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簡金明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福州市堅持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民生保障。在社會救助方面,福州市通過出臺實施方案、建立信息平臺、配齊配強隊伍、凝聚社會力量、強化服務保障,進一步實現了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應助盡助,切實增強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救助方案和機制
開展立體幫扶
2021年9月,福州市在試點開展特殊困難群眾幫扶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出臺《福州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明確了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等14個方面重點救助任務。
在具體工作中,首先,優化社會救助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強化條塊協同配合,形成社會救助網。其次,建立數字化社會救助體系,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e福州”、網上辦事大廳等移動端延伸,實現相關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建立信息平臺,集成民政、醫保、教育等6部門數據,通過提取對象信息、檢索重點類別、政策智能匹配,有效提升救助的時效性、精準性。2021年,全市累計比對14萬條疑似困難群眾數據,納入各類社會救助保障范圍2萬多人次。第三,依托福州市惠民資金網、福建省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推動“惠民資金,全民監督”,對扶貧惠民資金的流量、流向、流速進行監管,進一步提高撥付效率。
各區(縣)結合實際情況,細化、優化實施方案。晉安區民政干部全面實行包片包村(居)工作制度,走村入戶開展城鄉困難群眾摸底大排查,并依托“晉我家”智慧平臺,引導社會組織和持證社工、志愿者與全區114個村、80個社區的1700多名困難群眾開展結對幫扶。
晉安區岳峰鎮鄭某原為出租車司機,妻子無正式職業,女兒在讀中專。去年8月,鄭某因病喪失勞動能力,妻子需全力照顧,家庭陷入困境。今年年初,社工在排查中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立即著手幫助他整理材料、申辦低保。2月,其低保審批通過。目前,鄭某一家3口每個月可享受936元的低保救助,有效緩解了家庭壓力。
配齊和建強兩支隊伍
實現持續幫扶
為充實市、縣、鄉三級社會救助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福州市配備341名鄉鎮(街道)社會救助協管員和2717名村(居)社會救助協理員。同時,建立健全分級負責、分工明確的培訓機制,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以核代訓等方式,加強基層經辦人員培訓,做到年度必訓、新崗必訓。2021年,全市各級舉辦培訓班284場次,7901人次參訓,實現教育培訓全覆蓋。同時,將協管員基本工資從2.4萬元/年提高到不低于4.2萬元/年;協理員補貼標準從150元/月提高到200元/月。“兩支”隊伍離職率從2019年的25%下降至2%,保障了基層社會救助工作事有人干、責有人擔。
同時,福州市在市、區(縣)、鄉三級成立領導小組和聯合巡訪工作隊,每季度上門走訪兜底保障對象、邊緣易致貧群眾,實地評估經濟情況變化,主動發現困難群體中的“沉默少數”,及時將符合條件者納入保障范圍、列為關愛對象,推動救助服務從“自愿申請”向“主動發現”轉變。
臺江區新港街道利嘉城社區低保對象林瑜(化名)因病無法工作,丈夫在獄中服刑,女兒上小學,生活全靠父親的退休金接濟。2019年7月,救助協理員在巡訪中了解其家庭困難并進行核實后,很快為其申辦了低保,并于2020年12月為她申請到了66平方米的公租房。“除低保金之外,元旦春節有過節費,還有臨時性價格補貼!”林瑜一掃往日的愁容。
針對個別基層干部擔心被問責,“寧愿漏保、不愿錯保”的現象,福州市出臺社會救助領域容錯免責機制,明確“四類九種”盡職免責范圍。“四類”,即調查認定環節、動態管理環節、資金追回環節、資金監管環節;“九種”則涵蓋社會救助工作全周期、各流程,樹立為擔當者、實干者鼓勁撐腰的鮮明導向。
閩清縣云龍鄉的池文(化名)突發肝癌,無力承擔高額治療費用,在輕松籌發布籌款信息。縣民政局救助科工作人員發現信息后,當天召集村干部、包村干部、鄉鎮民政工作人員等入戶調查了解情況。現場核實池文家確系生活困難,符合保障條件,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當天審批確認一家四口全部納入低保保障范圍,并給予臨時救助封頂2萬元的救助資金,以最快速度解急救難。“有了容錯免責機制,我們干事就沒有了包袱,更敢擔當了!”鄉鎮民政工作人員說。
完善社會幫扶網絡
兜底保障與服務保障并舉
福州市依托鄉鎮社工站和社會組織資源整合優勢,實施困難群眾賦能計劃,有針對性地為困難群眾提供心理疏導、就業指導、精神慰藉、訪視照料等多元化、專業化服務,全力解決其生活難題,實現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與服務提升同步推進。
同時,福州市還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特別是針對因病致困的“老大難”問題,在永泰縣試點建立“鄉鎮村民醫療互助”機制,通過“群眾自愿出資+公益慈善捐贈+集體經濟組織補貼+財政量力支持”的方式,整合形成互助資金池,用于補助參保群眾。
67歲的永泰縣霞拔鄉南坑村村民連嘉文(化名),身體病弱,兒子早逝,女兒外嫁,老兩口和外孫一起生活,家里主要靠老伴在飯店洗碗支撐,他家就被納入低保。2021年,連嘉文又被查出有結石需治療。在鄉鎮村民醫療互助項目的幫助下,他省下了8700多元治療費。“這樣的保障真的太好了!”連嘉文說。
截至目前,永泰縣共有7.4萬人次參加醫療互助,理賠成功1474人次,發放互助金204萬元,群眾住院自付醫療負擔平均減輕11.89%,有效降低了因病致困發生率。
5月30日,福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要深入實施“溫暖榕城”行動,進一步完善救助體系,優化救助對象分級分類管理,健全社會救助監測預警機制,提升救助服務水平,有效兜準、兜實、兜牢困難群眾救助安全網。隨著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座“有福之州”將更加充滿活力、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