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黃 瑤) 一段時間以來,有的地方擅自改變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用途,擠占了老年人生活休閑場地,擾亂了土地市場秩序,群眾反映強烈。近日,全國專項辦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第八次部門會商會在自然資源部召開,對此問題進行專項會商,強調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不得違規改變用途。
會議提出四點會商意見。一是深挖細查、摸清底數。將核查整治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問題的時間從近五年拓展到近十年,實現對近十年來的問題線索大清底;加快線索核查進度,形成問題整治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創新核查方式,督促項目所在地的自然資源部門明察暗訪,全面掌握違法違規改變用地用途情況。二是分類整治、有序推進。對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供應后尚未建設的,加強動態監管;對未按用地許可開發、批多建少的,督促整改擴建到位;對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建成度假村、進行商品房開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查處,并協同抓好追贓挽損工作;對舉報線索較多而實施整治項目少的地方,推動省級自然資源部門會同住建等部門盡快啟動整治工作。三是完善機制、源頭防范。指導各地在編制或修訂土地規劃時,統籌規劃好老齡事業發展需要的服務設施用地,健全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改變用途早發現、早查處機制;健全與住建部門信息共享機制,防止養老服務用房及設施投入使用后改作他用;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對監管失責、造成嚴重損失的,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追責問責。四是強化領導、壓實責任。督促地方黨委和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市級自然資源部門落實兜底整治責任,盡快向老年人開放一批整治好的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全國專項辦把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問題整治列入第二輪包片督導重點,督促加快整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