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景瑩 通訊員 張從芳
一個專業穩定的團隊,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薪酬則能最大限度地激發成員干事創業的熱情。在云南省建水縣,就有這樣一支由三家福彩銷售站組建的團隊——統一運營、統一管理、按比例分成,員工們除了能領到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獎勵金,還享有意外保險和各種福利津貼。
“發揮每個人的最大價值,站點才能經營得更好。”團隊主要負責人楊曉萍從事售彩近20年,從最初一人孤身奮戰,到如今成為團隊主要負責人,面對掛滿整面墻的獎狀牌匾,她感慨道: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為公益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處在一條街道上的三個福彩站是如何由競爭對手轉變為合作伙伴,又是如何由獨立經營轉變為統一管理的?
楊曉萍道出了緣由。她和其他兩個銷售網點業主經常一起參加福彩中心組織的培訓,彼此非常熟悉。六年前,其他兩名業主看出了楊曉萍在銷售管理上的能力,便提議由她來統一管理三家彩站。
一拍即合,楊曉萍隨即組建起12人的工作團隊,每個站點4人。其中1人為店長,負責日常工作安排、突發事件處理以及員工業務培訓;1人為后勤人員,負責店面保潔工作和接待顧客等雜事;其余兩人為打票員,專門負責打票、兌獎。
63歲的李姐是其中一名后勤人員,也是一名家庭困難、有自理能力的殘疾人,年輕時做過一些小本生意,年紀大了加上身體殘疾,找工作遇到許多困難。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姐走進楊曉萍的站點。交談中,李姐表示希望在這謀一份工作,發揮余熱,為社會作點貢獻。楊曉萍被這位身殘志堅的大姐深深打動,當即決定聘用她。對此楊曉萍表示:“為殘疾人士提供一份工作,既解決了他們的就業難題,同時也彰顯了福彩的公益宗旨。”
“老板和員工就像一家人!”在站點工作的三年間,除了能得到一份穩定收入,李姐時刻被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包圍著。“生日的時候會發放慰問品,生病住院的時候有津貼補助,每周五還有團建活動。”她激動地說,“我是一名殘疾人,國家給予殘疾人群體很多政策支持和福利待遇,福彩站也沒嫌棄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通過雙手回報社會,更沒想到還能為公益事業作貢獻!”
除了為殘疾人提供工作機會,在做大做強站點的同時,三家站點時刻不忘福彩公益理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連續五年慰問環衛工人,為其發放生活用品等。
提供更好的購彩體驗
維系好購彩者,是保證站點銷量的重要一環。楊曉萍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除了組織員工參加省福彩中心的統一培訓,團隊還會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以便讓員工更好地掌握彩票知識和各種玩法,提高溝通能力。
打造溫馨舒適的購彩環境也是楊曉萍看重的。她自己經營的站點面積達100平方米,店內寬敞明亮、整潔有序,打票區、刮票區滿足了不同需求的顧客,人們購彩之余還可以在娛樂區喝茶、聊天、下棋,報紙閱覽、手機充電等免費服務則讓站點成了一個小型便民服務點,贏得附近居民良好口碑的同時,吸引了更多人來此買彩票。
自主營銷活動+跨行業合作是三家站點吸引顧客的另一撒手锏。楊曉萍偶然發現,附近健身房的顧客常來店里購彩,她靈機一動:是否能實現健身房和福彩站的顧客共享?
經過一番商討,三家站點與當地某健身中心達成合作。健身中心顧客可憑會員卡來福彩站免費領取指定額度彩票或一份禮品,福彩站的顧客則可在購彩后領取一張免費的健身中心試用卡。
“這一做法效果很好,不僅更大力度回饋了顧客,還宣傳了福利彩票。目前我們又與附近的洗鞋店談好了合作模式,正在與其開展合作。”楊曉萍說。
不做竭澤而漁的買賣
在楊曉萍的統一管理下,其他兩家站點扭轉了原本銷量落后的局面。憑借好口碑和知名度,三家站點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楊曉萍的站點銷量更是從最初日均幾百元攀升到月均30萬元,并多次獲評優秀站點、百強站點。
不做竭澤而漁的買賣是三家站點組建團隊之初便達成的共識。即使這兩年在疫情和部分游戲退市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站點銷量有所下滑,團隊也始終堅持倡導理性購彩。
遇到大額購彩的顧客,他們會積極勸導,并在員工統一穿著的制服上印上“致購彩者:彩票是娛樂、更是公益,請理性購彩、量力而行”的宣傳語,時刻提醒顧客。此外,店內隨處可見溫馨標語,有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彩及兌獎的、有理性購彩的、有提示核對打票信息的……
楊曉萍和員工們一致認為,只有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才能實現多人少買、寓募于樂的購彩理念,福彩事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福彩站的經營環境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