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江蘇揚州的社區“治”慧

時間:2022-11-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市大力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有效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形成一批彰顯特色、成效顯著、廣受居民好評的社區工作法。揚州市民政局總結經驗,精選2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組織編寫了《社區“治”慧——揚州市優秀社區工作法范例》一書,并于11月2日舉行首發儀式,為全市各地進一步創新社區治理工作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典型示范。

“路不平、燈不明、車難停、家不寧,只要撥打‘社區110’,解決問題就是靈。”這是在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1萬多名居民中廣為流傳的一句順口溜。

成立于2005年的文昌花園社區,是揚州市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占地僅1.28平方公里,卻集中著3750戶拆遷安置家庭,人員構成非常復雜,失地農民、市民混雜,困難戶和失業居民多,還有一些刑滿釋放人員。曾經,“三多三難”是文昌花園的代名詞:“困難家庭多,群眾生活難;矛盾糾紛多,凝聚人心難;不良現象多,文明和諧難。”

面對這樣的硬骨頭,社區書記鄭翔暗下決心:“就算一輩子撂在社區,再硬的骨頭我也要啃下來!”

一上任,鄭翔就深入每戶家庭,對社區情況進行徹底排摸。她制作了4000多張溫馨服務卡,發放到每戶居民家中,上面印著自己的手機號碼,被居民們稱為“社區110”。突發情況、鄰里糾紛、生活難題……一個電話,立即上門。久而久之,“社區110”在社區居民間流傳開來。

隨著居民信任感增加,鄭翔接到的電話越來越多。她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發動更多人參與進來。于是,鄭翔在社區布下“溫情服務網”,接力服務。探索“社區工作者+網格社工+專業社工”服務模式,構建“網格長+樓棟長+志愿者”服務網絡,網格長們的電話號碼也都成了“社區110”。百姓遇到困難,無論聯系誰,都能第一時間得到協調解決。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文昌花園社區面貌煥然一新。鄭翔的工作經驗以“三字經”形式加以濃縮提煉,形成288個字的工作法,并收錄在《社區“治”慧——揚州市優秀社區工作法范例》一書中。

據介紹,2021年上半年,揚州市民政局啟動優秀社區工作法征集活動,旨在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揚州社區治理創新成果進行理論總結。經層層申報、遴選、審核、推薦及專家評審,從各地上報的社區工作法中篩選出2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在此基礎上,市民政局聘請專業組織深入采訪、提煉、總結,撰寫成約15萬字的書稿,并對每個社區工作法進行點評。經過反復打磨修改,最終集結成書并出版發行。

2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是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經驗的系統總結,也是創新新時代群眾工作方法的集中體現。“從入選的2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來看,既有全面系統總結提煉社區工作經驗形成的綜合性工作法,也有就社區黨建、居民自治、社區協商、社區服務、社區矛盾化解等社區工作某一方面經驗總結提煉形成的單項工作法,理念新、方法特、效果好、群眾信。”揚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王艾平介紹,“這20個優秀社區工作法,全面體現了社區治理中的群眾性、民生性、系統性、創新性和示范性,為全市城鄉社區治理提供了典型示范。”

在首發式上,揚州市民政局還精心選擇了12個理念創新、方法獨特、治理水平高、群眾普遍認可,書記(主任)工作經驗豐富、素質優秀、責任心強的社區作為首批“全市名優社區實訓基地”,結對帶領一個新型農村社區和一個成長性城市社區。三方簽訂“雙帶共建”協議,加強交流學習,促進互學互鑒。

“社區細節越彰顯,城市治理就越精細;社區細胞越活躍,城市活力就越充沛;社區認同感、歸屬感越強,城市向心力、凝聚力就越大。”王艾平表示,作為聯系群眾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組織群眾最有效的基礎平臺,社區最能感知群眾冷暖,最能聽到群眾聲音,也最能檢驗工作成效。全市城鄉社區將把“精細治理”理念貫穿于社區治理全過程,形成精細治理的價值引領、長效機制、方式方法和行動自覺,不斷提升揚州社區治理的高度、精度、溫度和深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