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牌樓街道鼓樓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駱婷回到工作崗位上,第一件事就是和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以及樓棟長溝通,詳細了解社區和居民的近期情況。
“臨去北京前,我得知社區居民馮永玲的老伴剛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心里就一直掛念著。”當晚,駱婷便來到老人家中,詳細了解他的身體情況和需求,叮囑老人遇到困難一定要聯系社區。“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問題。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黨代表,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細致的為民服務中去。”駱婷說。
為了廣泛、深入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她先后在鼓樓高新區云創園、鼓樓區圖書館,與轄區企業家、基層黨務工作者等群體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話社區未來建設與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里面,‘人民’出現的次數超過了一百次,我感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的人民至上情懷。社區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枝葉關情,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我將努力在未來社區工作中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駱婷把學習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參加鼓樓區組織部開展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時,她向參加培訓的基層黨組織書記們宣講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區黨員活動室,她與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黨員代表們分享了參加黨的二十大的見聞感受與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讓駱婷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社區是服務群眾的一線,解決好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深切感受到報告的精神偉力,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激勵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服務人民群眾,真正做到與社區群眾心連心,落實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駱婷充滿信心與干勁。接下來,她將和社區工作人員充分利用好針對留守兒童、高齡老人、計生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打造的“四點半課堂”“老年熱線站”“板凳講臺”等公益服務平臺,服務更多群眾,解決更多問題。
近年來,鼓樓花園社區堅持以為民服務為抓手,持續做好居民教育醫療、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基礎性工作,加強對特殊困難群眾的幫扶救助,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工作要求。社區黨委牽頭成立小區物管會和紅色物業站,改造了道路、管網、監控、門禁等基礎設施,盤活了公共用房、停車位、廣告位等小區資產,環境美、人文美、生態美成了社區居民津津樂道的社區金字招牌。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要時刻心系群眾,把群眾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當做第一標準,精益求精做好惠民生、解民憂、紓民困的工作,做好黨聯系群眾的紐帶橋梁,把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放在首位,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出更多符合社區實際的有效治理方法。”駱婷說。
她向記者講述了對未來社區工作的謀劃,表示要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繼續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把堡壘筑在一線、讓黨旗飄在一線、把服務落實在一線,從社區實際出發,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健全社區治理體系。尤其要建好小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服務有品質;全面推動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優質服務。
“服務群眾、造福群眾,是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將努力把鼓樓花園建設成為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駱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