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賦能行動實施三年之后,如果這些縣域基層社會組織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其注定將為當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引來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題記
日前,中國扶貧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啟動“活水計劃——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賦能行動”(以下簡稱賦能行動),面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遴選80個基層社會組織,通過機構支持和平臺搭建,推動其發展和能力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戰略。
曾經:“活水計劃”圓了600余名烏蒙女孩的夢想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貴州省赫章縣地處烏蒙山腹地,從小生活在這里的女孩小英最大的夢想是通過讀書走出這座深山,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小英父母無固定工作,家中弟妹都還年幼。盡管生活困難,但好強的小英沒有放棄,在學習之余,經常與母親一起去離家5公里遠的烤煙地打工補貼家用、維持學業。
為了讓小英這樣的烏蒙女孩安心上學,為其解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在赫章縣委、縣政府和中國扶貧基金會“活水計劃”支持下,2021年,赫章縣同心公益協會發起了“關愛烏蒙女孩行動”項目,以全縣搬遷點和12個民族鄉鎮為重點,為像小英這樣的烏蒙女孩提供教育支持、生活幫扶等。同時,創新設計心理關愛內容,為其提供心理疏導及支持。2021年9月7日至9日,赫章縣同心公益協會加入“活水計劃公益日聯合行動”,首次嘗試互聯網籌款,廣泛發動愛心人士捐款,共籌集到資金200余萬元。在項目支持下,600余名烏蒙女孩能夠實現“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夢想。
“關愛烏蒙女孩行動”是基層社會組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縮影。
“印江春暉助貧計劃”“沿河守護相助計劃”“馬邊防貧扶弱公益行”等項目為困難群眾構筑起因病因災等致貧返貧的防線;“宣恩搬遷貧困戶安置計劃”“振興家園公益行動”“金沙新市民充電站”“織金幸福晚年計劃”等項目讓易地搬遷群眾安享幸福生活;“納雍關愛助學行動”“畢節同心活水工程”等項目讓每個孩子都享有教育公平和人生出彩的機會;“石城百善扶老計劃”“湘東守護夕陽計劃”等項目提升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馬邊點亮鄉村行動”“宣恩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西部地區基層社會組織緊緊圍繞各地中心工作、立足群眾的實際需求,以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首要任務,同時在促進特殊群體關愛幫扶、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發力,一個個項目精準落地。
項目精準落地離不開這些基層社會組織規范化、專業化的發展。它們的成長得益于“活水計劃”的支持。2020年9月,中國扶貧基金會依托騰訊公益平臺啟動“活水計劃”公益項目,通過“99公益日”以公眾募捐、騰訊公益配捐等方式籌集資金,聚焦培育西部地區社會組織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此次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賦能行動,將幫扶對象由西部地區基層社會組織變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規模由前兩年的26個增加到80個,以期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育一批扎根本土的規范化、專業化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期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予社會組織新使命
從決戰脫貧攻堅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后,社會組織面臨著新的形勢,肩負著新的使命。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日前印發《關于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通知》,引導全國性社會組織、省級社會組織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鼓勵、支持社會組織重點參與所在地的鄉村振興。
“活水計劃”也面臨著新要求,擔負著新的任務。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顏志濤表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中,社會組織幫扶的重點將從支持“兩不愁三保障”逐步轉變為支持當地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尤其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基層社會組織,可以憑借服務一線的觸角,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工作服務對象的需求,讓資源、服務、創新項目等更好地在鄉村廣袤大地上落地生根。
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雙方均表示,在最新啟動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賦能行動中,將按照國家政策要求,積極引入社會慈善資源,打造一批鄉村振興重點示范項目,積極發揮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的作用,形成一套社會力量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可持續、可推廣的經驗。
困境:中西部縣域社會組織普遍存在的短板弱項
中西部縣域社會組織普遍存在短板弱項:
——在組織專業化方面,專業人才匱乏,52.55%的縣域社會組織沒有專業人才;
——在提供服務能力方面,縣域社會組織專業化的公益項目產品生產能力不足,只有35%左右的縣域社會組織有穩定資金來源的固定項目,且項目通常來自政府購買服務或執行外部基金會的項目;
——在資源動員能力方面,縣域社會組織能力薄弱,大約19%的縣域社會組織沒有資金來源;有資金來源的,大部分每年籌集資金在30萬元以內;每年籌集資金超過100萬元的縣域社會組織屈指可數;
——在互聯網籌款方面,數字運用能力欠缺,除了36.68%的縣域社會組織會持續使用互聯網籌款以外,其他的社會組織有一半還未使用過互聯網籌款。使用互聯網籌款的,也大多數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簡單渠道開展。
上述數據來自中國扶貧基金會“活水計劃”在2021年委托相關機構對中西部23個省份縣域社會組織數據化能力開展的問卷調查,描述了中西部縣域基層社會組織的困境。
甘肅省渭源縣航新春雨公益服務中心,正處于這樣的現實困境之中。中心負責人白桂琴表示,雖然中心實施的“煥新樂園”“圓夢助學”等項目在關愛困境兒童成長、培育引領公益力量發展、凝聚公益資源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目前卻面臨著持續發展的困境:項目負責人、志愿者、輔導員大多沒有經過社工專業系統培訓,專業服務能力有限;對接及撬動社會資源的能力不足,缺乏資源籌集渠道和經驗;深入持續廣泛開展公益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機構和公益項目的公信力、影響力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除了基層社會組織自身能力薄弱外,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都處于西部地區,而全國大多數社會組織主要聚集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社會組織在資源整合及其流向方面也遠不及東部地區。
顏志濤認為,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致使其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制約其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對策:四方面舉措將打出賦能行動“組合拳”
針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的短板弱項,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賦能行動方案設計中精準施策,圍繞“強能力、抓項目、聚資源、建機制”4個方面具體推進工作開展,以期通過3年努力,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育一批扎根本土的規范化、專業化發展的社會組織,打造一批具有實際幫扶成效的鄉村振興項目,搭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互聯網平臺。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孟志強在賦能行動啟動儀式上表示,賦能行動通過資金、技術、資源支持,打出一套“組合拳”來系統解決基層社會組織資金有限、人才匱乏、籌資能力不強、專業能力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非常符合當下社會組織發展需要。同時,在推動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長效機制方面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支持體系,具有較強的引領性和前瞻性。
展望:最終目標是3年后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洪天云在啟動儀式上對賦能行動提出三方面的期望。一是要以培育“造血功能”為主要幫扶方式,進一步優化項目頂層設計,對重點幫扶縣在突破地域局限、創新發展模式、培育專業組織、引進幫扶力量等方面精準幫扶。二是要和受幫扶縣加強溝通對接,重點聚焦助力幫扶縣搭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互聯網平臺和長效機制,找準幫扶的方向和項目,確保幫扶資源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讓“活水”在當地充分涌動,讓“賦能”變為自我發展的“本能”。三是要把項目品牌樹起來,圍繞專項行動積極開展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真正把項目做實做好、做出標桿、做出品牌,示范和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鄉村振興。
這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開展賦能行動的目標。圍繞該目標,兩家基金會在賦能行動頂層設計、實施路徑中始終秉持注重發揮基層社會組織內生動力、注重幫助基層社會組織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的理念。
為此,在賦能行動設計中,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直接與重點幫扶縣溝通、簽署合作協議,支持當地基層社會組織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服務當地中心工作、聚焦當地服務對象的需求設計具體項目,提供精準服務。
顏志濤告訴記者,賦能行動更關注重點幫扶縣的社會組織在3年后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賦能行動能否成功落地的關鍵。基于此,中國扶貧基金會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強能力、建機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精力,賦能當地基層社會組織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賦能行動設計了推薦、申請、評審、簽約四個環節,選拔具有強烈發展意愿、服務意識強的基層社會組織。之后,將全方位、成體系地支持遴選出的基層社會組織加強隊伍建設和能力建設。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投入專項資金,支持遴選出的基層社會組織聘用3名專職工作人員以及建設專業隊伍;賦能行動還將通過探索形成一套成熟的基層社會組織發展模式、研究制定分級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引入督導機構開展一對一陪伴、專業評估項目實施效果并優化改進等舉措,為基層社會組織搭建全方位能力支持體系。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還將為賦能行動幫扶縣提供一系列數字化學習和培訓資源,增強其利用數字化籌集資源的能力。中國扶貧基金會也將投入10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支持遴選出的基層社會組織發展能力的可持續提升。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負責人陳菊紅表示,騰訊公益平臺將在今年9月6日舉辦全國性的鄉村振興公益專場活動,為賦能行動支持的基層社會組織提供包括配捐、傳播資源、數字工具能力等維度的支持,為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搭建公益平臺、鏈接社會資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引入“活水”。
顏志濤表示,中國扶貧基金會將發揮在鄉村領域深耕細作30多年、與地方溝通、項目設計、資源動員、機構發展等方面的優勢,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通力合作,幫助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社會組織建立公信力、打造區域品牌項目影響力,形成引入社會力量的長效機制。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