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州市慈善會為鄉村振興匯聚善心暖意

時間:2022-07-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李國全

錯落有致的民居、阡陌縱橫的田野、蓬勃發展的鄉村產業,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了廣東省廣大農村地區振興發展,慈善也在其中貢獻了力量。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通過搭建慈善募捐平臺、暢通參與渠道、健全監管機制,廣泛發動社會愛心人士、慈善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據統計,2021年,廣州市慈善會共劃撥定向鄉村振興資金1.1億元,累計幫扶廣州市、清遠市、梅州市等地的410個村,受益群眾70余萬人。

多元平臺匯聚“善”力量

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州市持續精準助力鄉村振興,每年6月以“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為抓手發出捐贈倡議,號召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參與捐贈,全市累計對接慈善款物約46億元。

設立“善美鄉村”募捐項目,籌得款物定向用于廣州市對口幫扶地區。截至目前,項目通過互聯網籌款3000余萬元,助力89個鄉村振興項目。

2021年9月1日,廣州市慈善會設立“助力鄉村振興慈善基金”,首期籌集資金4185萬元。同年出臺了《廣州市慈善會冠名基金管理辦法》,在規范基金行為的同時,有效鏈接多方資源,推動慈善基金高質量發展。目前,廣州市慈善會已設立188個慈善基金,其中3個專項用于鄉村振興、扶貧濟困,至今已籌款1.7億余元。

廣州市慈善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搭建鄉村振興的慈善平臺,將帶動更多人關注鄉村,努力讓每一位愛心市民都可以通過參與公益慈善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員,共同促進美麗鄉村蝶變。

數字賦能提升 “善”體驗

廣州市堅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培育并發展了“廣益聯募”平臺,以數字化技術為鄉村振興注入慈善力量。在“廣益聯募”善捐模塊設立的“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專題已發起了13個募捐項目,累計籌款3200余萬元。同時,運用“廣益聯募”善行模塊的組隊功能,倡導企事業單位為相關項目組隊籌款,共同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已有44個單位分別為“善美鄉村”等項目發起助力,約1.2萬人參與了捐款,籌集款項61萬余元。

今年6月,“廣益聯募”平臺還開發了“微項目”功能,各個微小型組織(如社工站、社區志愿者組織、大學生社團等非獨立法人團體)也可為特定的項目發起“微項目”籌款,充分調動微小型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帶動更多群體關注和參與鄉村振興。

聚合資源推動“善”建設

近年來,廣州市注重動員和引導愛心企業、愛心單位積極參與鄉村建設。

廣州市慈善會一副會長單位依托“新動能+”幫扶模式,通過為鄉村創造生產新動能、為地區激發教育新動能、為社會培育公益新動能,幫助鄉村整合土地資源、進行聯排房屋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畜禽養殖及旅游產業等。星河灣集團投入資金幫助改善連南瑤族自治縣教育教學環境,出資建設教學樓并設立了獎學金。

廣州市慈善會理事單位三七文娛(廣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了廣東省游心公益基金會,累計在全國中西部45個縣(區)的60所高中資助了3315名學生,通過探索閱讀支持、職業生涯分享、打造在線編程教育公益課程等形式,為他們的學習成長提供支持。

廣州市敏捷投資有限公司在五華縣開展幫扶,實施村企黨建共建、敏捷陽光運動場、“粵菜師傅”就業技能培訓、連片美麗鄉村風貌帶建設等一系列幫扶項目,還發起成立了廣東省敏捷公益基金會,將其品牌項目“陌上陽光”助學計劃拓展至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為當地的貧困學子提供幫助。

健全機制鞏固 “善”成果

近日,廣州市慈善會扶貧項目監督回訪小組走進五華縣龍村鎮湖中村,寬闊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村里環境干凈整潔。中午時分,在村里小龍蝦養殖基地就業的群眾陸續下班回家,享受了家門口就業的便利。

2019年,通過慈善幫扶,湖中村引進了小龍蝦生態養殖產業扶貧項目,開展生態養殖產業。目前,養殖基地已發展到60畝,百余戶群眾受益。養殖戶李可告訴記者,今年不僅擴大了養殖規模,還開啟了“稻蝦共作”現代農業種養模式。“小龍蝦能疏松稻田表層土壤,排泄物還能補充稻田養分,稻茬、雜草又能滋養幼蝦,從而實現了稻蝦共生、稻香蝦肥。”

為了保障慈善項目精準實施、健康發展,近期,廣州市慈善會啟動扶貧項目監督回訪,成立監督回訪小組,到清遠、梅州等地的對口扶貧村,對近90個項目實地開展回訪檢查,通過項目檔案檢查、實地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查看各個扶貧項目的運作情況和成效,保證慈善資金的有效利用。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