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婚姻美滿、家庭幸福是每個家庭的期盼,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然而,高價彩禮、大操大辦、低俗婚鬧等陋習給喜慶婚禮帶來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作為山東省婚俗改革試點,濱州市近年來深化婚俗改革,推進移風易俗,“低彩禮”“零彩禮”逐漸在新人中流行,低俗婚鬧難覓蹤影,形成節儉辦事、崇尚文明的良好風尚。
集體婚禮見證愛的承諾
8月4日,伴隨著喜慶的鑼鼓聲,在博興縣董永公園(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十對新人身穿大紅中式禮服,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依次進行拜天地、交換婚戒等儀式,攜手邁入婚姻的殿堂。
新人代表郭浩祥、宋晨曉夫婦宣讀了《節儉辦婚禮倡議書》。他們說,參加集體婚禮,很有紀念意義,希望更多的新人積極倡導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破除舊俗陋習,廣泛宣傳“零彩禮”和少要彩禮,提倡簡約定親。
在現場,金婚夫婦李福祿、初振香老人為十對新人證婚,并送上了祝福:“婚姻既是愛情的升華,更是責任的開始。今天,你們共同組建了新的家庭,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要肩負起這份愛的責任,互幫互助,攜手共進,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如今,濱州市各縣(市、區)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推廣集體婚禮。以鄒平市為例,連續舉辦了兩次各具特色、簡約適度的集體婚禮,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吸引了上千名市民現場觀禮,對移風易俗、倡樹新風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動作用。
在陽信縣,外形美觀、色澤金黃、香味濃郁的鴨梨是當地有名的特產,陽信縣集體婚禮也打上了梨鄉烙印。在“倡新風 情定梨鄉”中式集體婚禮上,12對新人喜結良緣,共結秦晉之好。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與高額彩禮、大操大辦沒有直接關系,婚禮的意義就是分享幸福、見證幸福?!痹诰€上直播中,5.6萬人聽到了新人代表趙盼的“婚姻誓言”。
“破除陋習,崇尚文明”“倡樹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移風易俗引領風尚,文明新風潤澤城鄉”……在一次次集體婚禮中,一對對新人發出了愛情宣言。
濱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李洪才表示,舉辦集體婚禮,為更多的新人樹立了榜樣,將引導更多的新人加入到移風易俗的行列中來。
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為幸福護航
“阡陌紅塵里,總會有一種緣分。歡喜了時光,溫暖了遇見。讓曾經兩條平行線,相互交織,彼此相依。讓愛情生根發芽,結出幸福的果實。于是,愛情、婚姻、家庭便成了這份遇見的延續?!痹陉栃趴h婚前培訓中心,在登記前等待的時間里,不少新人為公益宣傳片《在時光里遇到愛》所觸動。
在這里,婚姻家庭輔導師劉建華見證了諸多愛情的甜蜜和家長里短的糾紛。在他看來,兩個相愛的人走進了婚姻,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生活中不僅有愛和甜蜜,還有責任和擔當。
每次調解,劉建華都把相互理解、換位思考放在心頭。今年9月的一個下午,輔導中心來了一對欲離婚的夫妻,丈夫氣勢洶洶,嚷著要立刻離婚,妻子低著頭一言不發。劉建華招呼他們坐下,關好門,與他們談了起來。
“你們的兩個孩子還小,正在上學,需要溫暖的家庭。一旦離婚,很容易給孩子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了解情況后,劉建華以兩個年幼的孩子為切入口,勸導二人冷靜思考。
經過一番勸導,這對夫妻打消了離婚的念頭,表示要好好過日子?!凹沂歉星榈母蹫?、成長的搖籃,是最能讓家人放松的地方。幸福的家需要一家人共同用心去經營。”劉建華說。
這一案例是濱州市各婚姻登記處全面開展“幸福護航”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的一個縮影。
在鄒平市,100余名熱心公益事業、善于溝通調解的“幸福護航”志愿者用心用情提供心理疏導、婚姻家庭指導、婚姻危機干預、法律咨詢等志愿服務。同時,開設“幸福講堂”,邀請專家定期以線上直播等方式講解和諧婚姻的“秘訣”。
在陽信縣,婚姻家庭輔導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在金陽街道王集村、信城街道園亭社區、信城電商產業園溫靜工作室、唯美梨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設立輔導站點,不斷延伸婚姻家庭輔導的基層觸角。
據濱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雨介紹,在做好日?;橐黾彝ポo導工作的同時,與登記高峰日相結合,聘請專業婚姻家庭輔導師開展集體婚前輔導等服務,不斷探索婚姻登記與婚前培訓、婚姻登記頒證和婚姻輔導服務相融合,將輔導從離婚調適向婚前輔導和婚姻關系輔導前移,全市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喜事新辦倡樹文明新風
“傳統習俗變了形,走了樣,婚喪嫁娶攀比奢辦。孩子提親要請媒人,定親還要送彩禮,少則8萬元,多則十幾萬元,結婚更要大擺宴席,普通家庭哪受得了!”
“由于好面子、愛攀比,彩禮錢越來越多,租用豪車迎親、大操大辦、惡俗婚鬧變本加厲,真是苦不堪言。”
…………
婚俗改革前,不少鄉里鄉親吐槽結婚中遇到的奇葩事兒,期盼著有人能出來管一管,給大家“松松綁”。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濱州市聯合山東省創新管理研究院在鄒平市開展實地調研,并發放調查問卷。調研發現,在婚嫁成本偏高的同時,隨之而來的紅包金額也越來越高,成為一種沉重的人情負擔,親友之間的情誼似乎成為一種“人情債”。
梳理群眾需求后,鄒平市民政局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成立婚俗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全市婚俗改革試點工作。
目前,濱州全市4787個村(社區)按照“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評估機制、有培訓制度”四有標準,全部建立紅白理事會。其中,陽信縣信城街道北園子村的“擋箭牌”在當地傳為佳話。
說是“擋箭牌”,其實是兩塊不銹鋼牌子,上面分別粘貼了紅白事的指導標準,村民誰家有紅白事就按照標準照辦,形成了約束機制。
“這兩塊牌子在村里搶來搶去,誰家有事就把它拿回家擺在門口顯眼的地方。大家不用攀比,也不用感覺抹不開面子?!北眻@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紅白理事會會長李洪臣說。
“把牌子放在家門口,心里老踏實了。”村民們說。
如今,濱州市各村(社區)把婚俗改革、喜事新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運用好創建文明家庭、“文明積分”等獎勵模式,有效遏制了攀比高額彩禮和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
打造婚俗文化展館、創建移風易俗文化廣場、抵制惡俗婚鬧……一項項婚俗改革舉措正在濱州大地開花結果。濱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田洪健表示,下一步,濱州市將繼續把婚俗改革作為一項基礎性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更加注重問題導向、注重群眾視角、注重系統思維,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等基層組織作用,搭建基層治理體系,把好事辦好、新事辦新、實事辦實,讓婚俗改革的文明新風吹拂濱州大地。