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北侖區匯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加拓展活動。
養老護理員細心幫助老人進食。
2021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氣風發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
站在這樣一個歷史交匯點,如何交出一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答卷,是浙江寧波民政人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低保標準突破千元大關,達到每人每月1005元;建設老年食堂100家,每天有3萬名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惠民殯葬政策提標增項擴面,7項基本惠民殯葬服務全流程免費……這一個個民生亮點,如同閃耀的燈火,照進老百姓的心坎里。
全省康養體系建設推進現場會議在寧波市召開,廣安養怡院5G智慧養老院獲工信部5G應用征集大賽二等獎……這一個個“民政解法”,在浙江省產生著重要影響。
共同富裕:從增量到提質的升級
隔出獨立衛生間、新安裝電熱水器、馬桶兩側裝上扶手、老舊電線改造換新……慈溪市匡堰鎮93歲特困老人史月琴家的貼心改造令人眼前一亮。
2021年,寧波市為3655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實施適老化改造。而未來,還將實現困難老年人家庭愿改盡改、應補盡補,支持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
過去一年,寧波市養老服務事業全面開啟從“養老”到“頤養”的跨越式發展。2021年,完成100家標準化老年食堂、24個鄉鎮(街道)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開展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改革試點,每萬名老年人擁有持證養老護理員超過20名。
這些老年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感、獲得感,正一絲一縷、一點一滴構筑起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共同富裕,不只是養老領域在行動,救助和慈善領域也在同步發力,努力從“有”向“優”升級。過去一年,圍繞“甬有保障”,全市統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孤兒及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其中低保標準每人每月1005元,在全省標準統一的地市中位居首位;圍繞“甬有溫暖”,全面建成市、縣兩級慈善基地,組織開展第六屆“寧波慈善獎”評選活動,第22次慈善一日捐活動募集善款近9500萬元;發行福利彩票15.5億元,籌集公益金4.5億元。
數智賦能:從線性到系統的集成
面對徐徐展開的“十四五”畫卷,面對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新需求,唯有以數字化改革為帆,民政事業發展才能更高、更快、更強。
王先生一家四口住在海曙區石碶街道。他本人因腦溢血導致肢體一級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家中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妻子只能打零工補貼家用。海曙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在救助數據比對過程中發現王先生一家的困難情況,幫助他申請了低保,并給予臨時救助。
民政領域數字化改革正在悄悄改變困難群眾的生活。目前,寧波市“社會救助多部門聯辦一件事”事項已在“浙江政務網”和“浙里辦APP”全面上線。這套大救助系統實現了救助一件事的多部門聯辦。一旦民政部門認定困難群眾的救助身份,困難群眾就能同步享受到住房、教育、醫療、人社等部門套餐化的救助服務,實現社會救助申辦“零跑腿”。
過去一年,數字化改革正在救助、養老、慈善、社會組織、區劃地名、社區治理、殯葬等民政領域全面開花。
開發“甬易養”智慧養老平臺,打造“助學一件事”“助餐一件事”“培訓一件事”等21個應用場景;建設寧波市“身后一件事”聯辦系統,“寧波數智殯”應用上線“浙里辦”;確定4家單位為首批市級智慧社區試點,探索數字化深度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依托寧波城市大腦、數字政府等平臺資源,全面啟動寧波市標準地名地址“一址通”項目……2021年,數字化改革為寧波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大數據的夢想正逐步照進現實……
基層治理:把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匯聚到基層
紅聯社區“為老服務”、紅領之家“社區矯正”、紫荊社區“陽光康復”、大港社區“企業服務”……北侖區通過推進街道社會工作站、專業領域社會工作服務示范站建設,推動資源在社會工作站集聚、整合。
“北侖模式”是寧波市因地制宜推動社會工作平臺建設的縮影。2021年,寧波市建成50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超額完成省民生實事項目任務。各社會工作站聚焦外來人口、農村發展、社區治理、失獨家庭、身心障礙家庭、非遺文化傳承等多領域開展特色服務,充分體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色。
過去一年,寧波民政以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工作者創新協同為抓手,推動社區治理創新路徑、社會組織協同共治、社工隊伍高速發展,努力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致力于社區治理制度創新,起草相關實施意見和體系建設指引,明確社區治理服務新路徑。推行“以社育社”模式,用好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培育社會組織超過1萬家。協同抓好“雙減”登記工作,扎實推進社會組織領域一系列專項整治,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人數首次超2.5萬人,同比增長78.6%,并成為全國首批擁有高級社會工作師的地區之一。
踐行為民初心,永遠沒有終點。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寧波民政正劈波斬浪,勇毅前行,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文圖由寧波市民政局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