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湖南省祁陽市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用點滴服務精準回應幸福養老新期待

時間:2022-11-1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通訊員 李云峰

初冬時節,暖陽和煦。在革命老區湖南省祁陽市,一個個小而美、專而精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正酣,一個個升級提質的養老機構活力涌動——全市將推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愿景放置在規劃圖中、落細在任務表里,用不斷完善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精準回應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養老服務涉及千家萬戶。祁陽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華介紹說,祁陽市在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中,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多角度謀劃、多渠道發力、全方位覆蓋,通過精準精細提升養老服務質效,持續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

調優布局 提質升溫

面對人口老齡化率達19.2%的現狀,祁陽市從破解當下難題、形成長久機制入手,先后出臺《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成立加快養老服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今年7月初,82歲的特困老人楊大爺從撤并的潘市鎮敬老院,搬入大忠橋鎮區域性中心敬老院。談起住了4個月的新家,老人贊不絕口:“這里院子大、綠化好,一日三餐營養可口,護理人員細心周到,自己還能翻翻地種點菜,住在這里我很滿意!”

今年以來,祁陽市在持續提升市社會福利中心服務供給能力的同時,統籌養老領域安全與發展,聚力打造3家設施完備、服務規范、環境優美的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將17所存在安全隱患的鄉鎮敬老院撤并后分批開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不斷補齊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設施短板。

同時,祁陽市出臺場地提供、項目引導、經費補貼、人才培訓等支持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鼓勵民辦機構連鎖運營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祁陽市安樂老年公寓負責人謝小蓮說:“進入養老行業6年來,養老公寓的環境、設施、服務一年比一年好,離不開多個部門在資金籌集、技術指導、證照辦理、優惠政策申請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目前,院里的120個床位供不應求,60%的入住老人是8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看到老人滿意、家屬放心,我也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

一系列暖心舉措,化解了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焦慮”。目前,祁陽市正在加速調配優勢資源,按比例在養老機構中配備專業老年護理、醫療、康復、生活服務設施和專職醫護人員。各機構在優先保障特困供養老人的同時,還重點為高齡、失能、空巢、殘疾老年人等開展綜合養護服務。

延伸觸角 服務到家

近兩年來,祁陽市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落實落地到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中,通過不斷完善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小區老年服務站點三級網絡,打造就近就便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李曉華說,時間的刻度里蘊含著老年人分秒的期待,政府與社會必須點滴精準回應。

家門口養老讓民生溫度伸手可觸。“每天有人煮飯有人照顧,被子衣服臟了還有人洗,我在家門口就能養老,孩子在外工作也很放心。”黎家坪鎮雨壇嶺社區的張奶奶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僅解決了她生活中的大問題,還讓她的生活充實起來。

對老年人可能出現的身心健康問題,養老社工的微服務起到了大作用。“如果沒有小唐,我只怕見不到女兒了。”10月12日凌晨,家住龍山街道九塘沖社區盤龍生活小區的管奶奶突然感到頭疼伴隨心絞痛,她第一時間給結對社工唐群打去了電話。唐群在撥打120急救電話的同時,趕往老人家里,與醫護人員一起將老人送到醫院,讓老人得到及時救治。

將養老資源向家門口集聚,讓養老服務向家中延伸。祁陽市一方面建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服務制度,為老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床位、社區護理等服務;另一方面為農村經濟困難和留守老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安裝扶手,配備感應燈、助行器、坐便器、防滑地墊、拐杖等設施設備,改善了老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

據統計,近兩年來,祁陽市通過政府購買專業機構服務的方式,為高齡、獨居、失能等老年人開展各類活動129場、服務老年人2萬余人次;以村(社區)為單位組建的助老服務隊,招募中老年志愿者2000余名,為特殊困難老人提供上門探訪、衛生清潔、代購物品、獨居陪伴等服務1.5萬余人次;通過“老年食堂+助餐服務點+配送入戶”的方式已提供助餐服務2萬余人次,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更方便地得到照護。

打通堵點 回應需求

祁陽市立足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實際,通過“智慧養老”、人才培養、專業升級等措施,串聯起養老服務全過程,盡全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前不久,楊爺爺從肖家鎮敬老院搬入市社會福利中心,他興奮地講述了入住“新家”的感受:“許多設備瞧著很新鮮,護理員告訴我是智能設備,能監測身體狀況。我癱瘓在床十多年,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真的享了福。”王奶奶入住中心已5個年頭,她非常喜歡現在的智能化生活——“刷臉吃飯”智能系統能自動識別出適合自己的菜品,“智能手環”為她記錄每種藥物的已服用量及存量。她說:“趕上了好時代,每天都很開心。”

目前,祁陽市以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為依托,推出“一鍵通”應急呼叫、人臉識別點餐等智慧養老服務,還在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智慧養老服務體驗區,促進線上與線下、中心與上門、管理與服務“三融合”。據悉,正在建設的龍山和金浯兩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將接入全市老年人“關愛地圖”,最大化滿足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照顧、社會參與、精神文化、醫療康復等需求。

溫馨的環境,安詳的生活,需要養老服務保障工作務實功、出實招。在新建成的黎家坪鎮區域性敬老院里,適老化設施隨處可見。房間內,康復床能滿足長期臥床老年人在床上解手、翻身等需求;獨立衛生間內配備了助浴椅、防滑扶手等適老化設施。據祁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唐文芳介紹,由護士長、康養顧問、營養師等組成的綜合服務團隊正在組建中,將根據康養體系建設要求為入住老年人提供規范、標準、豐富的健康管理服務。

養老的關鍵是保障,服務的核心是照護,兩者都離不開人這個重要因素。近兩年來,祁陽市民政局聯合人社部門開展各類養老護理員培訓20期、培訓800余人,配備農村特困供養機構工作人員及照料護理人員180名,培養專業養老社工46名,緩解了養老服務力量不足的現狀。下一步,祁陽市將擴大養老護理人才培養規模,進一步打開養老護理人員的成長晉升通道,吸引更多青春力量走進養老行業。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