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民政局局長 李 萍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養老服務宏偉藍圖,為新時代養老服務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持續增進老年人福祉,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江蘇省淮安市著力構建養老政策全到位、孝老關愛全方位、敬老氛圍全社會的“三老三全”工作體系,為新時代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打造養老政策全到位保障體系,讓老年人“養得起老”。加強組織保障,建立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機制,深入構建政府牽頭,部門協作,市、縣、鎮、村四級聯動的保障體系。加強政策保障,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出臺《淮安市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2022年版)》,涵蓋老年人出行、就醫、保險、再教育、社會參與等32條內容;率先出臺《新建住宅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用房規劃、建設、驗收和交付管理實施辦法》,解決養老服務用房配而不建、建而不交等難題;創新出臺《淮安市民政服務機構“紅橙黃綠”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分色安全動態亮牌接受社會監督。加強服務保障,引導社會力量投資7.8億元參與“十四五”規劃14個養老服務重大工程項目,推動多元主體舉辦的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的普惠養老機構,以及嵌入式、多功能、專業型社區養老站點高質量發展。
打造孝老關愛全方位服務體系,讓老年人“養得了老”。健全養老服務投入增長機制,科學擬定34個重大項目全部入庫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清單,今年共爭取到中央預算內資金、中央福彩公益金、南北合作資金等項目支持達到1.03億元。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首批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實訓基地,獲得獎勵資金58.9萬元,選拔優秀養老護理員參加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榮獲三等獎。完善養老服務關愛保障網絡,建設以“淮安市虛擬養老院”平臺為中心的“互聯網+”智慧養老網絡,今年已為21.3萬余名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200余萬人次;全市209家養老機構全部安裝遠程影像監管系統,建立“線上+線下”“人防+技防”遠程數字化服務網絡,堅決守住機構安全底線;創新開展“物業+養老”服務試點,為社區老人提供智能看護、緊急救助等服務。
打造敬老氛圍全社會參與體系,讓老年人“養得好老”。深化“黨建+養老”模式,促進黨建引領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鼓勵老黨員老有所為積極投身社會參與,為更多老年人提供黨建文化陣地。深化互助養老模式,發揮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四方力量,以老人互助養老為主,以志愿者服務為輔,在城市社區試點“時間銀行”量化存取良性循環機制,在農村地區建設互助養老幸福大院。發揮典型選樹效應,2017年起連續6年組織開展“十大孝星”“十大愛老明星”“十大老有所為明星”“最美養老護理員”“最美養老院長”等系列評選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職業認同感、獲得感和凝聚力,有力引導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老年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