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干好養老工作,要真心愛老人、尊重老人,通過改善養老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服務品質,讓服務更有溫度、更有質感。”貴州皇鉆老年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小霞說,她更感謝老人,是他們讓她的人生更加豐富,增添了仁心向善的經歷。
多年來,林小霞和皇鉆養老團隊探索打造了“預防+醫療+照護+文體+旅居”的一站式多彩晚年服務體系,以標準化、科學化、有溫度的管理理念,直接服務3000多位老年人。公司形成的集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日間照料、社區衛生服務等為一體的多元養老服務模式,滿足了廣大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堅守初心:老有頤養變成現實
2014年,林小霞注冊成立貴州皇鉆老年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此前創辦書院以純慈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幫助不同,這一次,她是全身心扎進了養老行業。她說:“公司創立的初心就是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晚年生活。”
說得真切,干得實在。在其運營的首家機構——貴陽市云巖區中心敬老院(云巖區皇鉆養老服務中心),她就從理念、設施入手,一步步將這里打造成了集養老、護理、治療、休閑、學習為一體的養老院。2018年,她申辦了貴陽市云巖區皇鉆老年護理院(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設置醫療床位50張,并在次年開通了醫保結算等,基本滿足了機構養老所需要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林小霞持續在醫養深度融合上做文章。2019年申報并建成云巖區金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服務轄區居民的同時,為老人提供體檢、預防保健、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檔案管理等服務。同時,抓好醫養結合復合型人才培訓,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醫養轉換服務流程》等標準,提升醫養服務能力。
陳爺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剛來院里時不怎么說話,情緒低落。老人退休前是一位教授,護理員都叫他陳教授,時常陪著他散步、聊天。半年后,陳爺爺的臉上笑容多了,還主動和大家說話,并喊出了女兒的名字。林小霞說:“讓老人晚年幸福,不是一句簡單的祝福語,得付出愛心和真心,這樣就會有奇跡發生。”
開門辦院:聚力提升服務質量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林小霞堅持開門辦院,探索構建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立體式、開放式聯動發展模式,有效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林小霞介紹說,早在2016年,公司就與貴陽護理職業學院(現為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開展校企合作,學校老師定期來培訓指導,通過學界研究與業界經驗緊密結合,為打造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奠定了良好基礎。
同時,中心不斷加強醫療技術和人才隊伍建設,與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展合作,皇鉆養老服務中心的醫生護士可到該院進修,該院醫生則定期到養老機構查房、坐診。為應對老人突發重大疾病等情況,還與空中救援隊開展合作,專門騰出一塊空地用來停放直升機,可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到醫院醫治。
為了讓老人健康、快樂、舒適、有尊嚴地生活,林小霞還作出了“無褥瘡、無異味、無孤獨”的服務承諾。與此同時,她還擔任了貴州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參與編制省公建養老機構委托運營管理指南和省公建公營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指南。在履職云巖區政協委員期間,不遺余力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出謀劃策。
最高榮譽:老人安心家屬放心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時常封閉管理。林小霞與100多個同事堅守崗位,24小時守護院內近300位老人的健康。林小霞說,疫情發生后,原有的生活節奏被打亂,老人更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院里每天都會開展繪畫、折紙等活動,還會讓老人和家屬視頻連線,引導他們理性面對疫情,為老人筑起一個舒心安心的港灣。
“老人們都很配合,也很理解我們的工作,有些性格開朗的老人還會主動陪情緒焦慮的老人聊天、唱歌。”林小霞說,老人的理解和配合給了工作人員很大的鼓勵。
前不久,林小霞充分調配人員力量,選出50余名醫護員工支援抗疫一線,還成立應急醫療愛心車隊,為居民提供應急保障。
“我喜歡住在這里,工作人員熱情負責,生活豐富多彩,沒有孤獨感。”住在云巖區皇鉆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們說,這里是他們溫馨舒適的第二個家。前年端午節,101歲的“和平奶奶”專門給林小霞包了一個粽子,笑呵呵地對她說:“我包一個送給你, 把我的福氣轉給你。”不久后,“和平奶奶”去世了,這個祝福一直珍藏在林小霞內心深處。
正是這些工作中收獲的感動,一直支持著林小霞不斷努力向前。她說:“讓每一位老人老有頤養,讓家屬放心滿意,就是我和團隊收獲的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