許他現在還不能完全懂得這個行為的意義,但在媽媽的影響下,一顆奉獻社會的種子已悄然種下。

為孩子提供免費口腔健康服務

據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調查發現,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兒童乳牙的患齲率較高,治療比例較低,農村5歲孩子有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習慣的比例也不高。農村地區口腔醫療機構不足城市的30%,山區口腔健康服務能力更為薄弱。

為提升貧困地區兒童口腔健康意識和行為能力,解決兒童口腔健康問題,基金會于2019年發起“山中雛菊 筑夢同行”關愛兒童口腔健康公益項目,在青海、甘肅、山西、云南、四川等地為孩子提供免費口腔健康服務。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葛立宏介紹:“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整合了口腔專業人員、口腔治療機構、愛心企業、公眾等多方力量,為當地開展專業口腔服務。一方面彌補了農村地區口腔服務力量不足的短板,擴大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范圍和受益人群;另一方面,通過‘手把手’帶教方式,有效提升了當地口腔健康服務能力水平。”

幾年來,項目通過健康教育、行為干預和預防措施,提升了農村地區兒童口腔健康水平,促進兒童形成科學有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口腔衛生習慣,有效降低兒童口腔疾病患病風險。

四招推動項目服務轉型升級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鄉村振興成為今后“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金會項目接下來該怎么做?服務如何轉型升級?

面對這些問題,基金會及時調研,將項目重點地區調整為山區和農村,精準對接鄉村振興服務需求,從供方單一的“端菜服務”轉型到供需雙方合作的“點菜服務”。

葛立宏告訴記者,他們在轉型升級中有四個妙招。

一是搭平臺,整合多方資源。一方面,基金會借助口腔展會發出公益倡議,引起了專業領域的強烈反響,僅在北京國際口腔展期間就收到360筆個人捐款;另一方面,發揮“互聯網+公益”優勢,向社會大眾發起募捐,呼吁更多人關注農村地區孩子的口腔健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是強服務,明確工作重點。根據全國口腔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和當地口腔衛生服務能力,組織口腔專家、地方代表開展調研討論,確定干預策略和重點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服務能力相對較好的地區,成立聯合工作隊,以口腔健康檢查和預防措施為工作重點。在能力相對匱乏的地區,組織專業志愿者,以健康教育、疾病篩查和干預治療為重點,提升當地兒童口腔健康水平。

三是重賦能,培養健康行為。通過愛牙課堂、示范刷牙等方式,培養孩子養成健康文明的口腔衛生習慣。組織專家對當地的口腔專業人員開展技術培訓,以“手把手”教技術、學管理的方式,著力提升當地的口腔健康服務水平。2020年,囊謙縣第二完全小學的孩子刷牙比例僅為12%,通過項目實施,2021年孩子刷牙比例顯著提升。

四是建機制,形成良性循環。基金會通過強化宣傳倡導、申請政府支持、反饋項目成果、發揮示范效應等方式,建立多元參與、相互促進、多方共贏的長效機制。針對孤殘兒童的口腔疾病綜合防治活動,先后4次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范項目立項,帶動了更多的企業、機構參與到項目中來。

2021年,基金會組織300余名志愿者在云南省祥云縣、青海省囊謙縣、四川省康定市、山西省永和縣等地開展項目,志愿者克服高原反應和設備不足等困難,累計開展口腔檢查、健康教育和局部用氟1.4萬人,窩溝封閉4513顆牙齒,齲齒充填治療3418顆牙齒,贈送口腔保健用品1.4萬套。

基于項目的實施,基金會作為首批社會組織分別參加了第三次全國民政系統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推進會議和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推進會議,各捐贈100萬元。

“接下來,項目計劃在甘肅、湖南、青海、廣西等省份的山區開展以‘一堂愛牙健康課’‘一次口腔健康檢查’‘一層牙齒健康保護衣’‘一次口腔專業培訓’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活動。編寫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材料,開展學校兒童口腔健康檢查等預防齲齒適宜技術,擴大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范圍和受益人群。針對山區口腔衛生薄弱的情況,開展技術培訓,提升當地口腔健康服務能力水平。”葛立宏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7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