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廣東省深圳市民政局重點抓好宣傳引導、風險摸排和建章立制三方面工作,實現了專項行動有聲勢、接地氣、見成效。
打好宣傳引導“主動仗”。線下做好提示引導,深圳市民政局會同市場監管局制定并發布《深圳市養老機構服務合同(示范文本)》,有效規范養老機構收費行為,防范大額預付費等風險隱患;開展防詐宣傳進社區、進養老服務機構、進老人集中活動場所等活動,提高老年人的風險防范意識。線上拓寬宣傳廣度,市民政局先后在“深圳社區家園網”“深圳民政”和“深圳老有頤養”微信公眾號發布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宣傳信息,點擊量達10萬余次;在各種為老服務線上平臺定期推送反詐宣傳信息,引導老人下載并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機構內老人下載率達100%。
當好風險摸排“掃雷兵”。深圳市民政局堅持“排查全覆蓋、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的原則,對全市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的場所開展了地毯式摸排,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經查,全市75家登記養老服務機構以公益服務項目為主,經營平穩,暫未發現資金對外投資等違規現象;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暫未發現辦理會員卡、收取會費以及非法集資等情況。另排查出4家未經登記但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且涉及大額預付費行為的機構。
織好建章立制“安全網”。深圳市民政局及時總結專項行動期間的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將其固化為“三領域”“兩排查”“一退出”的監管機制。“三領域”指重點對法人治理、財務管理、重大事項三大領域加強監督管理;“兩排查”指把養老詐騙隱患排查納入養老機構安全常態化督導檢查、養老機構星級評定工作,實現檢查常態化和檢查結果的剛性約束;“一退出”指健全養老機構退出機制,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暫停、終止服務時老人安置與財產處置的監管,督促機構依法履行提前書面通知義務,并協商制訂安置方案。(張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