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表
共同富裕進程中如何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晚年,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重要民生。截至2022年年底,浙江省戶籍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4.79%。面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浙里康養”金名片重大決策,將“浙里康養”列為共同富裕十大標志性成果之一,讓浙江老年人都有機會享受到有保障有質量有活力的福壽康寧美好生活。
直面老齡化趨勢 謀劃康養思路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老年人既是共同富裕的參與者,也是共同富裕的享受者,還是共同富裕成色的檢驗者,需要建立面向老年人的一整套高質量社會政策體系。我們從共同富裕話語體系和數字化改革思維出發,系統謀劃“浙里康養”工作。對標高水平實現“五個老有”,規劃“3+1+1”體系,“3”是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三大體系,兩個“1”分別是老齡產業發展和老年友好環境。我們著眼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聚焦三類群體(失能失智老年人、困難老年人和山區海島老年人),縮小三大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收入差距),通過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發揮市場作用、引導社會互助共濟等方式,幫助困難家庭分擔供養、照料方面的負擔。深化海島支老行動,實施山區助老行動,推進老年人公共服務優質共享。
瞄準老年人需求 打造標志性成果
2022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浙里康養”工作,通過成立三級工作專班、出臺政策文件、迭代上線“浙里康養”數字化應用等有力舉措,形成了一些全國領先的標志性成果。推進“浙里康養”集成改革,推動形成黨建統領多方協同的機制,“浙里康養”獲評2022年度改革突破銀獎;開展全省老年人能力全員評估,同步開展需求調查,為建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提供數據支撐;開展“海島支老、一起安好”行動,讓海島老年人共享養老服務發展成果,入選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第二批最佳實踐;實施“機構跟著老人走”行動計劃,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布局規劃,獲得民政部的肯定和推廣;推進老年疾病預防關口前移,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專項行動、全省域安寧療護工作;首創老年教育聯盟,在全國率先推出“云上老年大學”;推進“浙里康養”數字化應用,培育一批智慧養老企業和應用場景,方便老年人及其子女應用。
探索新發展模式 實現老有康養圖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我們將堅持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更加突出公共服務優享,努力構建便捷化、多樣化、智慧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27年基本形成“居家+社區機構+智慧養老”的家門口養老模式。加強“老”的保障,加快長護險參保擴面,精準發放高齡津貼,全面推進“愛心卡”工作。優化“有”的布局,將養老機構布局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重點解決大城市中心城區“一床難求”問題。提升“康”的水平,推進醫養、康養結合,制定康養聯合體省級地方標準,今年實現康養聯合體覆蓋50%以上鄉鎮(街道);實施老年健康服務專項行動,提升醫養結合水平和安寧療護服務能力。營造“養”的氛圍,力爭創建45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實現全省鄉鎮(街道)老年學校覆蓋率90%以上,發布老年大學建設規范;充分發揮家庭養老基礎作用,讓每一個人成為“老有康養”的直接參與者、積極貢獻者、共同受益者。
(作者系浙江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