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瑤
2017年上海市首屆最美養老護理員、2021年上海市首屆百佳護理員……這些閃光的榮譽,負載著付果果深沉飽滿的愛和恒久真誠的付出,是他十余年努力和汗水的結晶。從不被看好,到贏得認可、收獲贊譽,上海市嘉定區嘉福為老服務中心養老護理員付果果憑借“干就要干好”的勁頭,用貼心服務溫暖老人的心,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故事。
“舍不得我的老人,讓我堅持了下來”
當過農民、建筑工人,做過毛織廠工人,付果果之前從沒想過自己會干養老護理這個行當。
2010年,付果果踏入養老行業,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護理工作要求細致,男同志來做這一行,難免會遭受質疑。“曾經有很多人覺得年富力強的男人,在社會上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怎么偏偏選擇養老護理行業。”付果果說,自己剛來時在認知癥區護理老人,第一個禮拜,他壓力大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甚至想要放棄。
90多歲的張爺爺吃東西十分挑剔。“老人只吃糊狀的東西,一粒米飯沒有打碎,他都會吐出來,而且還罵人。”為了讓老人配合自己,付果果經常哄著老人說:“咱們好好吃完飯,我就跟領導申請,等天氣好的時候咱們去黃山旅游。”善意的謊言打動了老人,老人不到半個小時就吃完了。
經過半個月的接觸,付果果和老人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作為認知癥患者,張爺爺時常記不起近期的人和事,但他卻記得付果果,總要找他陪著。老人的女兒感慨地說:“小付,你就是我父親的兒子,比親兒子還要親。”老人的依賴和家屬的認可讓付果果十分感動,對干好養老護理工作,他更有信心了,也用事實打破了他人的成見。
老人身邊的“護理專家”
2018年,付果果憑借精湛的護理技能和赤誠的為老情懷,競聘成為失能區主管。
剛上任,失能區就有幾位老人長了疥瘡,這對付果果來說是一次猝不及防的考驗。為了讓患病老人盡快痊愈,杜絕其他傳染的可能,他迅速制訂了專業的護理計劃:用藥方面,在外涂硫磺軟膏的基礎上,征求醫生意見搭配克羅米通,同時混合一些潤膚露,緩解藥物引起的皮膚干燥;清潔方面,把患病老人的所有衣物用塑料袋包扎起來,放置7天以上,殺滅疥螨,同時單獨清洗患病老人穿過的衣服,并進行煮沸消毒。
“落實這些措施,工作量還是蠻大的,我必須帶頭做在前面。”付果果每天都會提前一個小時上班,細心地為患病老人涂藥,耐心地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在他的感召下,團隊其他護理員冒著被傳染的風險,每天為老人進行床邊查體、涂抹藥膏,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老人們全部都康復了。
在老人和同事的心中,付果果是個不折不扣的“護理專家”。他覺得,凡事貴在用心,成在堅持。
要想服務好老人,必須不斷提高護理技能和綜合素養,付果果深知這個道理。他經常看一些外科護理和醫學常識方面的書籍,不忙的時候就跟著醫生查房,“臨床醫學知識對護理老人有很大的幫助。”從初級、中級到高級,付果果在提高養老護理技能等級水平的道路上執著追求著,2019年,他還報名參加了上海開放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課程,心理護理、社會工作、老年基礎病等諸多實用科目,讓付果果學得心滿意足。
疫情期間的“心靈守護者”
2020年年初,已經十年沒有回老家過春節的付果果終于迎來了與父母團圓的時刻,可屁股還沒坐熱,中心就發出了實施封閉管理的通知。他沒有猶豫,連夜趕回了上海。“父母雖然有點失落,但他們知道中心那些失能老人更需要我的照顧和陪伴,都很支持我返崗。”付果果說。
今年上半年,上海面臨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全市養老機構再次采取封閉管理措施。因家屬不能探望老人,老人們普遍情緒低落。付果果帶領團隊主動聯系老人家屬,讓家屬與老人視頻對話,還組織老人唱歌、講故事、練書法、玩成語接龍等,精彩的活動充實了老人的生活,也驅散了他們心中的焦慮。
上海疫情最緊張的時候,中心還在樓層之間采取了隔離措施。那段時間,住在失能區的紀伯伯總是心神不寧。“紀伯伯,您有心事啊?是不是想見樓下的伯母啊?”付果果一下子說中了老人的心思。紀伯伯的老伴患有腦萎縮,住在樓下的失智樓層,之前紀伯伯每天都過去陪老伴,可如今已經快一周沒見面了,心里很惦記。付果果聯系到失智樓層的主管,商量好每天安排兩位老人視頻十幾分鐘,紀伯伯看到老伴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都不錯,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
養老護理是一份平凡的工作,它的平凡在于細微而實在,但體現的卻是不平凡的人間大愛。“養老事業是我無悔的選擇。盡管辛苦,但很快樂。”付果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