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金秋時節是收獲的季節,景致怡人。經過近兩年的運行,浙江省德清縣人們常說的“奇妙之圖”也結出了累累“碩果”。
這張“奇妙之圖”有個通俗易懂的名字——“數字鄉村一張圖”,打通農業農村、民政、交通運輸等58個部門13億條數據,推進鄉村治理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推動美麗鄉村和活力數字深度交融,為鄉村治理提供系統的數據支撐。
“一圖感知”村里的大事小情
莫干山鎮五四村坐落于山巒疊翠的莫干山腳下,是德清縣名副其實的“明星村”。在德清縣民政局副局長呂正洪給記者發的照片里,五四村被一汪碧水環繞,一座座小洋樓掩映在濃濃綠樹中,好一派愜意的田園風光。
與田園風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五四村村委會里卻極有科技感:整整一面墻被電子顯示屏占據。村里的大事小情,在顯示屏中的數字三維地圖上都能“看得見”。
據五四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孫國文介紹,通過鄉村數字化治理平臺,“一圖感知五四”不再是難事。哪盞路燈不亮了、哪塊路面有垃圾沒清理……一件件與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都能及時發現、處理。
在五四村黨總支副書記阮建強看來,可視化的“數字鄉村一張圖”為基層治理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不要小瞧它,功勞大得很。”阮建強說。
阮建強告訴記者,五四村是該縣第一個垃圾分類試點村,通過積分獎勵政策鼓勵村民參與,村民的積極性雖然挺高,但面臨不會分類、回收統計難等多重困難。
破解難題,“數字鄉村一張圖”來助力。五四村在垃圾運輸車上安裝了攝像頭、電子秤,自動掃描村民門前垃圾桶上的二維碼,并拍照留存。“通過數字系統,每家每戶垃圾分類情況及時記錄并轉換為相應的積分,在‘數字鄉村一張圖’上可直觀展示。”阮建強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打開“數字鄉村一張圖”,各村的民居上面顯示密密麻麻一片“綠碼”。
呂正洪告訴記者,該縣創新實施“數字鄉村一張圖”+健康碼,以戶為單位標注健康碼顏色,圖碼結合推進網格化精密治理。一旦有村民“健康碼”變為紅色,系統立刻自動報警,通過精準定位進行有效管控。
據德清縣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鄉村規劃、鄉村經營、鄉村環境、鄉村服務和鄉村治理五大板塊20個重點應用,運用無人機督查、遙感影像、智能感知等數字技術,以“一圖感知”的方式呈現鄉村生產、生活、生態變化趨勢,通過可視化呈現分析,及時對疫情防控、環境問題點位、衛生狀況變化、村民習慣等全面監測、實時反饋、實時處置。
打造全領域數據閉環治理體系
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相關司局日前聯合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推進數字鄉村工作,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數字紅利”。德清縣“數字鄉村一張圖”作為相關案例入選其中。
在禹越鎮高橋村,“數字鄉村一張圖”成為村“兩委”推進基層治理的“智能小助手”。依托這張圖,多個部門的數據都能看得見。以社會救助為例,輕輕一點,就能查閱本村相關信息。高橋村民政員陳云娣打開了“數字鄉村一張圖”,在人物欄目下點開了低保戶沈建松的信息,個人詳細信息、家庭成員信息、申請低保原因和流程都可以直觀顯示。
沈建松今年47歲,身體狀況不佳,不能干重體力活,靠打零工贍養母親、撫養雙胞胎女兒。陳云娣告訴記者,沈建松2015年月收入僅有1200元,家里開支又大,生活十分窘迫。村里幫助其申請了低保,女兒上學還可以減免相關費用。
“沈建松的兩個女兒今年畢業工作,家庭壓力減輕了很多。”陳云娣告訴記者,待其收入穩定后,家里就能過上好日子。
“沒想到我反映的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民意直通車’很管用,謝謝你們。”在回訪電話中,舞陽街道的李先生如是說。
原來,李先生家附近的一家茶館每天半夜關門前收拾桌椅,聲音較大,影響大家夜間休息。李先生通過“民意直通車”反映問題后,派出所民警、社區干部立即到茶館了解情況,進行協商。茶館負責人當即表示,打掃時在桌椅下面綁上布條,并盡量避免半夜打掃,困擾大家多日的噪音問題圓滿解決。
德清縣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力平告訴記者,李先生所說的“民意直通車”是德清縣“治理直通車”三服務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通過該機制,將各類訴求匯聚提交至基層治理平臺統一分發、分類處置、實時呈現。”楊力平說,整合各鄉鎮(街道)、相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企業等多方力量,分層分級、統籌調度、協同解決鄉村治理各領域事務,打通村民端、基層治理端、后臺決策端通道,形成全領域的數據閉環治理體系。
自上線以來,全流程數字化平臺處理村民反饋信息近6萬余件,累計上報并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等各類重點難點問題200余個,群眾滿意率達96%。
“幸福積分”激發村民參與活力
近日,在新市鎮宋市村,“黨建引領·共治共富”幸福指數考評體系正式發布。
在宋市村里,61歲的助老送餐員沈小麗每天都要把飯菜送到92歲的張林康家中。送餐4年多來,沈小麗對老人的愛好記得很清楚:米飯要蒸得軟糯,菜要有葷有素。
宋市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興旺告訴記者,村里88周歲以上的老人,只要家庭“幸福積分”超過400分,就能免費享受這一送餐服務。其他老人、低保對象,則可用相對低廉的價格享受。
以前,張興旺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數字鄉村一張圖”的作用。在與村“兩委”干部、村民交流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干脆讓“數字鄉村一張圖”與幸福掛鉤。就這樣,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中,以幸福指數為核心的“幸福云”出臺并運行。
“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美麗庭院、村規民約的執行效果,每一項都有相應的分值。”張興旺說,通過綜合考評,形成幸福指數。通過每月打分、每季亮曬、每年結算、定期開展考評認定會等形式,全年達到一定分數以上的家庭,可享受村內相應福利。例如,只要家庭積分超過400分,不僅能享受到免費“幸福宴”,還能免費參加省內兩日游。
宋市村老黨員、退休教師朱桂毛說,通過幸福積分,大家可以清楚了解自家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如果想用幸福積分兌換獎品,在短板上發力即可。
張興旺舉例說,以前有些村民對垃圾分類不積極,各種垃圾混著投放到垃圾桶里。但“幸福云”機制推出后,大家自覺把各種垃圾分好類,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通過“幸福積分”,激發了村民參與村莊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讓張興旺和村“兩委”干部高興的是,村民的干勁有了,村莊發展的動力足了,旅游產業見成效,分到每個村民身上的分紅也更多了。在“幸福云”的激勵下,形成了發力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如今,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大背景下,德清縣正以打造“無差別城鄉”共同富裕示范區先行樣板地建設為目標,在富民增收、全域美麗、品質生活、資源融通、數字轉型、精神富有六個方面深度發力,發揮數字化改革撬動作用,加快推廣“數字鄉村一張圖”,著力推進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