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30年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麗岙街道原梓上村、路溪村、后東村、梓河村、上勝村等村莊的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在忙碌與奔波中打拼事業,期冀過好上日子。
30年后,原梓上村、路溪村、后東村、梓河村、上勝村已經合并成為五社村。越來越多的五社村村民返回家鄉,通過議事協商激發村莊發展潛力,著力規劃打造“僑鄉風情、鄉村田園”的慢生活空間,原本臟亂差的村莊已經蝶變為遠近聞名的“五彩僑村”,獲得“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聚民心、匯合力
“大家別看我又黑又瘦,長得這么‘粗糙’,還一頭白發,其實我還不到50歲。”五社村黨總支委員、梓上黨支部書記金永勇經常如是調侃自己。
金永勇曾外出打工,多年拼搏下來,早已實現了當初的“小愿望”。2010年,回到家鄉的金永勇成為原梓上村黨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子發展。
在多年實踐中,金永勇和原梓上村“兩委”干部一直認為,村子要想發展得好,關鍵是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得好,能夠將目標凝聚起來、力量匯聚起來。
金永勇還記得,自己剛上任時,一直為村莊發展“撓頭”:原梓上村人口少,集體經濟和公共設施較為薄弱,村里最寬的道路才三米,連條像樣的大路都沒有,缺錢、缺人、缺項目,村里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原梓上村黨支部多次開會商議,最終把拆除違建、拓寬道路作為村里發展的第一步。
“拆除違建,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推動起來難得很。”金永勇說。
面對村民的不信任、不理解,原梓上村“兩委”干部磨破了嘴、走斷了腿。為了做通村民工作,黨員帶頭示范,金永勇主動拆除了自家的門臺和違章廠房,村民看到后大為觸動,紛紛響應,陸續拆掉了自己家的違章建筑、門臺、墻墩等,最終拆除違章建筑11500多平方米、主干道拓寬到14米。
2017年,原梓上村推動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個別村民不理解、不配合。麗岙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原梓上村駐村干部黃男和村“兩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先拿村辦公樓做“試驗品”,進行外立面粉刷整理,村民覺得好看,紛紛把自己房前屋后粉刷扮靚。
這一年,在麗岙街道黨工委牽頭下,原梓上村、路溪村、后東村、梓河村、上勝村組建了“多彩黨建聯盟”,通過聯片規劃、聯片改造、聯片提升,對五村的土地、空置房屋、山林、溪流等資源進行了整合流轉、共同開發。同時,推進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服務共促、發展共贏,“做一家人、干一家事、說一家話”成了大家的共同念想,為成立五社村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咖啡議事”消疑慮、激活力
2019年3月,甌海區開啟村社規模優化調整工作,原梓上村、后東村、梓河村、路溪村、上勝村在調整范圍內。“原來的村沒了,以后去哪辦事?會不會更麻煩?”不少村民心中有疑慮。
面對村民的擔憂,五社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傳達相關文件精神及有關政策。黃男和村“兩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戶發放《致梓上村全體村民的公開信》,并詳細講解村規模優化調整的優勢。“個別村民不理解,有抵觸情緒,怕以后辦事不方便,我們都理解,只能慢慢去做工作。”黃男介紹說,在入戶走訪時用淺顯易懂的方言做講解,盡量取得其支持。同年6月,五個村成功協商融合為五社村。
麗岙街道是僑鄉,光咖啡吧就有三十多家,當地人對咖啡、紅酒早已屢見不鮮,甚至已經融入不少人的生活中,五社村當然也不例外。
順著石子鋪就的道路不斷前行,拾級而上,便可見到一間猶如鄉間別墅的“咖啡小屋”,現代化的建筑風格、橘黃色的配色在周邊綠樹掩映下尤為引人注目。這就是五社村里人盡皆知的“另類議事廳”。
“在‘咖啡小屋’里,沒有書記和村民,只有喝咖啡的鄰居。”金永勇如是說。在這里,村民既可以沖上一杯咖啡,暢享悠閑時光,也可以暢所欲言,對村里的大事小情談看法、提建議。
“有些話村民不方便公開說,有些問題沒來得及問,在這里都可以說出來。”金永勇說,一杯咖啡,就像生活的催化劑,拉近了村民與村干部的距離。一些政策,村民不太理解,可通過“咖啡議事”,用聊天的方式掰開了、揉碎了講解,村民很快就能理解,也更支持村里的發展。不少村民板著臉進來,卻是笑著出去。
共商共謀理思路、促發展
“2020年,我從上海市回到五社村。回到家鄉,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感覺留在家鄉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五社村村民木小芬說。
看到回到家鄉的木小芬,黃男找上門來,希望她把家后面空地給利用起來,改造成美麗庭院。聽了這個建議,木小芬心動了,按照村里提供的設計圖紙施工,原本的空地成了一所美麗庭院,每到夏秋季節,庭院里既有花朵的芬芳,也有滿滿的瓜果蔬菜。這個小小的庭院,被評為甌海區十佳美麗庭院,為村子增添了一抹誘人的色彩。
建設美麗庭院,正是村民積極參與村莊事務的縮影。五社村建立了“1+2+N”共建機制,“1”即“多彩黨建聯盟”,統籌村莊各項事務;“2”即村委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村委會及時發布村務、生態、發展、服務等動態,村務監督委員會則召集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對決策過程、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進行全面監督,爭取把每一件好事辦好;“N”即海外共建理事會、志愿服務小組、老年戲劇社等,共同推進村莊發展。
針對老年人多的特點,五社村建設了文化禮堂、老年人服務中心,為老年人組織體檢、表演文藝節目。志愿服務小組專門組織老年人學習使用微信,手把手地教他們與在外地的兒孫們視頻聊天。
如今,在村民議事協商的基礎上,五社村成立共同富裕公益基金,更好地匯集華僑資金,投入鄉村發展、公共建設等領域。整合僑鄉、花卉、生態等優勢,打造“體驗歐式村落、領略僑鄉文化、享受異域風情”的鄉村旅游新經濟,打造了梓岙花海、鄉村客廳和上金風情一條街,引進3家進出口公司、3家餐飲企業,導入了咖啡、紅酒、西餐、進口商品等僑鄉“游娛購”。統一流轉閑置的田地、舊屋等資源,進行整村開發。村民們除了有股權分紅,還能通過承包經濟林、承租民宿等方式收取租金,切實感受到了五社齊跑的甜頭。
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從“多彩黨建聯盟”到五村合一,從村莊合并到發展相融,從“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社村眾多村民正擼起袖子加油干,助力鄉村振興,在逐夢路上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