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穩中求進,向共同富裕邁出堅定步伐——
政府工作報告繪藍圖 民政踔厲奮發寫答卷

時間:2022-03-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 亮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造福人民,國富則民安,民富則國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被擺在重要位置。

細讀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的話語溫暖又給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斗,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眾救助,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從現實方位到未來擘畫,既有目標方向,又有策略方式,既有春風拂面的溫度,又有真招實策的厚度,回應了人民群眾在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共富期盼,讓每個人都無比自信、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本期特別策劃梳理近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溫暖字句以及民政履行“三基”職責的扎實數據,展現腳踏實地、穩中求進、久久為功向著共富目標積極有為進行努力的堅定步伐。

基本民生保障

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縱觀近5年政府工作報告,從2018年“加大精準脫貧力度,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因戶因人落實保障措施”到2019年“重點解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從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1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再到2022年“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勞務協作、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一項項精準施策、一個個扎實部署,字里行間體現了黨和政府一以貫之、接續奮斗、久久為功兌現承諾的決心。

從消滅絕對貧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5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堅決兜住民生底線”,提出適當提高城鄉低保、專項救助等標準;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對因災因病因殘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都要實施救助;分層分類做好社會救助,及時幫扶受疫情災情影響的困難群眾……2022年再次強調“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并要求各方面圍繞貫徹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細化實化具體舉措,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特別指出要“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眾救助,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每一年的要求在變,但“一切發展為了人民”的初心未變。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善小而不為,盡力為群眾救急解困、雪中送炭,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始終是黨和政府念茲在茲的大事。

基層社會治理

從探索創新到夯基立柱

在繪就共同富裕壯麗畫卷的過程中,社會治理是一塊起著重要作用的“壓艙石”。共建共治共享,不僅是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5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對社會治理的著墨越來越多。2018年,要求“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加強社區治理”。2019年,提出“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構建城鄉社區治理新格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社區工作者、基層干部、志愿者等堅守崗位、不辭勞苦;社會組織傾巢出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點子出點子;公益慈善事業更是讓愛心暖流涌動在中華大地,人們對社會治理有了全新認識和更深思考。這一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加強鄉村治理。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慈善事業等健康發展”,將社區治理上升到體制機制層面。隨著人民群眾對社會治理要求的不斷提高,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寫到“健全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對暢通社會治理“毛細血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創新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特別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加強社會動員體系建設”。每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在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再一次說明,社會治理不是空中造樓閣,而是要拿出“繡花”功夫精益求精,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只有依靠更加優質的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的公共設施、更加豐富的精神生活,才能一點一滴筑起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基本社會服務

從全面進步到強基賦能

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之一。近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持續關注教育、醫療、就業、社保、養老、托幼、住房等重點領域,特別是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每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圍繞“養老”定向發力、綜合施策。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2019年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等一攬子措施。2020年、2021年的報告連續兩次提到“發展社區養老、托幼、用餐、保潔等多樣化服務”。2021年還特別指出“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殘疾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他們日常生活造成障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提出了“高質量”的要求,指出“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紙短情長、字字珠璣,其中飽含著讓每一位老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紅利”的深情和用心,也呼應了感動億萬中國人的那句話——“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6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