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近期,廣東省東莞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部分群眾生活出現一定困難。該市民政部門迅速行動,在部署全市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發揮“民生大莞家”政策兜底幫扶以及“雙百社工”貼近群眾的優勢,全面了解群眾生活狀況,做到發現早、介入快、救助及時,以行動詮釋疫情防控中的民政守護,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綠色通道提高救助效率
“你好,原本不想打擾你們,但我在這里舉目無親,實在是沒有辦法。希望能緊急援助我1000元,幫我解決眼前的困難……”3月2日,正在統計居民信息的大朗鎮蔡邊村工作人員吳秀連收到了這樣一條求助信息。
求助者阿良今年48歲,早年因交通事故導致右腿骨折,成為肢體四級殘疾。2019年,他來到蔡邊村開了一家小理發店,雖然收入不多,但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2021年,阿良83歲的父親因病住院治療,花光了家中的積蓄,還欠下債務,加之阿良自己也要定期服用藥物,每月幾百元的醫藥費用讓這個家庭經濟非常拮據。疫情發生后,阿良沒有了收入,生活陷入困境。阿良在電話里說:“昨天交了房租后,身上只剩下211元。”
進行核實后,吳秀連立即將情況反映給村委會,并通過系統上傳至大朗鎮民政部門。鎮民政部門迅速為阿良申請了“民生微心愿”臨時生活救助。當天下午,包括1000元幫扶金、一份抗疫暖心包和慰問品的救助物資就送到了阿良手中。“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解決了問題,真是太感謝了!”阿良感激地說。
蔡邊村黨委委員鐘浩鋒表示,此次能夠迅速讓阿良得到幫助,得益于市民政局為大朗鎮開通的救助綠色通道。據介紹,針對此次疫情,東莞市民政局簡化了“民生大莞家”救助流程,無論是低保戶、殘疾人、獨居孤寡老人等本地群眾,還是轄區內陷入臨時困境的常住非戶籍人員,有困難訴求的都可以向所在村(社區)提交申請,經村(社區)核實后,可以安排抗疫暖心包或救助金。資金需求低于1000元(含1000元)的,可直接由所在地村(社區)審批后先行墊付,鎮慈善會作事后結算;超出1000元的由鎮公共服務辦審批。鐘浩鋒說:“綠色通道簡化了流程,加快了審批速度和救助效率,讓群眾能得到更及時的幫助。”
近年來,東莞市民政局先后推出“民生大莞家”和“雙百工程”兩個民生服務品牌,著力提升困難群眾、特殊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中,“民生大莞家”作為多層次社會救助制度的補充,有效解決了群眾身邊的“小急難”。“雙百工程”則通過主動發現常住人口面臨的一些現行兜底民生保障政策未能覆蓋或滿足的問題,通過“民生大莞家”進行解決。
救助熱線及時回應群眾需求
“非常感謝你們的努力,讓滯留在他鄉的我得到安置。”3月3日,臨時安置在常平鎮漱舊村的貨車司機葉先生對常平鎮提供的救助表示感謝。
2月27日晚,開貨車進行貨物配送的葉先生經過漱舊村時,看到路旁有段荒廢路段,便停下貨車休息。但在車上休息了3個多小時后,該區域因疫情被實施管控,葉先生就選擇留在車內等待。至2月28日中午,因缺少生活物資,葉先生便撥打了東莞市12345救助熱線進行求助。
常平鎮公共服務辦接到求助后,馬上聯系駐村“雙百社工”與葉先生對接,給他送來食物、水、口罩等物資。同時,在常平鎮公共服務辦駐點的“雙百社工”以及衛健、公安、慈善等部門(單位)聯合開展救助行動,幫助葉先生尋找到臨時安置點。
與葉先生相似,臨時到寮步鎮的小張和小何也得到了及時的幫助。據介紹,小張和小何都是長期在大朗鎮居住生活,因疫情滯留在寮步鎮的出租屋內。因缺少生活費用,他們選擇向寮步鎮的“雙百社工”求助。
寮步鎮慈善基金會在了解并核實小張和小何的實際情況后,馬上啟動緊急救助方案,為他們快速申請了“民生大莞家”救助金,并送來牛奶、面包等食品。“雙百社工”還為他們準備了“暖心關愛包”,包括口罩、紙巾、消毒液等。在慈善基金會和“雙百社工”的協調溝通下,小張和小何居住小區的物業也表示,在隔離期間將每天為他們提供餐食。
全力筑牢民政領域疫情安全防線
疫情之下暖流匯聚,東莞的城市溫度在多方面顯現。
3月3日,愛心企業廣東國盛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向常平慈善基金會捐贈了6000元的防疫資金和價值2000元的生活物資;常平鎮銳仕食品商行向漱舊村捐贈50箱方便面,助力該村疫情防控。目前,東莞市已有近1300家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及熱心市民加入“民生大莞家”愛心資源庫,使群眾的2400多個“民生微心愿”得到解決。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疫情防控中,東莞市通過“民生大莞家”等全力保障市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如果在生活、醫療、就業、教育、住房、養老等方面遇到困難,可隨時通過掃描“民生大莞家”專屬二維碼、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以及各鎮(街道)求助專線提出訴求,相關部門會及時幫助解決困難。“群眾有難不用慌,莞家幫扶不打烊。”該負責人表示,在及時幫助困難群眾的同時,東莞市民政局嚴格按照高于社會面防控標準的要求,從嚴從實從細做好民政領域特別是養老服務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等特殊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市民政局成立了民政特殊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對特殊機構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再強調、再研究、再部署,全力以赴守住守牢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底線。市民政局領導班子以“四不兩直”方式,赴市救助管理站、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機構等檢查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查閱相關機構服務對象健康狀態日常監測記錄、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情況、公共環境清潔消殺、防護物資配備、食品衛生安全等疫情防控相關臺賬,了解疫情防控措施下機構運行及服務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有關機構立即整改,確保措施落實到底到邊。
目前,東莞市養老機構、市社會福利中心、市救助管理站等實施分區防控封閉管理,落實機構內人員健康監測,提高核酸檢測頻次;細化物流、食品配送安全管理措施,做好臺賬管理,從嚴制定和實施分風險等級的疫情防控最新工作指引,確保服務人員的安全。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