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扎扎實實解民憂紓民困山東多措并舉增強社會救助服務供給

時間:2022-09-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 亮 通訊員 李 峰

8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舉措,兜牢民生底線。為進一步增強社會救助服務供給,山東省不斷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提升社會救助服務水平,全力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以主動之為、昂揚之姿、篤行之勢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從“你要證明”到“為你證明”

“疫情期間臨時遇到困難,沒想到不用回老家,只需拿著身份證和居住證就能申請臨時救助,這讓我們這些打工人特別有安全感。”黑龍江省尚志市尚志鎮的邢有增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打工,受疫情影響導致無工作、無經濟來源,好在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送來了臨時救助金,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山東多點散發,部分來魯務工人員滯留遇困。為提高社會救助服務效能,山東省民政廳迅速行動,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急難型臨時救助工作的通知》,打破急難救助對象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明確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

證明材料不但可以通過網絡“靜默認證”的方式提供,更實現了從“你要證明”到“為你證明”的轉變——群眾遇困申請社會救助時,只需授權民政部門代為查詢信息,省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自動獲取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數據,判斷申請人家庭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免去了群眾找有關單位開具各類證明的環節。

目前,省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共享20個部門的64類數據,全面取消了已共享信息涉及的證明材料,辦理效率、辦理時限“一升一降”,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今年中秋假期,安丘市石堆鎮大蓮池村50多歲的曹子春在騎電動車時不慎撞到石墩,導致昏迷不醒,兒子在上中專,兩人平時的生活全靠曹子春種地維持。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通過數據交換發現曹子春家的情況后,向市民政部門發出預警信息。“市—鎮—村”聯動核實機制啟動后,工作人員很快就將3000元臨時救助金送到了曹子春兒子手中。考慮到曹子春短時間內無法勞動,大蓮池村社會救助協理員還主動協助他家辦理了低保,讓困境中的父子倆有了一份保障。

早發現、早救助、早幫扶,今年,山東立足改革完善現有臨時救助制度,進一步強化臨時救助功能,建立健全“三主動”工作機制,即社會救助政策主動告知、社會救助對象主動發現、社會救助信息主動公開。特別是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成了包括12個部門48類1900余萬條信息的山東社會救助對象主題庫,定期與醫保、衛健、應急、殘聯、鄉村振興等部門開展數據交叉比對,把重點人員名單發送各地入戶摸排。

據悉,今年已發送重點人員信息44.8萬條,新納入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6.4萬人,實現了對低收入群體的動態監測。

從“兜底保障”到“物質+服務”

在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王哥莊村,小爍(化名)與奶奶相依為命。雖然他們享有每人每月882元的低保金,小爍還享有嶗山區“一戶一策”救助——低保家庭子女在校餐費補助每學期3000元,但祖孫倆仍對未來生活充滿迷茫。嶗山區民政局困難群眾心理救助項目組摸排到這一情況后,定期入戶開展心理疏導、學業輔導,還鏈接醫療資源幫助小爍奶奶開展治療,逐漸讓祖孫二人的生活走上正軌。

隨著山東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民生紅利漸次釋放。為了切實保障困難群眾更公平、更及時、更方便、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山東省民政系統積極推動“物質+服務”救助政策落實落地。

在物質保障方面,今年,山東省民政廳爭取中央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45.23億元,省財政安排44億元,全力保障困難群眾救助所需資金,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標準動態調整、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山東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為每人每月899元、721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為每人每月1277元、1028元。在服務保障方面,山東以困難群眾需求為導向,目前已有9個市、58個縣(市、區)出臺了“物質+服務”救助政策文件。全省27.5萬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享有照護服務的有10.4萬名。

從“政府救助”到“全社會參與”

梁山縣大路口鄉油坊村村民張玉靈原本有個幸福的五口之家,但今年5月,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張玉靈的丈夫不幸去世,兩個年幼的孩子雖經治療后康復出院,醫藥費卻花了6萬余元,致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大路口鄉民政辦及時向縣民政部門匯報了這一情況,并按程序自今年7月起將張玉靈一家4人全部納入農村低保,三個孩子納入困境兒童保障。縣慈善總會還給她家送去了慈善救助金1萬元,縣大義救援隊、縣紅十字會則給予其生活物資及精神慰藉幫扶。

在山東,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社會救助工作中,極大地豐富了社會救助的內涵和外延。為了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潛能,山東在省級層面建立了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幫扶銜接機制,通過創設救助幫扶項目,為困難家庭或個人與社會力量搭起幫扶橋梁。

今年6月底,山東已選擇省慈善總會、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省教育基金會、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7家省管慈善組織,作為省級層面參與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幫扶銜接機制試點單位。目前,試點慈善組織已完成慈善救助幫扶項目設立,并匯總形成了慈善幫扶項目庫;全省已有5個市、17個縣(市、區)出臺了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相銜接的政策文件。

據悉,山東省民政廳和省慈善總會還聯合開展了“情暖夕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關愛項目,將惠及39個黃河流域和鄉村振興重點扶持縣(市、區)的4.6萬名經濟困難老年人,成為山東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民生保障措施。

“我們將不斷提升救助政策的溫度、力度、精度,把救助事當自家事,帶著感情扎扎實實解民憂、紓民困。”山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