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以“健全一個機制、建立一個平臺、組建一支隊伍、規范一套制度、構建一個網絡、打造一個品牌”為目標,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聯動機制(以下簡稱“聯動機制”),構建完善聯動機制“四四二”工作模式,不斷優化服務供給,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救助服務,幫助他們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聚焦解決“怎么做”問題
精準設計聯動機制
四大路徑
一是在個人建檔上用實策。建立廣州市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檔案庫,重點標識當前長期滯穗、高齡、殘疾以及長期流浪等人員,全覆蓋建立完善流浪乞討人員“一人一檔”,為后續開展救助服務提供重要參考。二是在個案幫扶上出實招。通過綜合開展思想引導、心理輔導、就業指導等專業服務,著力從思想根源上幫助流浪乞討人員轉變生活觀念,重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三是在跟蹤回訪上下實功。對成功尋親返鄉安置或者就業的流浪乞討人員進行定期跟蹤回訪。對反復外出流浪、基本生活困難解決不徹底的服務對象,聯合源頭地救助力量合力幫扶,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回歸正常的社會、家庭生活。四是在小組工作上見實效。在救助站和街面露宿點開展形式多樣小組服務,有健康衛生、法律法規、社會保障等教育小組,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等成長小組,以及自助互助、社區支持等支持小組。同時,與相關部門對接或轉介,使流浪乞討人員群體獲得可持續的支持和幫扶。
聚焦解決“誰來做”問題
構筑社會力量參與救助
服務四大機制
一是構建政社聯動服務機制。聯動機制與全市6家救助管理機構、13支街面救助小分隊,市慈善會、市志愿者協會、市社會工作協會,屬地和源頭地公安、城管、街道辦等均建立常態化溝通和協作機制,不斷延伸政府救助鏈條,提升特殊困難群眾尋求政府救助的可及性。二是構建社志聯動服務機制。在聯動機制統一調度下,社工、志愿者團隊以及熱心市民多方聯動,通過優勢互補,最大限度整合社會力量、社會資源,逐步提升服務質量。三是構建社企聯動服務機制。充分挖掘和調動愛心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潛在資源,為有就業能力、就業意愿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就業支持。四是構建社研聯動服務機制。聯合專家學者開展政策理論和實務研究,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先后完成《廣州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案例匯編》《廣州市救助工作發展報告(2021)》等多項成果,為推動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全面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聚焦解決“可持續”問題
健全完善聯動機制兩大
支撐保障體系
一是強化服務中心建設,精準對接服務需求。積極聯動全國志愿服務網絡,加強救助管理全流程關愛服務,提升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服務水平。聯動機制參與單位組建7個黨員聯合服務小組,確保黨支部、黨旗、黨員“三個在一線”。二是強化資源中心建設,統籌資源整合力量。建立健全聯動機制資源中心,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服務信息平臺,統一整合、調度各類社會資源。在廣州市慈善會支持下,通過設立“街友關懷專項基金”“街友關懷愛心超市”等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專項慈善基金和愛心超市平臺,打造“物資+服務+支持”的社會支持網絡。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
作者:覃漢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