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老齡化雖然來得快,但絕不是洪水猛獸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

時間:2023-03-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婷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口負增長、老齡化、少子化不是洪水猛獸,我國有信心也有能力積極應對。

記者: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人,出生率為6.77‰,我國人口處于低生育水平,對此,您怎么看?

賀丹:經濟社會越發達,相應地人類壽命就越長、出生率就越低,這是很多國家都面臨的共同挑戰。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人口的變動是中性的,對經濟社會各方面來說是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影響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雖然人口目前處于向下的通道,但也有很多利好消息。

一是人力資源持續增長。如果把受教育程度作為人力資本來測量,到2035年左右,我國人力資本將持續增長。在未來,人口的競爭主要是素質的競爭,新增勞動力素質、人力資本總量的快速提升,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根本。

二是消費市場空間巨大。人口總量雖然下降,但人口家庭戶的規模在增長,單人戶越來越多,家庭戶對住房、汽車、大宗耐用消費品需求很大,因此市場空間和容量都非常巨大。

三是健康素養快速提升。經過三年疫情,大家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在不斷增強,國民健康預期壽命未來將持續提升。

利好因素還有很多,不用擔心人口負增長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關鍵是如何積極應對。我相信,國家有政策、有辦法、有資源、有條件解決我們在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的這些問題。

記者:面對日益加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您認為我們在積極應對方面有哪些有利條件?

賀丹: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給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帶來了挑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做了系統安排,各地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因此,老齡化雖然來得快,但絕不是洪水猛獸,我們有很多有利條件可以積極應對。

首先,老年人力資源非常豐富。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升,2021年達到了78.2歲,與此同時,老年人健康預期壽命也在不斷提高。從我國人口年齡結構來看,低齡老人、活力老人是主體,這部分老人生活經驗豐富、身體狀況良好、有較強的社會參與意愿,這是支持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的有益因素。

其次,老年人有巨大的消費潛能。2.8億老年人口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消費潛能,這對養老服務市場來說是利好因素。

最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許多國家都面臨老齡化問題,但我國的解決方案中有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優秀傳統文化。孝老敬親是中華兒女根植于血液中的觀念,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理念相融合,創造性地傳承我們的家庭文化,是應對高齡化、少子化中國方案的文化特性所在。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建設高質量的養老照護人才隊伍。社會對服務業尤其是養老照護人才的需求是持續增長的,人才雖然好就業,但是留不住,期待相關部門能建立良好的養老照護人才職業發展通道,不斷提升其待遇水平,通過好政策把人才留下來。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對助推現代化發展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賀丹: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特征就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規模巨大導致服務保障方面壓力很大,但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中國是世界上消費市場最大的經濟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和政府努力的目標,14億人口對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就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強大的支撐。同時,我們倡導家庭幸福產業,以前家庭消費主要是吃、穿、住,現在消費是休閑、旅游、健康等,家庭幸福產業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因此,不要過于擔心人口變化,而應更多關注人的發展,受教育水平、職業發展、就業狀況、收入狀況等,這是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潛能和動力所在。

同時,從人口學的概念來講,我國人口紅利窗口期還沒有關閉,可以延伸到2035年前后。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不僅是人口數量,而且包括人口素質、健康素質、教育素質、文化素質,這是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利資源。除了傳統的人口紅利觀點,還有人力資本新紅利、人才紅利、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第二次人口紅利等概念出現。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有信心,用好14億人口的磅礴之力,促進國家發展、促進家庭幸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