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張燈結彩慶新春,紅紅火火過大年。農歷壬寅虎年春節期間,基層民政人的匆忙腳步與民政服務對象的笑聲交織一處,他們的堅守奉獻與民政服務對象的幸福連在了一起。
深入基層為志愿者點贊加油
2月1日,正月初一,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局長徐愛華一大早就來到定海區檢查工作,不住地為留守在民政服務機構和社工機構崗位的工作人員、志愿者送去新春祝福,并予以點贊鼓勁。
“請戴好口罩。”“可以提前準備健康碼,掃場所碼,以避免人員集聚。”“請保持1米間距。”當日正值春節期間祭祖活動高峰,在全市最大的公墓——定海區清陵公墓,20多位志愿者正在各個點位維持秩序,溫馨提示前來祭掃的群眾。
“感謝大家的辛勤付出,祝福大家新春快樂。”“今年來祭掃的群眾數量怎么樣?”“防控措施要到位,不能松懈馬虎。”徐愛華一邊詢問著相關情況,一邊為這些志愿者送上新春祝福,并叮囑一定要嚴格落實防疫舉措。
盡管沒有聽到祭祀活動的鞭炮聲,但徐愛華仍然對工作人員強調要注意檢查可能引起山林火災的明火、煙頭等隱患。
作為舟山市的特色品牌,“東海漁嫂”是全市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來到定海區城東街道東海漁嫂工作站,徐愛華熱情地向社工、志愿者們表達新年問候:“你們辛苦了一年,正月初一還在做公益活動,感謝你們的付出,祝愿在新的一年越來越好,為更多群眾送去溫暖和服務。”
在新裝修的定海區“美之聲演唱團大本營”,徐愛華與志愿者們熱情交流。這支志愿者團隊經常到社區、文化禮堂、敬老院等開展公益演出,還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禮讓斑馬線、環境整治等公益活動。徐愛華為美之聲演唱團志愿者們點贊,希望他們把共同富裕和志愿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基層群眾走好共富路。
“舟山市正致力于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全市每一個民政工作者都在迎著春光踔厲奮發,走好共同富裕這條新趕考路。”徐愛華說。
陪孩子們過的第22個春節
在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新年的喜慶和歡樂洋溢在每一個角落,副院長楊守偉正在和孩子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打掃衛生、掛紅燈籠,貼窗花、貼對聯……把福利院裝扮得年味兒十足。
“小麗穿紅色很顯臉色”“君君喜歡粉色的”“小亮穿紙尿褲,褲子要寬松點”“大海躺著的時間多,要薄一點兒的衣服才行”“小東的鞋子,右腳不要系鞋帶,左腳鞋口也要松點兒”……
說起每個孩子的喜好,楊守偉如數家珍。早在幾個月前,她就為每一個孩子挑新衣、新鞋,不僅要讓他們穿得漂亮,還要符合他們的特殊要求。
穿上新衣服的孩子們,簇擁在楊守偉的身前,爭先恐后地訴說自己所看到的新鮮事,有語言障礙的孩子們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但是通過他們的眼神、動作、表情,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
“能被孩子們需要,我覺得很幸福。”楊守偉說。
這個春節是楊守偉陪孩子們過的第22個春節。從走上兒童護理員崗位起,每年正月初一,她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度過。22年來,有1000多名孤棄兒童撲進她的懷里,趴在她的肩上喊過她“媽媽”;400多個孩子和她手牽手,在她的關愛下,學會說話、吃飯、走路,乃至治好病、找到養父母、有了自己的家。
與福利中心55位老人共度除夕
1月31日,農歷除夕,在萬家團圓的日子,甘肅省渭源縣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忠來到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與這里的50多位老人共度除夕夜,同吃團年飯。
“今天來給大家拜年,看到大家很健康、很快樂,我感到很欣慰,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讓老人們滿意,讓老人們幸福。”李文忠一一詢問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叮囑老人們要加強鍛煉,保重身體。
卯桂錄老人開心地說:“李局長能和我們一起過年,還帶來了水果、糖果等好吃的,我們很高興。”
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了。李文忠端著飲料與老人們一一碰杯,衷心祝福每位老人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在濃厚的新春佳節氛圍中,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溫暖、溫馨、溫情在老人們心頭蕩漾。
晚飯后,李文忠詳細了解春節期間老人衛生、飲食、護理等各項工作的具體安排,以及安全保障和應急部署情況。他對工作人員強調;“要從老人的需求出發,確保他們吃得好、住得好;要做好節日防火和安全巡查巡視工作,完善應急預案,做到萬無一失,確保老人過一個祥和、愉快、安全的春節。”
第11次陪特殊病人過年,用愛緩解患者焦躁情緒
發紅包、陪吃團圓飯、看春晚、拉家常……江蘇省如皋市江濱醫院院長劉朱建和工作人員陪著服務對象過了一個祥和、溫暖的除夕之夜。自2011年8月到醫院工作,這是他在單位過的第11個春節。
“我早就跟兒子、兒媳婦打過招呼了,要在單位過年,不能陪他們吃年夜飯。同為民政人,他們非常理解和支持。”劉朱建告訴記者。
江濱醫院是江蘇省民政系統唯一的縣級精神病專科醫院,主要收治“三無”人員、優撫對象、低保對象、流浪乞討人員、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以及負責全市麻風病養老人員。每逢重大節日,絕大部分患者沒有親屬來醫院探訪,盼不到親人探視的患者狂躁不安。劉朱建和同事們用愛心、耐心,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家的溫暖。
除夕上午,45名精神障礙患者被評選為2021年度優秀休養員,并拿到了紅包。接過紅包后,他們笑得合不攏嘴。
劉朱建說:“紅包金額雖然不大,但能讓這些患者感受到醫院對他們的關愛,對他們回歸社會、戰勝病魔起到了積極效果。”
為了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護士們買來彩色卡紙,和休養員一起剪窗花、扎燈籠。護士們耐心地把每一張窗花都按折疊要求折好,再畫上線條,休養員按線條剪下就好;把制作燈籠的彩紙裁剪好,只需休養員完成折疊、粘貼的工序。然而完成這些簡單的工作,對一些休養員來說并不容易。休養員小王一連把三張窗花都剪壞了,她把手中的剪刀一扔,說:“我不干了。”護士長張敏趕緊上前給予安撫,并一遍遍地教她重新開始。在耐心指導下,小王終于剪出了一對漂亮的窗花,開心地笑了。
工作人員的愛心、耐心,休養員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栩栩如生的花草繪畫、精心制作的燈籠紙扇、新年快樂的簡單祝福,休養員用一張張卡片來表達對工作人員的感謝和祝福。
說到新春愿望,劉朱建脫口而出:“希望休養員們在新的一年都能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回歸社會和家庭,更希望流浪的休養員們能在新的一年找到屬于自己的家。”
和駐村期間最牽掛的兩戶人在一起
壬寅虎年春節,湖南省南縣民政局駐武圣宮鎮龍頭嘴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文先望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冷建新來到幫扶對象李陽春家和張金階家。這兩家都只有老兩口,體弱多病,是他們最牽掛的兩戶。
在李陽春家,文先望給老人放下了米和油,冷建新把帶來的新棉被鋪好。文先望一邊握住剛給老人床邊安裝好的扶手,一邊詢問扶手的安全。李陽春笑著說:“有了扶手真方便,夜里起來上廁所更安全了。”從2021年11月開始,南縣民政局相繼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困難老人的暖心行動,其中就包括給經濟困難老人家中進行適老化改造:進行防滑處理,安裝床邊護欄,安裝扶手,配置淋浴椅、手杖和防走失裝置等。
這個春節,幫扶對象張金階家只有老兩口過年。兒子們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留在了務工地廣東過年。怎樣讓老人把年過得舒心,讓在外的年輕人放心?文先望他們想著陪老兩口包頓餃子,吃頓飯。
一起和面、調餡,包餃子。再來幾盤炒菜,油炸聲中,熱乎的飯菜端上了桌。文先望撥通了老人兒子的視頻電話,“讓我們在湘粵兩地,共祝張大爺身體健康、虎年大吉!”歡聲笑語中,張金階心里樂開了花……
文先望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村民更富有更幸福,是工作隊和村支‘兩委’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將進一步發展好蔬菜合作社,鞏固現有產業成果,探索發展特色種植項目,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與廣大村民一起努力,把鄉村建設得更美更好!”
讓身在異鄉的人感受到關心和溫暖
春節前,江蘇省南通市救助管理站滯留了兩名受助人員,因精神疾病,被送至南通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療。除夕一早,工作人員鄧勇就拎著餅干、牛奶等慰問品到醫院探望。鄧勇說:“盡管兩名受助人員身在異鄉,但我們也要讓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溫暖。”
洗菜、切肉、熱油、烹炒……臨近傍晚,鄧勇和同事忙活著為受助人員準備起年夜飯。救助管理站多年幫扶的兩個流浪者,始終不愿進站過年,值班人員正準備把年夜飯給他們送去。
位于南通市區青年路新村31幢北側的簡易鐵皮棚就是一位六旬聾啞老人的常駐點。天剛擦黑,鄧勇和另外一名值班人員一同敲開了老人破舊的鐵門。看著豐富的年夜飯,老人很激動。鄧勇還細心地為老人倒上熱水,讓他暖暖身子。
來到老長途汽車西站,在南朝向店面房門口豎著一頂帳篷,這是入冬前,南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送過來并幫忙搭建好的。50多歲的李芳(化名)坐在帳篷里,見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來了,她起身迎了上去。鄧勇搬來張椅子,放上還冒著熱氣的年夜飯。李芳不住地道謝,讓工作人員快點回去吃年夜飯。
晚上8點,鄧勇和同事才返回站里,匆忙吃了年夜飯。因為他們還要出門夜巡。節日期間,南通市救助管理站每日安排夜巡,對城區主干道、商業廣場、車站等重點場所逐一排查,勸導流浪乞討人員進機構救助。對愿意接受機構救助的對象即時接回,提供生活照料、日常護理。對不愿進機構的對象,發放棉衣棉被等救助物資,并時刻關注其基本生活情況。
夜巡歸來,已是晚上10點多鐘了。忙碌的除夕即將過去,但是鄧勇他們心里卻無比踏實、安心,因為他們用平凡的堅守托舉起這座城市對于流浪乞討人員的溫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